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年閨蜜的下午茶:我們來說說老媽的壞話!

中年閨蜜的下午茶:我們來說說老媽的壞話!

心優雅,自芳華!

美女讀書觀影歡迎你

說說老媽的壞話

作者/楊冰瑩

要擱以前,我是不敢說的。怕被人罵,更怕被人笑話。直到聽了兩位閨蜜S和Z的吐槽,讓我在心底鬆了一口氣:原來,不止是我一個人,對於母親心存怨念。

只是,人到中年,我們自己做了母親,開始懂得,母親也有她的傷口、局限、生命經驗……她也曾被她的父母、她的童年及所處的時代所制約,我們開始試著了解母親,在內心裡與她達成和解。

眾生皆苦,請你原諒母親的局限!

1.母親要她買個房子

和閨蜜S和Z小聚。S說起她最近給母親買了一套小公寓,母親很開心,S卻有點鬱悶:「不知道她能開心多久,我好怕過一陣她又開始找我麻煩。」

我和Z面面相覷。S苦笑:「碰上一個愛折騰的老媽,沒有辦法!」

我們知道,S父親早逝,母親撫養三個閨女長大,著實不易。S是老大,早早承擔起家庭重任,幫助母親拉扯兩位妹妹,不過現在都已苦盡甘來,三姐妹結婚生子,有了很好的歸宿。而母親一直跟著S一家生活,最近幾年在幫著S照顧小孩。在我們看來,母親的晚年生活舒適安穩,並無後顧之憂,畢竟S和老公事業有成,家有一老勝似一寶。

不料S嘆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本來日子過得挺好的,她是怎麼也沒想到,母親對自己可謂怨聲載道,小區里鄰居們茶餘飯後的八卦終於傳到她的耳朵,人家說:你們夫妻倆對你媽怎麼這麼狠呢?你媽幫你們帶孩子,你都不給她零用錢的?就算是保姆也有工資啊!

S頓時呆住了。她說:怎麼可能?

鄰居說:你媽天天在小區樓下跟人哭訴呢!

S無語了,她做理財工作,利用工作之便,早早給母親辦理了養老基金賬戶,每個月將母親的養老錢存了進去。而這些,母親也是知道的。平時家用的錢,就放在抽屜里,隨用隨取。她不明白母親為什麼要這麼「作」?

S的先生臉上也掛不住了,有天下班回來悶悶不樂地對S說:你媽在樓下跟人控訴你呢,聲淚俱下……

S實在忍不住了,直接跑下樓去拽回母親,大聲問她想要幹什麼?

母親理直氣壯說:你們給我買個房子,我單過!

S憋著一口氣,拿出所有積蓄給母親買了一套單身公寓。母親看著戶口本上自己的名字,這才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聽完S的講述,我和Z都沉默了,畢竟母親的做法,讓我們有些費解。不過,知母莫若女,S接著說:我能理解她。

她說母親一生並不是堅強獨立的女子,父親過世後,她更是失去了依靠,整天提心弔膽,生怕吃了上頓沒下頓。好在三個女兒體諒母親,很小就學會獨立,一個幫襯一個,最後都有了很好的歸宿。而母親在年輕的時候,也打算和另一個男人另起爐灶過日子,最終卻因為性格問題被人掃地出門,所以一輩子都沒有安全感,就算是和親閨女住在一起,也擔心有一天沒了著落。現在有了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房子,應該有了歸宿感吧。

我們問S:你怪她嗎?

她雙手撫額,搖頭說:不怪她,自己的媽媽,沒得選擇。再說她年輕的時候,吃過不少苦,這一生過得不容易,我只希望她能有個相對快樂的晚年。

2.和爺爺奶奶的矛盾

Z的經歷,是另一個版本。

因為母親和爺爺奶奶的矛盾,導致了她和妹妹對父親家人的疏離,在她成長的過程中,爺爺奶奶和叔叔姑姑們的關愛,一直是缺席的。

Z說,母親的人際關係其實都不錯,在外人面前也是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但是私底下對她和妹妹的引導,就像一個舊社會家長里短的婦女。當然這不是沒有因果的,原因就是母親生下了她們姐妹倆,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家族裡,沒少受過冷落。

Z小的時候,只是覺得母親不待見奶奶一家,但是看在父親的面子上,表面上大家還過得去。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母親的態度徹底撕破了臉,陷入和婆家人長期的冷戰之中,母親攻擊起奶奶一家也不再避諱。

