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丨這是一年裡最豐滿的時節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明日穀雨

清明後十五日為穀雨

言雨生百穀

物生清靜明潔也

喝茶發獃

裝傻充愣

清明攜著一場涼雨遠去,春寒也已經漸漸消隱。時間行進到穀雨,即將遇上春夏相繼的轉折點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俗諺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天氣基本結束。氣溫漸漸回暖,雨水也隨之增多。

先民把這個節氣稱作穀雨,「言雨生百穀,物生清靜明潔也。」慢慢壯大的春雨敲破乾渴的大地,喚醒又一輪耕種收穫的循環。

1

穀雨,濕漉漉的

此時北方才剛磨磨蹭蹭進了春,南方已經準備好了迎接這一年的雨季。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很多地方今年的第一場大雨,就要在穀雨到來。或疾或徐、或長或短,大江南北的雨聲帶著不一樣的調子。可它們都在穀雨時節降臨,也就帶上了相差不多的模樣。

這雨聲,說春歸夏至,說寒盡暑來,說百穀成長,說萬物增生。這是一年中最豐滿的節氣。

在雨滴掉落的小潭裡,春水輕皺,浮萍初生。蕩蕩悠悠的綠萍里,藏著生長的預言。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等到天色晴好,卻盡日飛絮,此時只覺得「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樣的句子,好像也沒有初讀時那麼浪漫了。

但它們其實是楊柳放出的種子,時至暮春,萬物都收到生長的訊息,借著春天最後一股蠢蠢欲動的浪潮,將種子散播開去。

2

穀雨,帶著充實的忙碌

穀雨由內到外都是一個和農時分不開的節氣。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傳說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大地上,倉頡「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於是「天雨粟」以獎勵文化英雄的創舉,人們因而把此日叫做穀雨。

無論幾千年的傳說是真是假,這個時候,確實是人們懷著豐收希望的結點

戴勝止桑,布穀晨鳴,兩種鳥應時而來的身影,提醒人們這一輪春種農忙的開始

這時候種種作物迎來了極其重要的播種期,人們把農事活動都化進了數不清的農諺里。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田。」

這是春播春種的關鍵時期,同期增長的雨和熱,正滿足了穀類生長發育的需求,越冬作物渴望著返青拔節,春播作物也迫不及待要下種出苗。華北平原上穀子、水稻趁此時播種;黃河流域的冬小麥正悄悄拔節抽穗。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清明早、立夏遲,穀雨種棉正當時。」玉米棉花下種也正在好時候,各種豆類、花生、茄子也在此時種入泥土,開始了關於豐收的美夢。

穀雨之後整個世界沉入了溫暖的懷抱,水溫回暖,百魚游至淺水區活動。這是漁民們出海捕撈的好時機。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山東沿海地區漁業興盛的地方,人們將這天稱作「壯行節」,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今後一年的出海勞作。海神廟、娘娘廟裡裊裊騰騰的煙氣,瀰漫著漁民最真誠、最樸實的豐收願景

3

這個時節最適合享受生活

對於無需下田勞作的人們來說,穀雨也並不是一個遙遠的名字。這個時候,暮春攜來的種種享受,正在一件一件登場。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若是春雨霏霏,只想家中閑坐,沏一壺茶。這可能是最好的消遣。都說「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穀雨時節茶芽最是飽滿

雨前茶,又叫二春茶,幾片綠葉下水,香氣襲人,形狀也惹人眼球。除嫩葉之外,一芽一葉像古時候掛旌旗的槍,叫「旗槍」,一芽兩葉則被稱為「雀舌」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嗅一嗅茶香,再輕品一口,與清明時採摘的明前茶相比,雖少兩分細嫩,卻多七八分純正鮮濃的滋味。

所以古人說:「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想來都是春日極美的享受。

和雨前茶類似的,還有香椿。

人們說「雨前香椿嫩如絲」,這時候的椿葉醇香爽口,只要注意選嫩芽、趁鮮吃、焯燙、適量,它是一種無害的美食。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愛這一口的人,無論炒、拌、炸、腌,都能嘗出絕美無比的本味。舌尖上輕輕碰觸的鮮嫩,是春天最令人期待的感覺。

春日花多,人們愛花至極,恨不得要吃到肚裡去。於是春花入饌,也是少不了的美味。穀雨時節趁著最後的春景,怎麼說也要趕上這波當季的享受。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 槐花餅

槐花是清涼微苦的花中清流,用來泡茶煮粥,或者蒸面炒蛋,在氣溫漸高的春末彷彿微風拂面,越吃越饞,是很多人對年少時家鄉春菜最深刻的回憶。

4

如果你還沒去欣賞春天,那就抓緊點

北方的春雨不經久,淅淅瀝瀝一夜,又止住了。雨後天晴,趁這個時節正好去賞一賞春日最後的花景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牡丹開時正值穀雨,人們叫它「穀雨花」。這種被稱為「花中之王」的花朵,確實有它驕傲的資本。唯有牡丹真國色,玉笑珠香、端莊穠麗,自古就被人青睞。

到今天,千朝萬代的風雲都已流走,還有牡丹,仍然笑傲群芳,是這時節人們最愛看的風景。每到季春,成千上萬的人奔赴洛陽菏澤等地,期待著一睹牡丹仙子的面容。

小寒到穀雨的八個節氣是大部分花開放的時期,人們根據物候挑選出最應時節的二十四種植物,稱為二十四候花信風牡丹正是穀雨的第一候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牡丹之後是荼蘼,這種潔白柔軟、花繁香濃的植物,最是有暮春的氣息。荼蘼架下花氣襲人,關於時間的飽滿訊息,都藏在一口香氣里。

詩人愛用荼蘼壓架寫繁茂之中蘊藏著春將盡的無力感,大概因為「開到荼蘼花事了」,春花已經接近尾聲,惜春之情此時最盛。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荼蘼之後是楝花花信風之尾。形似丁香的淡紫色小花,叢叢生在高高的樹梢之上。

「風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這是春日最後的回眸,對春的惜別,彷彿離人遠走之時的心情,三步一回頭,終究隱沒在視野深處,一場風致幽淡的謝幕就在這裡完成。

三春過後諸芳盡。經此之後,春花凋零,一年裡的第一個季節也就隨之而去。

言雨生百穀,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詩人總愛嘆息春光流逝,韶光彷彿留不住的輕塵被雨滴敲打碎裂,匯入再不回頭的細流里去了。

在穀雨的驛站里送春,其實無需太傷感,「盡放春歸莫恨它」。當你轉過頭來,又發現前頭若隱若現的光輝里,夏天正要明亮地來臨

文丨朝雨

圖編丨鯨魚

編輯丨逸驍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