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薪低於30萬勿進,簡歷中不公開的秘密!

年薪低於30萬勿進,簡歷中不公開的秘密!

引言:

萬事開頭難,求職的開頭是「簡歷」!

不完全統計網投簡歷的反饋率只有20%左右,

而面試率不足5%;

每一份簡歷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你的簡歷中隱藏了多少被一眼看穿的「秘密」?

簡歷是求職者的必備法寶,用人方需要通過簡歷判斷候選人的發展軌跡和挖掘候選人的亮點,分析簡歷中各方面的信息來匹配己方的需求。

你投遞出的簡歷,針對用人方的需求能【體現出什麼】?這才是寫一份簡歷的【關鍵出發點】。

思考:

如何在簡歷中呈現出:

比較優秀的【軌跡】和【亮點】?

筆者將從基本信息、教育經歷、工作經歷、項目經歷、自我評價這幾個模塊逐一進行分析用人方關注的信息,方便候選人重點呈現自己的優勢!

基本信息的一些注意點?

雖然基本信息傳遞出的信息比較簡單,但其中有HR較為關注的信息,我們往往不能忽視!

1、日期:

更新簡歷的時間和最新工作的時間請一致(比如:最近投遞簡歷或者更新簡歷,簡歷的工作內容不是最新工作單位);

2、狀態:

求職狀態和最近一份工作時間請匹配(比如:求職狀態為:離職,急需找工作,而工作經歷裡面最新工作時間節點是至今,就需要注意);

3、地點:

期望地點和投遞的工作地點保持一致(比如:期望工作地點寫的是北京,卻投遞工作地點為上海的職位);

4、婚姻:

在大部分工作環境中,已婚或者未婚並非隱私信息(比如:22歲應屆大學生婚姻狀態保密,HR會怎麼想?是已婚吧,不可能是離異吧?畢竟未婚是大概率狀態,你有必要保密嗎?)。

HR在閱讀這些信息是會一掃而過,這些信息沒有技巧,如實寫就可以,請避免給信息傳遞增加理解成本。

你的【坦誠】不一定會加分,但【遮掩】的信息一定會減分!

為什麼HR看重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一定是承接工作經歷或者穿插在工作經歷中的,因此重視教育背景分析是在開啟候選人發展軌跡的秘密。

1、教育背景的實力:

用人方確實青睞211/985,這是事實。但211/985卻不是萬能鑰匙;

2、教育背景的加持:

名校+熱門專業+專業匹配的行業和單位+與專業匹配的工作崗位,加持作用;

3、教育背景的遞減:

名校+熱門專業+專業不相關的行業或單位+與專業沒有關聯性的工作崗位,遞減效應;

用人單位對名校的期待肯定更高,也要求呈現出來的曲線軌跡更成熟和理性。

4、教育背景的邏輯:

不論教育背景有幾段,請寫出第一學歷。哪怕第一學歷一般,加上比較優秀的繼續教育就會體現出良好的學習進取軌跡。反之因為第一學歷一般,只填寫比較優秀的繼續教育背景,體現出來的就是掩飾弱項

用人方會在心裡問一句:你是否在工作中也會這樣?請急於否認。

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一定要相信有適合自己的位置。

看看上圖是否對你求職路有所幫助?

工作經歷HR更在意什麼?

工作經歷是簡歷的核心環節,也是決定簡歷是否有效關鍵因素?

1、連續:

每一段工作之間以及工作與教育經歷、項目經歷、培訓經歷之間是否連貫?

可能不解為什麼會考慮和培訓的連貫,舉個例子:工作經歷顯示候選人2012年在某中小型企業擔任專員職務,培訓經歷顯示2012年參加清華大學總裁培訓班或者長江商學院總裁培訓班一類,你怎麼考慮?

2、頻率:

用人單位不喜歡變動太頻繁的人,頻繁的變動讓用人方對候選人的適應能力、穩定程度、忠誠度、專業能力有疑問;

工作需要不斷積累,更換工作比較頻繁的候選人,幾份工作之後title一樣,薪資一樣。因為在用人方眼裡工作高度和深度並沒有增加。

3、邏輯:

行業、單位、職位、地點是否有連貫還是雜亂無章?

這些銜接點代表著你的職業是經過思考的,而非懵懵懂懂。代表著你是有清晰職業訴求或規劃的職場精英,而不只是普通的職場人士!

4、職責:

你的工作職責和你的職業軌跡是否匹配

所寫的工作職責是否真實、正常且有無虛誇、水分?有無總結提煉或有無提升?是多年的原地踏步還是穩步前行呢?說到底,您到底有無深入剖析過自己的工作職責?

5、形式:

請勿用陳述句描寫工作,請勿用段落性寫工作內容;

把工作內容當成個人的總結問答題,有條理的、清晰的,用合適的語言呈現出來,這個需要花時間思考,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6、業績:

業績和職務是否匹配,和工作軌跡是否相符

不管是候選人還是用人方都希望做到人崗匹配,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工作中「小馬拉大車,乾急使不上勁兒!給人一種將就或浮誇的感覺」!亦或「大馬拉小車,更是造成人才浪費,工作彆扭」!

你的職務寫著人資專員,業績卻寫著制定公司戰略規劃等高逼格的工作!你職務寫著人力資源總監,卻做著普工招聘、薪資核算的工作等等。

這些問題就算給你看也會覺著彆扭吧!或許你真的是那萬分之一的真實存在,那又有誰願意花大精力去證實你那小概率的存在呢?

降低信息傳遞的理解成本,改進信息描述的結構、邏輯,可以【更好的呈現】出個人的【軌跡和亮點】

你有哪些項目經歷?

在這裡用人方只想了解兩點:角色業績

1、你在項目中的角色是什麼?

你是參與者還是組織者,是執行者還是領導者。

2、你在項目中的業績有哪些?

你做了什麼而不是你們做了什麼?你的業績而不是你們的業績。

怎麼寫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參考項,但有些人讓他成為了點睛之筆。

切忌:

1、不要用陳述句,一段話的描述,沒人看的,除非文采很好。

2、不要使用出鏡率太高的辭彙形容自己,比如:積極開朗、善良、上進。

請問你怎麼證明?

建議:

1、文字不要太多;

2、分層次、分條目。

小結

最後筆者想說:簡歷的技巧只是一點技巧,本質東西是簡歷背後候選人的真實水平,在每一份工作中努力做出工作業績,提升個人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才是職場中【無往不利的法寶】。

簡歷技巧只能為候選人水平的呈現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並不能代替水平本身。

各位職場的朋友切勿「捨本逐末」「本末倒置」到頭來「適得其反」,職場最佳的「捷徑」就在我們自己腳下。

候選人經得起詢問的資歷、水平、實力,簡歷中經得起審視的亮點、業績、軌跡才是簡歷和求職的本質要素

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每一個關口都順利突破瓶頸而更上一層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的考驗。

過了「簡歷關」,後續錦容諮詢將根據多年為國內500強企業招聘關鍵崗位的經驗為大家分享「面試關」環節中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您可留言指正補充,感謝您留下寶貴的個人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錦容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杭州錦容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