母親對Z和妹妹從小的貫輸就是:爺爺奶奶重男輕女不喜歡你們,你們要有志氣,不要理會他們,更不許主動和他們親近。

這種話題總讓Z特別難過。小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辦,長大以後,她發現母親所說的那些事,其實都沒有那麼嚴重,事實上爺爺奶奶一家對她和妹妹還是一樣的疼愛,同時她也覺得,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也沒有什麼原則上的毛病,實在沒有必要揪著小事不放,感覺特別小氣。

當然母親是絕對不能接受Z的想法,每次她的勸告只能引來母親的勃然大怒。Z和妹妹在母親的「控制」下,與爺爺奶奶一家幾乎沒有往來,雖然遵從了母親的意見,但在她的內心卻有著深深的遺憾與無奈。

後來,Z有了自己的女兒。她說,一代勝過一代,我要吸取母親的教訓,把那些我作為女兒的遺憾,盡量不在我的女兒身上重演。因為,我希望我的女兒獲得更多的愛。

我和爺爺奶奶不親,源於母親對我們的隔離,所以,對待孩子,我從她小的時候,就培養她和爺爺奶奶的感情,讓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母親的「控制欲」太強,所以我就盡量不「專制」,多多尊重孩子的想法。

Z說:我的媽媽沒有做好的,那麼我就努力做得要比她好。

3.打壓式教育

我想起我的母親。

就在去年,我的母親在給我的電話中,還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和你從小一起長大的小莉,人家現在早已身家千萬,你看看你的銀行卡里有幾個錢?

作為年屆四十的女兒,掛了電話後,我竟忍不住嚎啕大哭。

沒錯,我的母親,對我的態度,從來都是否定和打擊,恨鐵不成鋼。

小時候考試得了一百分,她說一次一百分有什麼好驕傲的?別沾沾自喜,比你強的人多了去。

作文得了一等獎,她說作文寫的好有什麼用?還有數學呢?英語呢?有本事也拿第一啊!

中學時代,我常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也算小有名氣,她說名氣有什麼用,能當飯吃?

大學畢業後進入報社工作,她說女孩子整天東奔西跑的有什麼好,那誰誰誰家的孩子進了外企,工資高又清閑。

是啊,從小到大,在母親眼裡,我是永遠不達標。

成年以後,我所能做的,就是遠遠地逃離母親。

但是母親給我帶來的影響,尤如內心裡一個黑洞,讓我常常沉浸在悲觀的情緒中,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有一天,我開口跟她說:「媽媽,我覺得小時候發生了很多讓我不開心的事。」

「什麼不開心的事?哪有什麼不開心的事?」

「很多事你傷害了我。」

「你整天就只會想些沒用的!我已經把我能付出的都付出了,我問心無愧!」

相比於我的心平氣和,母親是委屈加憤怒,她顯然不能接受,甚至痛苦於我對她的敬而遠之,對於我所陳述的傷害她完全無法認同。

50後的母親,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她排行老二,是個爹不親娘不疼的角色。外公外婆重男輕女,逼著她早早輟學,幫助家裡幹活,還常常遭到欺負……無所依傍的母親,靠她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無論做什麼從來不甘落於人後。她把好強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子女的教育上,也始終秉持著「不能比別人差」的理念,並且盡她所能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

曾有研究表明,親子關係中,母女之間的關係是最為複雜的。大部分中國式母愛是一種罕見的犧牲,心甘情願去犧牲,情感綁架似的掌控。

無可否認,她就是那個典型的中國式媽媽。

今年春節前,母親摔了一跤,胳膊摔得骨折,什麼也做不了。我提前抵家,每天幫她梳頭穿衣,帶她去醫院換藥。一向強勢的母親,突然變成了一個怯怯的孩子。我站在她身後看著她頭上的白髮,想起木星說過的一句話: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4.學會和母親和解

最近,被一篇文章刷屏,《你最大的修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大意是,我們的父母,也不過是被生活逼迫著壓榨著的普通人,人性里的弱點和短處,他們也無法避免。理解並接納父母的不完美,諒解他們的過失,與原生家庭和解,是一個人真正成熟起來的標誌。

特別欣慰的是,我的兩位閨蜜,無論S還是Z,她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與母親達成了和解。

因為人到中年,我們都能理解,我們的母親,她只是一個平凡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受成長時代和生活環境的限制,會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與我們保持一致。

