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切閱讀皆誤讀,「懂」與「不懂」讀霍金

一切閱讀皆誤讀,「懂」與「不懂」讀霍金

閱讀

是最好的紀念

在「4.23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由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湖南省圖書編輯協會主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南省新華書店、長沙圖書館共同協辦的「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在長沙圖書館報告廳舉行。

分享會正午結束。黃昏時,我們即收到了楊柳老師的感言。特分享。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副校長 楊柳

這個周日上午,4.23世界讀書日來臨前夕,我參加了一場很棒的讀書活動——《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有一種靈魂飛揚上升的愉悅之感,特記錄。

活動由《新課程評論》執行主編鄭艷老師主持。我對她傾慕神往已久,她清清雅雅地站在台上,以一個普通讀者身份介紹她對霍金著作的理解。在我看來,她一點也不「普通」,攜帶紮實中文專業功底和多年文字歷練,「極高明」但「道中庸」。她說,每一本好書都是燈塔,每一位編輯都是點燈人;書與人,淺者識其淺,深者識其深,唯有緣者得之;閱讀讓我們的生命留下痕迹,且拉開時間軸,在《時間簡史》中深刻領悟到個體的微渺和宇宙的浩渺。

三位分享者,一位是出版社首席編輯,一位是大學教授,一位是出版集團董事長。他們從不同角度彙集對霍金其人其作品的感悟。

孫桂均,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首席編輯,《時間簡史》等一系列霍金作品的責編,她兩次見到霍金本人,稱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編輯出好他的書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除了介紹霍金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的出版過程,還推薦了霍金和他女兒一起為孩子寫的科學啟蒙書《喬治的宇宙》以及他唯一的自傳《我的簡史》。2018年,為紀念「第一推動叢書」出版25周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再版了這套叢書,共推出包括宇宙系列、物理系列、生命系列、綜合系列在內的49個品種,收錄霍金及其他優秀科學家的名著,對於科學啟蒙、科普傳播很有價值。

劉兵,除了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還有一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的身份。

他是霍金《時間簡史》的重要推廣人,那句「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有收穫」寫在書的插頁中,讓更多人嘗試靠近那位偉大的科學家、科普作家與他的思想。他是霍金1985年第一次來中國的親歷者,還得到了珍貴的合影,那時的霍金已經坐在輪椅上,儘管能說話,但只有助手才能聽懂。他以霍金三部曲為例,用儘可能通俗的語言闡釋對他的「時間」「宇宙」「黑洞」等重要理論的理解。但作為物理小白的我來說,仍然是一不留神就讓思緒溜走了。

開始打動我的便是詩歌的出場,一個頗具感染力的環節。一位湖大一年級名叫連政的女生朗誦第三位分享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曙光先生在得知霍金去世的當天創作的詩歌《活著的另一種方式——致霍金》。

在僅知道霍金是偉大的科學家,對他的作品缺乏智力與勇氣拿起的這個讀書會之前,看到這樣的詩歌大約也只會匆匆用手指划過,但這個上午,在座無虛席、站者無數的長沙圖書館報告廳,在大家都向這個最了不起的生命致禮的時刻,音樂響起,這個女生用從心底發出的虔敬的聲音,與世紀偉人對話,傳遞著文明之光與精神火種。

龔曙光先生便是在這樣的場中最後發言的。他回憶寫下詩歌的情景——3月14日那天他正在北京開兩會,他難過得吃不下飯。其間,我感覺到了他聲音的哽咽和眼裡的淚。

他說,霍金的一生是孤獨的,旁人都進入不了霍金的世界,他是離世俗生活太遠太遠而給世俗貢獻太大太大的人。他從未奢望讀懂霍金的學說,但至少領悟到兩點:

自己是自己自由的敵人;自己是自己幸福的敵人。

人置身於時空的有限造就了不自由,有了邊界的設定便很難感受到時間的無邊、無際與無涯,因為不自由來自心造的幻影,唯有飛出自我設定的界限方能實現心靈的自由。

而幸福因不可測量是一個偽命題,幸福是一種感覺來源於自我感受。幸福的參數如果要藉助別人就不可能獲得持久的幸福,在世俗意義上沒有幸福的霍金卻得到了總體的幸福,這不僅來自於他形而上的生活方式,他對科學世界的執著追求,更來自於他對生命最少要素的設定和最多要素的感激。他,活成了一個純粹而富足的人。

龔曙光先生最後用魯迅一篇文章的標題作結《為了忘卻的紀念》,希望這種紀念,不是為了忘卻,而是為了不忘卻。

他的思想的確給了在場人很大的震撼,成為這場讀書分享會的點睛之筆。

我們今天在一起讀霍金,究竟讀什麼?

當無法進入到他精深博大的宇宙世界、讀不懂艱澀的物理學概念時是不是就不算讀書?

儘管我們需要走近作者而討論作品,順著作者意欲表達的認知世界去走近一方天地,但從客觀上來說,一部作品的完成便意味著作者的離開,他不再屬於原作者而需要藉助每一位讀者來建構意義,需要與讀者當下的生活完好地結合起來,方能令作品葆有長久而鮮活不衰的生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切閱讀皆誤讀,一切誤讀才有了正當的意義。也許,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將作者化身為我們的同行者,而不是嘗試成為他,並且對他說:「你並不孤單」。

看著手邊的霍金自傳《我的簡史》,就從這一本開始,閱讀霍金。

在時間的長河裡,好書相伴,我們都不會孤單。

▲孫桂均女士主題分享:《25年回眸:寂寥而堅定的守望——從霍金到第一推動》

▲ 劉兵教授主題分享:《「懂」與「不懂」讀霍金》

▲龔曙光先生分享讀霍金其人其書的感悟與省思

▲大學生連政朗誦《活著的另一種方式——致霍金》

▲《新課程評論》鄭艷女士主持分享會

▲分享會現場的「大」校長與「小」讀者

▲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湖南省圖書編輯協會領導及

分享會部分策劃人員合影

評新課程,論大教育。《新課程評論》設「名家」「專題」「研究」「縱橫」「弦歌」「環球」等欄目,刊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域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以理性、建設性助力教育發展,展示一線教育教學成果,加強學術交流對話。

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郵發代號:42-145

聯絡我們

通訊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營盤東路3號新聞出版大廈2樓

請 您 關 注

一 本 朴 素 的 教 育 雜 志

公眾號編輯:楊志平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課程評論 的精彩文章:

人間四月 詩教探析

TAG:新課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