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光農業新觀察:「賞花經濟」如何花好常開?

觀光農業新觀察:「賞花經濟」如何花好常開?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題:觀光農業新觀察:「賞花經濟」如何花好常開?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我國湖南、江蘇、江西等多地賞花經濟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花期短、季節性強、產業鏈短、配套不完善、同質化競爭等一系列問題,打造一系列我國自己的「普羅旺斯」,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防止「曇花一現」 須延長花期讓「月月有花」

「賞花經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這一經濟模式受花期限制太大。一般花的花期比較短,季節性太強,受氣候條件限制大,遇到低溫、降雨、強風天氣,花瓣很快就會凋謝。賞花經濟難以持久盈利。」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系主任張暉介紹說。

針對春季賞花「曇花一現」問題,一些地方想盡辦法,在油菜花之外又發展其多種鮮花種植,通過花種搭配延長花期,做大做強賞花經濟。

雖然油菜花游漸漸進入尾聲,但在「中國最美鄉村」江西婺源的篁嶺鮮花小鎮,遊客依然絡繹不絕。為破解油菜花「一陣熱」問題,去年,婺源正式推出鮮花小鎮產品項目,延長當地賞花經濟的熱度。走進這個鮮花小鎮,只見鮮花浸染了整個村落,村莊的房屋外、道路旁、石階上,都被鮮花點綴著,潔白賽雪的梨花、嫣紅欲滴的桃花、鶯鶯絮語的櫻花、富麗端莊的牡丹、紫色曼妙的三角梅,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花世界。

篁嶺鮮花小鎮負責人說,小鎮從2月底油菜花開放持續到8月夏菊花上市,月季、紫藤、蕎麥、馬鞭草等主題花卉園輪番上市,給遊客呈現了不謝的花景,基本可以實現「月月賞花、季季采果、時時觀色、天天有客」。

防止「一次性消費」 須延伸產業鏈

「賞花經濟紅火的同時,也在暴露出內容單一、粗放經營等問題。」湖南省新田縣文旅委黨組書記駱月平指出,隨著各地賞花節不斷增多,今後單純的賞花觀光已不能滿足遊客需求,如果僅僅停留在觀光、採摘、農家宴、漁家宴等淺層次開發,難以持續發展,加上農村交通、食宿等旅遊配套仍不健全,也容易讓興緻勃勃的遊客多有埋怨,甚至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為「一次性消費」。

為延長賞花經濟產業鏈條,部分地方、景區也早早行動。江蘇興化市旅遊局負責人介紹,目前當地正在千垛景區周邊開發以「夢島」為核心的平旺湖,打造夢島、水上街市、水上運動、水上劇場、商業街、月亮橋酒店、觀音山寺廟、民宿、低空飛行等。項目建成後,將有效解決「菜花游」季節性瓶頸、產品單一、遊客停留時間短的問題。

江蘇無錫陽山鎮則借用立體式旅遊理念,打造出了「春花、夏實、秋娛、冬浴」的四季游項目,讓遊客每個季節來都有不同體驗。「春天,萬畝桃花盛開,美不勝收;夏天,遊客可以用吸管吸著吃水蜜桃,別處體驗不到;秋天,有帳篷節,晚上躺在山腳下數星星;冬天,可以泡露天溫泉。」陽山鎮鎮長楊丹說,隨著四季游的快速發展,該鎮第三產業的比重將來有可能佔到GDP總量的半壁江山。

不過,相比法國普羅旺斯不僅是世界有名的薰衣草觀賞勝地,還把薰衣草製作成香包、精油、香水等,不斷延長延伸產業鏈,我國的「賞花經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跳出「花海複製」同質化競爭 須做出「新花樣」

南京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張捷提醒,賞花經濟可重複性、可複製性大,各地要警惕同質化競爭,不能盲目上馬。駱月平也指出,一座城市周邊有多個賞花地點,如果沒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撇下本地旅遊資源挖掘,只做花海複製是很難吸引遊客的。

張捷等多名業內人士指出,在賞花旅遊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必須種出特色,在可選擇種植品種有限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自然風景、風土人情等賞花背景、營銷手段的差異。

近年來,部分農村通過深挖當地民間民俗等當地文化資源,規範鄉村旅遊開發建設,加快發展避暑休閑、健康養生、山地戶外、商務會展、汽車露營、研學旅行、老年旅遊等多元化旅遊新業態,開發出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正在形成自身特色。

近年來,江西婺源把油菜花從傳統種植業上升到了觀光農業,並將油菜花與當地徽派建築、徽派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婺源獨有的自然與人文兼具的獨特景觀,這也是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的重要原因。(記者周楠、陸華東、郭強、張展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英媒:德組閣僵局結束 默克爾將開始第四任期
特稿:美日歐印展現軍事新動向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