現在我們做了母親,我們知道並且接受,這個世上,沒有完美的母親。我們也深深相信:每一位母親在她的局限內,已經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和母親達成和解,是一個漫長的自愈的過程,關乎我們自己的成長。隨著年歲漸長,我們的心一點點打開,變得柔軟,也能夠更完整地去看到母親:看到她對我的好,和對我不好的原因:她有她的傷口、局限、生命經驗……

心理專家說,如果我們成長到一定程度,能夠有能力容納承托住母親的情緒時,也許你會發現,母親在負面情緒狀態下,其實已經不是母親的角色,她可能是在一個受傷孩子的角色,你也許能看到她大吼大叫背後的脆弱,也許是因為她的聲音從沒有被聽到,她體會不到家人對她的尊重和理解,也許你能看到她的委屈是什麼,她的困境在哪裡,她的童年是怎麼度過的,當我們從這些角度去理解母親時,可能你會對母親產生一種悲憫,而不僅僅是抱怨。

一天天老去的媽媽,依然有許多讓人不愉快的地方,但是,她老了。什麼都敵不過歲月,不是嗎?

如果你對她仍心存怨念,也許應該問問自己:要等到失去了,才要和她和好嗎?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福氣,在母親的有生之年和她冰釋前嫌。

所以,停止「相愛相殺」,去跟她說:「媽媽,我原諒你。請你也原諒我。以前我不知道世界的複雜。現在我懂了,因為你也被你的父母、你的童年及社會所制約。不管你做了什麼,我都覺得感激。」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我們需要和解的對象是自己,而不是母親。只是我們的傷口有一半因她而來。除非和母親和解,否則你無法和你自己和解——全然地接受她,也就等於接納自己。

5.孩子比我們做得更好

我還記得,年少時和母親發生了衝突,我會在心底恨恨地想:等我有了孩子,我絕對不會像你對我一樣對待他。

那些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受過傷,也痛哭過。那些傷痕仍在,提醒著我們,做一個內建母愛豐沛的母親。不要讓歷史重演,不要成為母親的複製。

今天,我的孩子15歲了。

我不能說我是一個好的母親,但是比起我的母親,我略有進步。

美國作家Diane Dweller的自傳小說《媽媽、躁狂與我》,講述了她用 50 年的時間,找到了和母親和解的方式。

她說,我們能夠一定程度上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並且能不讓它傳遞到孩子身上。與媽媽相反,我儘可能溫柔地對待我的孩子。

我很高興地看到,當孩子們長大後,他們比我做得更好。家庭給我們的創傷,有時反而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與指引,使得我們最終超越自己的父母,一代比一代過得更幸福。

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期待,只是,事實如此嗎?

想起那個那個發萬字長文數落父母,北大畢業後留學美國,12年春節不歸,拉黑父母6年,與父母決裂的王猛。引起了多少孩子的共鳴和多少父母的驚醒?

還有知乎上,一篇一篇痛訴原生家庭過錯,討論「父母皆禍害」的文字。

似乎許多的年輕人,更傾向於把責任推向父母: 都是他們的錯,所以我今天才這麼痛苦。評論區里,這樣的指責鋪天蓋地。

我的孩子也正處於青春期,一個叛逆與覺醒的年齡。

有時候,我們也會出現溝通障礙,我知道,在他沉默的背後,也許有過對我的抱怨。但是我想告訴他,還有和他一樣的年輕人。

爸媽也只是第一次做爸媽,受限於自己的時代和認知,但是,我們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跟上你們的腳步。

所以,請你們放棄對媽媽的「完美考核標準」,承認媽媽真的沒有能力做到完全好,化解那些因為灰色記憶和偏執行為帶來的怨恨,放下你們心底的苛責。

心懷怨恨會讓親情越來越扭曲,讓人生越走越狹隘。

我們更希望,你們接受我們的局限性,同時,激發自己的成長能量,比我們這一代人過得幸福快樂。

總有一天,你們會與青春釋懷,與父母達成諒解,與你們的下一代睿智相處。這就是人生的輪迴。當然,那時候你們,已經成長得足夠強大。

作者:楊冰瑩,從紙媒到網媒,轉眼十八年。熱愛生活的文藝女中年一枚,人生路上,願與你一起修行。

感謝閱讀!

來源:美女讀書觀影

Hello,夥伴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從3分鐘熱度到堅持7年,茶到底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