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

輕與重:肖文飛作品展

展覽展期

2018年4月25日15點——5月6日

展覽地點

中國美術館1層4號廳

主辦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

展覽請 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肖文飛,男,湖南嘉禾人,1968年生,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學術部主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書法工作室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曾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刊《東方藝術?書法》的編輯出版工作40餘期,主持組織策劃「兩岸漢字藝術節——問道?漢字:兩岸書法藝術論壇」、「簡帛書法研究論壇」、「晉唐楷書研究論壇」,組織編輯出版《簡帛書法研究》、《晉唐楷書研究》、《秦漢篆隸研究》等叢書。有數十萬字書法論文、採訪及報導發表於各大報刊。書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藝術機構收藏。

有專著《湖南十人書法篆刻作品集——肖文飛》、《藝概叢書——肖文飛》、《當代中青年書法家行草書長卷——肖文飛》、《當代書法十家——肖文飛》、《肖文飛書李白<梁園吟>卷》、《開古今書法未有之奇境——從沈曾植看清末民初書法的丕變》(博士論文)。



序 言

輕與重

管毫之輕,生命之重。

把一生託付於管毫,在重與輕之間,書法人如何取得安身的依據,從而堅定前行?

「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黃道周語)但幾千年來,中國人卻願意耗其一生,沉溺其中,無法自拔,此間的玄奧又是如何?

見微知著,是中國人認知世界的方式,玄奧高深的中國哲學,無不起源於日常的毫末, 「道在屎溺」,「大道至簡」,由最不起眼的「器」,進而「技」,進而「道」。

管毫就是這樣的一個「器」,窮盡一生,折騰這寸余毫芒,此即體「道」見「道」的過程,也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具體呈現,折騰明白了這寸余毫芒,也就懂了自然、社會、宇宙以及生命。

輕乎?重乎?

管毫之輕如何承載生命之重?

這個命題,註定需要窮其一生去思考和驗證!

肖文飛


部分作品欣賞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草書 韋應物句 33cm×23cm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行書對聯 「半岩一枕」135cm×23cm×2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行書對聯 「無上離垢」 69cm×17cm ×2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篆書 「巍峨蕭散」 對聯 69cm×17cm ×2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行書《冬心畫竹題記》一則 69cm×35cm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行書《 南田畫跋》 69cm×17cm 2018 紙本

肖文飛|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行草 杜甫《秋興》八首之八 222cm×50cm 2018 紙本



書法之重

——寫在肖文飛書法展前面

古人寫字是重的。

古人的手粗糙、有力,不像今天的人細皮嫩肉。文字被發明出來後,古人就進行了在今天看來是無與倫比的書寫。

古人手粗糙,但心卻奔放、細膩,因為古人有陽光雨露滋潤,有天地自然關懷。古人用手指頭、用腳趾頭、用樹棍子在空中、在水面書寫,在白沙灘上、在黃泥地里書寫,是一種完全放鬆的自然狀態。

文字記錄人的想法,保留文字的長久,是古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蘸著土地的汁液、青草的汁液、岩漿的汁液,在活著的樹皮、蛇皮和人的肚皮上書寫,祈望文字跟生命一樣活著,並且終其一生。

烏龜比人活得長,他們就在烏龜背上書寫。滾燙的動物的血,滾燙的人的血在岩石上書寫,不僅留存時間長,是在與神祗對話,直至今天我們還能感覺到書寫者的那一張黧黑的莊重如岩石的面容。青銅發明後,古人又把文字鑄造在青銅器上。

無論龜背、石頭,還是青銅,都是書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

後來發明了毛筆與紙,這個看起來輕巧的書寫材料,卻最能負載書法之「重」,這真是只有上天才能解決好的事情,是天老爺對書法的特別眷顧。今天,我們在故宮、在國家博物館還能夠看到紙上的「唐人文字」,重要的是看到了紙上的「書法之重」。千年復千年,山也破碎了,河也破碎了,但「紙壽千年」啦!

文字之「重」,這一偉大的書法傳統,就這樣被一個民族承繼了下來,如流淌著銅汁的黃河,從來沒有斷流。我們看到《蘭亭集序》柔軟的線條,牽連著大地;《祭侄文稿》厚重如岩峰般聳立。蘇東坡、黃庭堅、徐文長、齊白石等等,他們的線條無疑延伸了人類文明記憶。

書法之重,「重」在哪裡呢?我以為一在書寫者態度之重,二在書寫文字精神之重,把態度與精神揉進線條里,這當然就是書法藝術之「重」了。

那麼肖文飛的書法又如何呢?以上述兩條繩之,我們便能清晰地看到,肖文飛是拿自己的一生來託付書法的;書寫文字無一不與自然生命息息相關,也無一不與藝術生命息息相關。那些轉瞬即逝(也包括幾月、幾年、甚至幾十年這一「瞬」)的文字是絕不會拿來媚世與炫技的。

「杖藜行歌」既是肖文飛的生命狀態,也是肖文飛的書寫狀態。肖文飛的血脈貫通了傳統與當代。那一根根看似柔軟的線條,其實承載了他的全部世界,有著不可小視的力量與勁道。如果放一個支點,說撬動一座山是可以的,說撬動一條河是可以的,說撬動讀者的想像,那更是可以的了。

蔡世平

2018年3月27日 南園

(蔡世平,知名詞人、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詩詞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當代詩詞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乙瑛,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賞畫|元 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