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橢圓形活塞、自動駕駛跟隨,看本田如何在摩托車上定義「技術宅」

橢圓形活塞、自動駕駛跟隨,看本田如何在摩托車上定義「技術宅」

拋開「機油門」不談,本田技術宅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而且似乎汽車對本田來說好像已經施展不開了,所以它們又把「魔爪」伸向了摩托車。回溯本田摩托車的技術,才發現其技術真正的恐怖之處。

超高的升功率

1966年,本田推出的50cc賽車RC116首次把四氣門技術應用到了摩托車上。這台發動機活塞直徑只有35.5mm,行程25.14mm。但你可別小看這麼個玩具似的發動機。其最高轉速可達22500rpm。配合9速變速箱,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75km/h。這只是一台排量只有50cc的發動機完成的。換算成升功率的話達到了322匹/升的驚人水平!要知道,一瓶養樂多還有100cc呢……

橢圓形活塞

1970年末,本田想在摩托車上裝一台V8發動機。可礙於尺寸、散熱等問題,V8發動機沒辦法安裝在摩托車上。本田的設計師就突發奇想,把8個氣缸兩兩合併,變成了一台擁有橢圓形活塞的V4發動機。每個氣缸擁有8個氣門和兩個火花塞。

這樣的改變看似簡單,但實際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其對加工精度的要求要遠遠高於圓形活塞。橢圓形的活塞和氣缸必須保持絕對的垂直,裝配間隙也要絕對細小。因為橢圓形不能「轉動」,加工精度不夠發動機就會奇蹟卡死。這也是眾多廠商對這種奇葩設計「避而不談」的原因。而本田不僅造出來了,還把這種設計投入量產,賽場上還投入了一堆冠軍獎牌。

DCT雙離合變速器

DCT在汽車中很常見,但裝在摩托車上本田「獨此一家」。DCT的加入讓騎行變得更加的輕鬆。兩組離合器分別控制1-3-5擋和2-4-6擋,通過電腦發出指令執行操作,實現無間隙變速。而且本田還為它設置了三種模式。「D模式」是普通模式,適合日常使用;「S模式」則會推遲升檔時機,車輛更加運動;「MT模式」則是手動模式,變速箱完全由車手控制。可以說DCT的加入讓駕駛重機車的門檻降低,同時也保持了它應有的操縱快感。

Riding Assist平衡技術

就在前不久,本田又發布了一項摩托車黑科技:Riding Assist 平衡技術。無論有沒有車手騎在上面,摩托車都能夠自己站立。這讓車手在低速行駛時對機車有更好的控制力,保障了日常安全性。另外,這套系統還能通過調整前避震帶傾角,改變軸距大小和重心,讓車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還能讓車輛達到類似汽車上主動式懸掛的效果,在不同路況下擁有最佳的操縱性能。最有趣的是車手還能命令摩托車自動跟隨,它會跟在車手身後做一個「跟屁蟲」隨時待命。

GIF

GIF

GIF

本田真是車不驚人死不休。可能正是對技術的執拗,才是本田的立足之本。

我們只專註原創汽車內容的生產,想要變得更懂車,可以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車轍(ID:cartracks)。目前已經集聚了數十萬的粉絲,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轍 的精彩文章:

越胖越丑?如何評價近一段時間以來寶馬的設計呢?
捲土重來,大眾準備在紐約車展推出一款中型皮卡

TAG:車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