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的性癮、官癮與物癮

中國人的性癮、官癮與物癮



點題目下方

歷史震驚你

關注中國頂尖文化平台




來源:貓眼看人



魯迅先生曾經說:"中國人的官癮實在太深,漢重孝廉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1926年《學界的三魂》)這將那些有官癮的人刻畫得淋漓盡致:


漢朝的時候,還沒有科舉,普通人做官要靠"舉孝廉",由地方長官舉薦"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人。




  • 有人為了顯孝,把自己的親生幼兒活埋了,聲稱省下糧食來奉養老母;



  • 還有人父母都健在,就用木頭刻塊靈牌,每天對著牌位供奉磕頭,好被舉薦為官。


南宋的時候,官方推崇理學,許多讀書人就戴著高帽子,腳穿破靴,打扮成理學家的樣子,謀取官職;


清代以八股取士,讀書人寫文章就以"且夫""然則"為時尚,以圖仕進。


官癮之大,大到喪心病狂活埋親子,以換取一官半職,

這官癮猛於毒癮。


過去吸鴉片上癮者為了滿足毒癮,就算將親子賣掉換毒資,也斷不會親手埋子。


一切為了做官——

必然

屈膝卑躬鑽營打洞;


必然

視一切阻礙其做官者為仇寇,除之而後快;


必然

人性扭曲,價值觀混亂;


必然

一朝把官做,大肆來斂財,陷入越上癮越依賴的惡性循環中。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做官之前就有官癮。


《清代野記》里記載了一個還沒有正式做官,官癮卻已經發作的人,其"癥狀"讓人啼笑皆非。


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叫張傳聲的安徽人,花錢捐了一個河南候補道。


可是當時河南還沒有職缺可補,

這哥們按捺不住了,提前過起官癮

,每天早上洗漱過後,穿上官袍戴上官帽,演練起道台大人升堂辦公的好戲來。


他先是官威凜凜地從里室走出來,中門的僕役就敲響一塊鐵鑄的雲板,模模擬實的衙門那樣高喊:"大人下籤押房辦公了。"


里里外外的僕役都緊張有序地各就各位,"張道台"走到外堂就座,僕人端上茶水,門衛手持十幾張拜帖上前,聲稱某某某稟見。

"張道台"裝模作樣地翻閱,然後裝腔作勢地指示一番。


辦完了"公事",還要一本正經地退堂。


如此每天都要演一回假戲,當作"崗前培訓",實際上是癮君子在過癮而已。


這張傳聲既已掏銀子捐了官,為何不直接上任一解官癮,還要"候缺"?


因為古人入仕,除了科考,還有捐官、舉薦等途徑。


剛開始時,職多人少,一旦考上、捐款、被舉薦,就可以做官,後來僧多粥少,科考中舉、捐款到位、舉薦有人,都只是獲得通向官場的"敲門磚",離做官還早呢。


古人做官"七十致仕",除非有人犯事被開缺,或是政府新設職務,要不然一個蘿蔔一個坑,退一進一。




那麼多人花錢買官,候補的官員如過江之鯽,沒有輪到就死等或"等死"。


有統計顯示,清末四川一地,候補道員多至

50

多人,候補知府

20

多人,候補通判、知州、知縣多達

400

多人,以至於"某員到省二十年未得委差,衣食俱乏,凍餒而死"和"孑然一身,典質俱盡,自刎而死"(轉引自宋慶森《卿本佳人奈何做賊:腐敗現象的文化批判》)。


意思是說,排隊做官的人太多,有的一排就排了20多年,仍未能做官發財。補給跟不上,什麼東西都典當光了,最後要麼餓死,要麼自殺,當真被官癮害慘了。


相比之下,張傳聲這哥們家底殷實,還有能力在家裡自導自演,已經很不錯了。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曾三次參加會試,都未中,雖然在詩文、書畫、篆刻方面已經頗有聲譽,但官癮太大,還是想做官。


也曾弄了個候補知縣,當時全國有1729個知縣,趙之謙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輪到自己,就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

"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

"

,希望早點得到委差。


不過趙之謙算是幸運的,沒等幾年就當上了知縣,很多人等得鬍子都白了才等到。


但國人官癮如此之大,為做官活埋親子都做得出來,哪裡又在乎漫長的等待呢。


還沒做上官就有了官癮,等做上了官,癮頭更大。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妻子向心理學專家傾吐苦水,說自己的丈夫沒有升為科長時上班下班非常規律,回到家裡做家務,和她一起照看孩子。


可是丈夫升為科長後,生活完全變了個樣,整天在外應酬,經常喝得酩酊大醉。


慢慢地,應酬已成為他的習慣,一天不出去吃飯,會渾身不自在,就像毒癮來了一樣。


去吃飯無非應酬喝酒,目的無非是做更大的官。


因為,在這個丈夫看來,"不做官你什麼都得聽別人的,做了官別人就得聽你的"。


身在官場中,官癮如鴉片。何故?


那位丈夫已一語道盡。


問題是,你就是做了官,也還是"什麼都得聽別人的",這個"別人"就是比你更大的官,為了別人聽你的多一些,自己聽別人的少一些,就要拚命往向上爬,爬上金字塔的頂端。


要說做官的人都想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點不假。


可是,即使官做到宰相,官癮就足了嗎?未必。


清朝大貪官和珅,官至軍機大臣、大學士,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貪賄的財物相當於大清十年財政收入。


可和珅還不知足,他還處處跟皇帝比,宮裡有什麼,和珅也要什麼。


皇上修圓明園,他就仿著造。

他的宅子,仿照寧壽宮所建,其園寓點綴,甚至比皇宮陳設還要好。


一個久居官場、官癮太深的人,一旦退下來,就像有毒癮的人突然斷了毒源,六神無主,心煩意亂。


清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里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明代有個進士出身的監察御史喬廷棟,罷官回家,官癮複發,

為解官癮,每天早上就像那個張傳聲一樣,自導自演一番辦公審案的戲


回顧中國的歷史,會驚奇地發現,成癮性"物品"對中國人有巨大傷害的,一個是鴉片,一個是官本位。


鴉片給中國人帶來一連串的災難,不僅讓中國人變成"東亞病夫",還閹割人的精神,致使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事廢弛。


而官本位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鴉片只是近代以來才毒害中國人,而官本位的危害源遠流長,達數千年之久。



做官之所以讓人上癮,在於官員手裡的權力不受監督,導致腐敗,而腐敗又正好滿足人類的貪婪本性。



凡是能夠滿足貪婪本性的東西,就容易讓人上癮。


要是權力受到約束,為官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恐怕就沒人有那麼深的官癮了。


否則,就像明知鴉片有毒,卻不從源頭上斷絕鴉片供應,只是苦口婆心地勸告癮君子戒掉煙癮一樣,根本無濟於事。


為你精選優質微信號給你生活的養料,喜歡就長按關注。


如願與聖盞妞成為朋友,諮詢、購買交流


建盞知識與心得


可掃描下方二維碼





別二維碼  免費關注

聖盞堂


文史大講堂



歷史與文化閱讀傳播門戶

微信號:WS-history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免費添加關注


古典文化精粹



XDLHHY777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經典讀物



JDDWWX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她閱


SHE-READ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國學文化與生活藝術



GXWHYSHYS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思想匯聚人生


SXHJRS77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震驚你 的精彩文章:

震驚你!他用生命保住了一份文件,讓中國從此崛起,而人們卻只記得錢學森
揭秘:張作霖被炸死後,八個兒子都是什麼下場?

TAG:歷史震驚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