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貨幣史魏晉南北朝錢幣,統一的五珠錢到各樣貨幣出現

貨幣史魏晉南北朝錢幣,統一的五珠錢到各樣貨幣出現

東漢末年,外戚宦官專權,政局極為動蕩,導至群雄稱霸,天下割據的局面,蜀漢、孫吳、曹魏三個政權也在此時產生,(是否讓我們想到了三國演繹)由於政權的分割,貨幣不再統一。

蜀漢所鑄錢幣亦有悖民意,亦先後鑄了一些虛值大錢,庶民多不樂用,後不得已改鑄實值錢以平民憤。即使想方設法整治幣制,最後還逃脫不了失敗亡國的命運。

蜀漢錢四種 (三國 錢幣之一)

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奪得荊州,有了立足之地。後又西取益州,攻佔漢中,於221年,自立為帝,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與魏、吳三分天下。蜀漢鑄錢,「直百五銖」史有載。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進軍成都時,「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劉巴進言「當鑄直百錢」備從之。蜀錢的明顯特徵是篆隸同體,篆中有隸,隸中有篆。

我收藏的蜀漢鑄幣有「直百五銖」,「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定平一百」共四種9版。

「直百五銖」四版。劉備,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始鑄。

1、大百為,直徑27·2毫米,重6·4克。隸書直讀,「百」字方,較大。背穿左「為」。

2、小百為,直徑27·2毫米,重5·7克。隸書直讀,「百」下部圓,較小。背穿左「為」。

3、陰刻「工」,直徑26·3毫米,重5·8克。隸書直讀,銖「金」無點。背左陰刻「工」。

4、大樣美製,直徑28·5毫米,重8·5克。大樣美製,厚重寬緣,邊郭挺拔,鑄工精美,筆畫纖細。背左右皆有陰刻符號。

蜀漢錢樣圖參考

曹魏初期曹魏是以谷帛為幣(由於經歷幾十年的混戰,中原人口大量減少,土產停滯不前,物貴錢輕.百姓中以「谷帛為市」),後僅用了七個月五銖錢被董卓廢止轉為濫造小錢,後曹操廢董卓小錢繼而又恢複流通五銖錢,形同漢制,錢體較漢五銖稍小,顯著的特點是外郭壓五又壓銖。

董卓五珠小錢非常劣質

曹魏五珠錢參詳圖

孫吳孫權實行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幾個品種也是虛值大錢。到頭來是官民交困,財政極度虧空,國基不穩,最後走向滅亡。

孫吳方孔圓錢樣圖

南北朝貨幣: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大動蕩時代,也是中國貨幣史上大衰退、大混亂時代,宋、齊、梁、陳各自都曾鑄錢,造成貨幣缺乏統一性和連續性,導致貨幣減重極盛,私鑄劣錢盈市。這個時期還超凡脫俗地出現了不以重量命名的國號錢和年號錢

南北朝錢幣部分樣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事文藏 的精彩文章:

王莽新朝國-寶金匱錢幣拍賣受寵 中國錢幣五十珍品名譽錢幣之一
望而卻步,翡翠中的天王明星,四大頂級翡翠藝術作品,價格高到不可想像

TAG:史事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