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菩薩行果——所修勝行

菩薩行果——所修勝行

大乘與小乘

乘者,運載義,引伸稱運載諸有情,度生死海,到涅槃彼岸之教法,名為乘。大簡小而言,求佛之教法為大乘。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之教法為小乘。佛果者,開一切種智,盡未來際,化益眾生,即三覺圓滿,萬行所成,故云佛果。大乘又稱菩薩乘,三大阿僧祗劫間,廣修六度行,證無上菩提。菩薩,梵語菩提薩埵,譯雲覺有情。菩提是覺義,即智所求果;薩埵是有情義,即悲所度生。就是以大智上求無上正覺果;以大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具有這種自覺覺他的修行者,具足自利利他的大願者,名為菩薩。小乘者,視三界如火宅,急求出離,不堪度生,永無悲願,以不度生故,則不成無上正覺。

所修勝行

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竟。《華嚴經》云:「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經》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菩薩觀察四聖諦真理而發四弘誓願:為解脫眾生之苦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為滅除眾生煩惱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令眾生住聖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令眾生得涅槃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

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解深密經》佛告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到彼岸。」

布施,梵語檀波,度慳貪。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布施一切財物及生命資益有情。法施是為有情宣說如理正法,使有情止惡修善,斷染證凈。無畏施是為有情解脫逼迫之災難恐怖。

持戒,梵語屍羅,度毀犯。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戒是指菩薩所受的防非止惡的戒,包括諸戒,即無惡不離。攝善法戒即菩薩所應修學的六波羅密多等善法。饒益有情戒即菩薩以善法利樂有情。

忍辱,梵語羼提,度嗔恚。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耐怨害忍是能忍耐他有情對已所作怨對損害。安受苦忍在修習道法時,於所遭自然界及自身上的苦痛能安然忍受。諦察法忍對甚深法義,以堅忍意志審諦觀察思惟,以求悟入。

精進,梵語毗梨耶,度懈怠。有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精進。披甲精進於所修善法發起大誓意樂,勇敢不退。加行精進勤習五波羅密進趣不息。無怯弱精進為利樂諸有情作諸事業,無有退轉、無有喜足、勇悍策進。

禪定,梵語禪波,度散亂。有安住、引發、辦事三種。安住者,遠離昏沉掉舉等障定法,引生輕安寂靜的等持現前,而能安住領受其樂。引發者,由定力為依止,引發種種神通功德。辦事者,由定力為依,清除有情諸痛苦,成辦有情利樂事。

智慧,梵語般若,度愚痴。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緣世俗諦慧,能通達調伏有情之世俗方便法。緣勝義諦慧,通達人法二無我真實智慧。緣饒益有情慧,作一切利益有情妙慧。

文 / 界詮法師圖 / 寂戒 編輯 / 果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普陀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恭迎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TAG:南海普陀山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