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聖依安迪:如果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寧願一個人

黃聖依安迪:如果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寧願一個人

最近刷《媽媽是超人》,看到了無數「黃聖依安迪」尷尬的親子互動畫面,《媽媽是超人》的剪輯一向喜歡走反轉路線的剪輯,也許後期會有巨大的改變,但是前期真的讓人沒眼看。

「只會生,不會養」是很多年輕爸媽的通病。很多爸爸媽媽自己都還沒有長大,比如包文婧。生完孩子以後,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有了身份角色的改變,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心血。

黃聖依說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到外界干擾,所以三個月大就離開了孩子。這個理由,太過牽強。愛是很難被隱藏的一樣東西,若是真愛孩子,怎麼會忍心看著孩子孤獨長大,而不是陪伴他身旁。

節目里,黃聖依以為孩子會說最愛的是自己,結果孩子最愛的是奶奶。孩子下車手被刮傷,她完全沒有關注到。孩子在和她分享自己的想法,她在看手機。孩子說臉難受,她說沒什麼啊。

兩個完全不同頻道的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相處,別說期待的親子高質量陪伴,實在是陪伴都算不上。

我們都知道,高質量陪伴是一種彼此尊重、理解、接納,既要給到孩子權威和指導,也要給到自由和理解,它會促進親子關係的融洽。這樣的相處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發展自信、獨立的人格特質,有夢想並主動規劃自己的人生。而對父母來說,這也是一種成長。

如果只是兩個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那真的還不如獨自玩耍,就像安迪說的自己習慣了,不喜歡媽媽陪。

那如何才能高質量陪伴孩子呢?

1、一起享受樂趣

很多時候家長會給孩子買玩具,但是卻不會參與,不會一起享受樂趣,或者兩人沒有共同的興趣,親子關係自然就疏遠了。比如黃聖依帶安迪去拍照,安迪實力拒絕。

如果家長可以陪伴孩子玩遊戲,那麼家庭漸漸就會形成和諧快樂的氛圍,改善孩子和家長之間對抗的過程。絕大多數孩子都喜歡錶演,父母不一定總是當觀眾,也可以參與。孩子喜歡扮演大人,家長就可以扮演觀眾。隨著孩子年齡增大,一些道理和規則,都可以在遊戲中傳遞給孩子。

2、不要試圖強行要求孩子接受

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想法相差很大,如果孩子不能接受你的觀點,不要強行要求孩子接受。每個孩子都喜歡平等和尊重,喜歡被當做大人看待。

當我們強行要求孩子接受我們的遊戲、我們的規則、我們的道理的時候,就失去了探索孩子內心和孩子一起友好溝通的機會。而那些「強行要求」都在告訴孩子,你這樣太糟糕了,我不喜歡真實的你,你應該改。

比如安迪覺得臉上不舒服的時候,黃聖依告訴安迪沒什麼,沒事的時候,只會增加安迪的焦躁和恐懼,並不會讓他覺得真的沒事。

3、接受孩子真實的樣子

大人和孩子為什麼總是很多矛盾?因為大人總是習慣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對方,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我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給孩子買零食買衣服,以為孩子會開心,但是孩子並不覺得好。就像我想要蘋果,你卻給我梨子,還問我為什麼不開心?

我們希望對孩子好,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享受一段友好溫馨的時光,不妨問問孩子,他想要什麼?他希望我們怎麼做?就算只是不帶評價的傾聽和理解,都是最孩子的滋養,都能撫平孩子的焦躁孤獨。

總之,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看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真誠地和孩子相處,分享彼此,這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本文屬於天音心理諮詢中心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助理並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音諮詢 的精彩文章:

職場中的重點:不是心態!是溝通!
兩會俞敏洪反對超前教育,超前教育最終害了誰?

TAG:天音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