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學良張學銘等兄弟)

張學銘(1908—1983),字西卿,與張學良(漢卿)同為張作霖元配夫人趙氏所生,是張作霖的次子。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到日本步兵專門學校留學,30年代回國,到天津做過警察局長、市長。張學銘也算是生不逢時,一腔熱血化成淚,只好在美食中尋求一些慰藉,他是中國最出名的美食家之一,吃過,會吃,懂吃,會做,留下很多傳奇故事。

張學銘自幼在奉天大帥府長大,雖說歷史記載張作霖生活簡樸,並不鋪張浪費,但終歸稱雄關東大地幾十年,家裡人想吃什麼山珍野味,不是難事,張作霖一心想讓張學良繼承帥位,對張學銘聽之任之,張學銘養成了喜歡吃、講究吃的習慣。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學銘在天津的舊居)

天津舊時英租界香港道(今睦南道52號)有一座英國庭院式別墅,主樓是一幢二層洋樓,樓前有花園,花園很大,春天丁香飄出淡淡香氣,夏天紫藤蘿在過道上鋪成天棚,樓內有客廳、舞廳、餐廳、書房、卧室,但最重要的是廚房。張學銘在津期間一直居住於此。

張學銘結過兩次婚。第一次由張作霖包辦,娶名醫姚啟元的二女兒姚佩貞為妻。後來張學銘出國考察途中偶遇天津名媛朱洛筠,二人一見鍾情。朱洛筠的父親是曾任民國總理的朱啟鈐,她與趙四小姐是中學同學。回國後,張學銘與原配離婚,與朱洛筠結婚。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作霖和子女)

在張家,太太不會過問廚房的事,每天吃什麼,都要聽張學銘的安排。他常在家中宴客,家宴的菜單由他親自敲定,他還總到廚房掌勺露一手,以美味佳肴款待親朋好友。

天津人講究吃螃蟹,所謂「七尖八團」,在舊曆七月,尖臍蟹滿腔脂肪;到八月中秋,團臍蟹滿黃頂蓋肥,個大肉細。張學銘親自跑到海鮮市場,一隻一隻地挑選,不怕花錢,但要選最好的,絲毫不遷就。

他讓廚師在家中做烤鴨,不能買市場那種凈膛鴨坯子,一定要買活鴨子,由廚師宰了煺毛,他在旁邊看著烤,火候不能老也不能嫩。他還有一個訣竅,一定要從鴨脖下面用刀劃一條道子,順著肚子下來,裂出一道縫兒,烤熟後才算恰到好處。他做的烤鴨,全聚德也比不了。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學良 張學銘 張學思)

張學銘擅長用酒做菜。他會做一道菜叫做「啤酒肉」,常常自己下廚。他認為「貴妃雞」要用煙台張裕葡萄酒,不能用白酒,不然酒氣醺醺算什麼名菜?但如果沒有酒味,怎能叫「貴妃雞」,因為取名於「貴妃醉酒」嘛。

張學銘家裡招廚師必考兩道菜,一是炒掐菜,二是醋椒魚。炒掐菜絕對不能出湯,醋椒魚做出來則要湯味濃厚。一個以湯帶味,一個不能出湯,是兩個極端,最能考驗同一個廚師的水平。如果廚師不會這兩手,也進不了老張家。張學銘請來一位廚師叫丁洪俊,丁師傅常說:「論張二爺的手藝, 簡直是我們的師父。」後來丁洪俊成為天津玉華台大飯莊的主灶。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醋椒魚)

與張學銘有關的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醋椒魚。當年東北軍將領秦華請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張志潭、書法家華世奎等人到天津登瀛樓飯莊吃飯,秦華提起在大帥府吃過「酸辣魚」,但登瀛樓沒這個菜,掌灶師傅自己琢磨著調好酸辣味兒,燒熟上桌,張志潭吃了讚不絕口。

後來張學銘也到登瀛樓吃飯,廚師做了「酸辣魚」,張學銘吃後說,這是我們家的菜,但味兒不對。隨後叫來廚師,一番指點,說要把胡椒拍碎熗鍋,再加蔥姜煨魚,調汁不能用雞湯,而要吊鰣魚湯,還有個秘訣,要在魚嘴裡塞上一顆鮮豌豆,這樣做出的醋椒魚口感更鮮美。後來登瀛樓的醋椒魚味兒厚、口兒釅,既酸又辣,不腥不膩,獨樹一幟,都是因為得了張學銘的真傳。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學銘)

京津兩地名廚的拿手菜,張學銘都能逐一詳述,甚至主副料配比、調味品以及操作手法他都門兒清。連當時天津許多小飯館、小吃店,他也能品出長短來,對天一坊的扒野鴨、文華齋的罈子肉、東門臉的羊肉包子一直念念不忘。

張學銘性格開朗,無憂無慮,因為愛吃,所以發胖,體型健碩,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二胖子」,每次聽到有人這麼喊他,他都是「笑而詰之」,不以為怒。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張作霖)

張學銘活到老吃到老。天津有一位名廚叫王欽賓,後來是登瀛樓飯莊的掌灶,80年代與張學銘結識,兩人一見如故,一番交流聊到張學銘記憶中的美食,歸納總結出「少帥府」宴席,不久後在天津登瀛樓飯莊上市,包括紅燒海參、兩做大蝦、奶湯口蘑扒白菜、雞腿甲魚、砂鍋冬菇黃酒蒸湖鴨等菜及甜點心、咸點心,大受歡迎。

張學銘留在天津的印記,除了睦南道上那幢洋房別墅,還有人民公園。50年代張學銘擔任天津人民公園主任,委託章士釗致函毛澤東主席,請求為公園題字。毛主席復函並附親筆書寫的「人民公園」四個大字,筆力遒勁,氣貫長虹,這是毛主席為國內園林公園題寫的唯一園名,如今仍懸掛在公園大門口。(文:何玉新)

比起張學良,張作霖的二兒子幸運多了,與毛澤東淵源不淺

(天津人民公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