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生素D的科學補充

維生素D的科學補充

1、什麼是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磷在腸道的吸收,促進骨骼發育,在骨基質上進行鈣化作用,使骨骼健壯。除此之外,研究表明,維生素D水平 還和多種疾病如小兒呼吸道感染、哮喘、骨質疏鬆、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腎臟、心血管、過敏性疾病以及腫瘤等密切相關。

2、怎麼知道孩子是否缺少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的患兒,早期容易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枕禿也較常見。確診需要去醫療機構查血生化、血清25 - ( OH )D水平等。

請輸入

3、不知道孩子是否缺少維生素D也可以補充嗎?

不建議盲目補充維生素D。一般來說,母乳、天然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較少,人體主要通過皮膚光照合成來獲取維生素D。正常情況下,孩子通過多曬太陽可以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如果長時間缺乏光照、營養不良,且孩子出現上述缺乏表現,建議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確診後決定是否補充維生素D。

請輸入

4、選擇哪種維生素D好?

目前常用的維生素D類藥物有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D3價格更低且效力更高,所以一般首選維生素D3來預防和治療維生素D缺乏。

Q

&

A

5、如何預防維生素D 缺乏?

孕婦從孕期3個月開始,應每天補充維生素D 800—1000單位。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補充,劑量在每日400單位左右。早產兒、低體重出生兒、雙胎兒一出生應給予每日800—1000單位,3個月後改為每日400—800單位。

Q

A

&

6、吃多了會怎麼樣?

長期大量服用或短期超量誤服或對維生素 D 過於敏感,可導致中毒。輕者或早期表現可有低熱、煩躁、厭食、噁心、腹瀉、便秘、口渴、無力等,重者或晚期可出現高熱、多尿、少尿、脫水、嗜睡、昏迷、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因高鈣血症導致軟組織鈣沉著和腎功能衰竭而致死。

7、除了補充維生素D,還應該注意哪些?

均衡飲食、多曬太陽。在補充維生素D 的同時,應補充鈣、鐵等微量元素,或者多吃肉、奶、蝦米等鈣含量高的食物。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周戶外活動2小時,僅暴露面部和手部,可以基本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需要注意,月齡<6個月的嬰兒,應該避免陽光直射。避免在上午10點—下午4點這個時間段曬太陽,盡量選擇早晨或者午後,這樣可以減少紫外線的傷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院藥物與臨床 的精彩文章:

TAG:兒院藥物與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