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家眼裡的太原 漫說太原西山狼虎寺

作家眼裡的太原 漫說太原西山狼虎寺

漫說太原西山狼虎寺

作者:王欽

太原的狼虎寺與佛教聖地五台山、凈土祖庭玄中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是山西宗教文化旅遊的特殊資源。狼虎寺是太原最為古老的佛寺、中國佛教東傳的基地、韓日佛教文化的祖庭——白道村狼虎寺。太原萬柏林區化客頭街辦的白道村地處山區,早年此路崎嶇蜿蜒,荒僻幽靜,行人稀少,常有匪徒劫路。在山溝之口,西南距北頭2.5公里,村間有一條山間通道。附近村民不敢晚間行走,通過這條路,大都在白晝。故人稱此路為白晝行走的道路,簡稱「白道」。村名因道而取。還有一說,由北魏高僧曇始(白足道人)得名。曇始在民間俗稱「白足道人」,或「白足阿練」,形容其志高行潔,不同凡夫,隱遁山林,一塵不染,白道村由此得名。據記載,曇始為關中人,是十六國時期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弟子。民國初年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載:「沙門曇始,關中人,以鳩摩羅什為師,多異跡,足白於面,雖跣涉泥水,未嘗蘸濕,時稱為白足和尚。《歷代高僧傳》中專門有一章寫的就是曇始的傳奇故事,叫作「大法儆愚頑」。明·永樂年間 (1403年-1424年)纂修的《太原府志》卷五有載:「狼虎寺,在縣西山下狼虎村。舊經云:古寺,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大安中復置。」縣,指陽曲縣,太平真君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太平真君七年為公元446年,距今已1500多年了。明·萬曆《太原府志》卷二十四《古迹》載:「治平寺,縣西二十里狼虎山,大觀年重修。」大觀是北宋徽宗趙佶年號,即公元1107年至1110年間。治平寺即狼虎寺,清·乾隆《太原府志》卷四十八《寺觀》中說:「治平寺,在城西三十里狼虎山,土人名狼虎寺。元魏曇始禪師棲此,內有曇始行狀碑,宋大觀二年五月立石。」《陽曲縣誌》,在卷二《輿地》圖下載:「正西鄉王封上下都,共七十二村。白道村,距城三十里,有治平寺。」狼虎寺,又稱治平寺,蓋取治國平天下之義,高僧曇始在此住持佈道弘法。《寺廟》載:「白道村治平寺,在城西三十里虎狼山(指狼虎山),元魏曇始卓錫處,有行狀碑,宋大觀二年立。」至於寺名狼虎寺還有一種說法,古人因地而命名。古西山地區,森林茂密,植被蓊鬱,為虎狼等野獸出沒之處,故統稱狼虎山。明清志書中均有「狼虎山」這一山名,言在太原府之西,距太原府陽曲縣12.5公里至17.5公里,狼虎山也就應該是當今太原西山地區,而且從周邊地名看,不少與虎狼相關,如化客頭街辦的大虎溝、虎窩,杜兒坪街辦的大虎峪、小虎峪,白家莊街辦的狼坡等。此外,狼虎寺遺址有一座佛塔倖存。曇始在390年前後曾攜帶佛經前往高句麗宣講佛法,成為中國歷史上佛教文化東傳第一人。《高僧傳》載「蓋高句麗聞道之始」。繼而又傳新羅,再傳百濟,最後又經百濟向日本傳播。552年,百濟聖明王向日本敬獻金銅佛像、經論、幡蓋,並上表日本欽明天皇勸信佛法。此為日本佛教之始。由此得知,曇始禪師是中國佛教東傳的先行者,是朝鮮、日本佛教文化的鼻祖。作為晉陽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記錄了一位高僧為推動東亞文化交流而奮鬥不息的感人故事,太原狼虎寺是他東傳佛教唯一可考的基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繆斯的舞蹈 的精彩文章:

TAG:繆斯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