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環保監管趨嚴,染料行業轉型聽聽專家怎麼說?

環保監管趨嚴,染料行業轉型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7年染料行業有疲軟的外部需求困擾,有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更有趨緊節能減排安監政策的制約,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染料企業承受的經營壓力加大,整個行業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將成為2018這一年染料業轉型的主線。染料轉型路在何方?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向新材料產業轉型

染料作為傳統產業能否向高科技產業轉型?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新材料被許多企業視為重點快速布局的主要產業。如雜訊處理技術較好的潛艇是各國在戰爭中最具威力的武器之一。此前,我國曾開發出一種艇用外殼表面仿鯊魚皮技術,利用仿生學原理來降低潛艇自身的噪音。作為一項軍用前沿技術,我國染料企業上海安諾其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嘗試將類似的新技術應用于軍民融合產業領域,開發一種新材料。該材料採用特殊材料來達到降低音頻、音噪,從而提供安全環境、提高環境舒適度,可廣泛應用於船舶運輸、軌道交通設施、家居建材及國防軍用領域。除了消音材料等外,還有3D列印光敏樹脂技術也被眾多染料企業看好。目前國內市場3D列印材料的開發處於起步階段,成本高、應用範圍窄,難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而3D列印光敏樹脂項目可以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低粘和易修飾的特性,應用於3D列印。此外,超支化聚合物粘膠劑是運用超支化技術加工而成的特殊材料,可以快速紫外光固化,較傳統產品快5~10倍,應用於汽車、醫療、電子等領域,改變當前該類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這也是傳統染料向新材料轉型的好的途徑之一,有許多傳統染料企業在轉型選擇中躍躍欲試,並向此領域努力。

二、向綠色生產方式轉型

多年來,我國染料工業作為傳統工業在滿足市場需要、美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等問題。傳統染料工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轉向綠色生產方式為目的,圍繞環保、減排方面的技術改造成為染料業轉型的重要選擇。把生產裝備改良成為綠色設備,把工藝技術優化成為綠色技術,成為眾多企業轉型方案之一。率先發力的是染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多家企業全方位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和健康問題,圍繞綠色生產搞技改,設備與工藝賦予綠色因子,變傳統生產成清潔生產,把加氫還原、三氧化硫磺化等用於染料中間體生產的清潔生產工藝改造,以高新技術成果減少廢水、COD等有害物質的產生。蓬萊嘉信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研發綠色染料為中心的染料研究院,在加快生態染料產品研發的同時,加快傳統生產方式轉向綠色生產方式的研究,為中國染料產業生態化做出了貢獻。還有不少染料企業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原則,由線性循環轉向閉式環形循環,在轉向綠色生產方式上下功夫。如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把長期困擾染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染料廢水污泥的合理處理處置作為轉型的突破口。上海東華大學與閏土股份合作開發出「一種染料廢水混凝污泥製備免燒磚的方法及免燒磚項目」,該項目以綜合利用廢染料廢水污泥來生產製造免燒地磚、污泥生態混凝土。

由資源消耗轉變成節能環保和生態安全,即實現節能環保和產品的生態安全,這是染料行業轉型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這也是作為傳統染料企業能否順利轉型的關鍵所在。

三、向全面創新驅動轉型

創新也是一種轉型。以往,在追求數量型階段,我國染料行業只是為了滿足高產而在傳統的技術、設備等方面進行小打小鬧的所謂的技改,結果是保量不保質。而在我國經濟由高速轉向高質增長的情況下,這樣的小打小鬧已不合時宜。龍盛集團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高強度染料,可使下游印染企業排污量驟減40%~60%。該染料本身達到國際生態標準,而且下游企業在應用該染料時「三廢」生成量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包括阿迪達斯、耐克在內的一批世界運動品牌已經成為生態染料大客戶,這種染料一面世,就受到市場的青睞。傳統技術改造必須從生態關鍵指標入手,依託上下游協作研發模式,在關鍵設備技術工藝等方面切實加快技術創新,才能加速染料產業轉型升級。

如何根治「三廢」污染問題是目前中國染料行業轉型升級的最大難關,特別是高鹽廢水和廢酸的處理。而研發新型的清潔生產工藝則是清除污染痼疾最有力的手段。如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傳統分散染料生產及污染治理模式的廢水、危險固廢排放量大,以及裝備生產效率低等問題,自主開發了清潔生產集成技術如高效重氮偶合、高效壓濾水洗、廢水綜合利用、MVR濃縮、DCS智能控制等,突破制約行業發展幾十年的關鍵技術。當然,創新也有被動與主動之分,特別是技術創新上要由被動跟隨型轉為主動創新型。由被動跟隨型轉為主動創新型、由傳統技術改造轉向全面創新驅動,才是染料業轉型的根本所在。

四、向新型管理模式轉型

染料業由經驗型管理轉為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這是企業強身健體、提升內在實力的主要方面。比如採用低溫染色、小額浴比染色、助劑自動配製輸送、三級計量、精細化管理等技術和管理方法實現低消耗、降成本。又如傳統染化行業轉型「互聯網+」,也是轉型的好途徑。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傳統染料企業加快「互聯網+」步伐已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如閏土股份、浙江吉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生意寶三方共同出資成立「染化(中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電商交易、互聯網金融等手段和創新、提升產業鏈整合、服務和控制能力,加快染料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步伐,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促進染料產業轉型與發展。

當然,染料行業的轉型之路多種多樣,不拘泥上述幾方面,需要用心挖掘。總之,新一輪調整引領我國染顏料行業步入轉型期,日趨嚴格的環保監管和產業發展的高質化熱潮逼迫染料業加速產業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