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你就這麼害怕被「拋棄」?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你就這麼害怕被「拋棄」?

「都是25歲,你還每天晚上睡覺前刷著公眾號。另一個年輕人,卻依靠營銷號「李叫獸」,不到兩年,從一個碩士畢業生,一躍成為BAT中的公司副總裁。」

「有人已經年薪百萬,有人卻還在搶兩塊錢的紅包。有人去過許多個國家,見過許多人,有人卻還在為能準時上班打卡焦慮不已。」

這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瞬間在網上被刷屏。文章主要從摩拜單車被收購一事說起,講述了「同齡人」胡瑋煒的「成功人生」,與此對比出大多數人的「失敗人生」。

但是文章同時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韓寒也發了一條微博,直指「它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

其實,光看標題就可以看出,這就是當下流行的「網路熱文」,雖然它們的話題不一樣,但核心卻都是在製造或者是販賣焦慮。這其中包括房子焦慮、教育焦慮、情感焦慮、知識焦慮等各種焦慮,而這篇文章之所以可以獲得如此高的點擊率,是因為它對準了所有焦慮背後的本質,那就是所謂的「身份焦慮」。

文章用了一個其實很俗套的案例來說明這套邏輯,那就是列舉出一個年輕有為的成功者,由此來嘲諷人們的無能,從而刺疼他們本來就無比脆弱的自尊心。

這個套路現在在網上可謂是屢見不鮮,從相親角中的「月薪1萬是討飯」 ,到微博某大V放言「年薪百萬不過是剛剛脫貧」。從表面看,這些言論好像很有說服力且會喚起人們的危機感。

其實恰恰相反,這些言論正是從側面證實了那些所謂的網路大V們的膚淺和無知。只要有些常識的人就知道,這實際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指的是在做統計分析時,我們只專註於那些成功的例子,從而得出以偏概全的錯誤結論。

套用在這篇文章中則是,作者只點出了一個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也許這個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卻忽視了死在沙灘上的那百分之九十九。這就會給人某種錯覺,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成功創業的事迹,你就會覺得創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那是因為媒體從來不去報道那些失敗者。

同時,這些言論之所以會讓人不舒服,是因其在字裡行間透著某種狹隘的傲慢。他們以為自己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好像對世界已經是無所不知了,而實際對外界最缺乏了解的也是這些人。

而這正是人身上最大的缺陷,當你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的時候,你就會以為這個圈子就是全世界。

就像知乎上有過一個問題「中國真的有很多窮人嗎」,這當然也和媒體有關,人們每天在網上看到的都是富豪和明星的生活,而實際這些人只佔全部人口的0.1%,媒體不會去關注清潔工、快遞員等普通人的生活,然而這些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換個角度看,即便當一個人已經達到了金錢上的富足的時候,這種嘲諷和奚落也是極其無知的,而且很容易被打臉,因為TA低估了人生的不確定性,你有可能一夜暴富,也同樣會一夜間一無所有。

不過,從傳播學上看,這篇文章也許是成功的,它抓到了人們的痛點。人們可能知道這是套路、是危言聳聽,卻依舊會為其所吸引。那是因為也許根本不用製造,人們本來就很焦慮,尤其是對於年齡而言。

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這實際是個心理現象,人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周圍的朋友、同學等進行對比。當人們面對比自己富有的名人的時候,他們不會嫉妒和不安,但發覺朋友比自己過得好的時候,他們則會陷入焦慮,也就是「我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要比我好」。

而且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伴隨著與他人的比較,父母會有意識地將其與同齡人對比。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一種潛意識,在成年後,人們也會用這個方式來評判自己。

而另外一個則是社會的年齡期待。就像那句廣為流傳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世俗觀念會對特定的年齡有著不同的期待,比如三十歲應該有車有房、四十歲應該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等。

雖然這句話人盡皆知,甚至被當成某種座右銘,然而客觀地說,這不過是孔子的一家之言或者是儒家倫理下的道德要求。就其同一時期人物而言,莊子、墨子等其他學說的人物就完全不會去理會這一套,更何況即便是孔子本人也不一定實現了這一準則。

這也是人們焦慮的一大來源,尤其在現代社會,這種期待有增無減,以至於他們發現自己根本就達不到這個所謂的「社會期待」,便產生了被社會拋棄的感覺。

其實,這一切的背後都隱藏著一種觀念,人們在表面上焦慮的是怕被時代拋棄,而實際所害怕的是與別人不一樣。無論是與周圍人不一樣,還是與社會傳統不一樣,都是如此。

好像這是一個新時代,人們都在追求個性和獨特,而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相當保守的,他們不僅不會去追尋個性,而且十分害怕自己與他人不一樣。他們也許穿著不同款式的服裝、將頭髮染成各種顏色,但那只是表象,而實際上大多數人都規整得如工廠流水線下生產出的產品那樣。

這不禁讓人想到電視劇《天與地》中的那段台詞:「我們每個人都被環境訓練得像是一個模子倒出來似的:喜歡吃同一種東西、喜歡同一個電視節目、支持同一種政治立場、信奉同一種生老病死的做人方式。」

而這實際就是一種單一的價值取向,在八十年代讀書獲取高學歷是主流,人們就去讀書,經商就被認為是低下的;在當下,賺錢創業成為主流,就出現了「讀書無用論」。

好像一旦某種價值觀被認可,所有人就要用這一套方式來生活。但實際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著差異性的,每個人所擅長或者所希望獲取的事物也是不同的,讓所有人都以一種方式生活,不僅是對個人的摧殘,也是對於社會資源的浪費,這讓所有人都湧向一個點,那麼勢必會產生眾多的「失敗者」。

如果這種觀念不被改變,那麼再多的努力和焦慮都是徒勞,按照這個路徑,大部分人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拋棄。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拋棄是痛苦的,是不幸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看,拋棄的另一個意思是放逐,那意味著將自己從當前的環境中疏離出來,以更獨立和冷靜的角度去審視自己,這也就是為何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隱士和離群索居的哲人都被看作是智者。

而在當下,人們所欠缺的正是這種個體的「獨立性」,他們被各種身份和期待所裹挾,在焦慮中苦苦掙扎。

古龍的一本小說《三少爺的劍》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放逐的故事。名滿天下的神劍山莊三少爺謝曉峰,放棄了作為「天下第一劍」所有的一切,隱姓埋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去當一個沒用的阿吉。

在序言中古龍提及,他希望給大家做個鏡子,能從這裡面看到自己應該怎麼做,能看著鏡子把臉上的髒東西擦了。

所謂的「拋棄」並不是自暴自棄,而是擯棄那套打雞血的成功學,從這個層面上看,拋棄並不可怕,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一次「拋棄」的選擇甚至是可悲的。更何況站在生命的角度,拋棄即是死亡,沒有人能夠逃過死亡,那麼又何苦焦慮於被「拋棄」?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新生訂閱號精選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生大學 的精彩文章:

工作無非為了三樣東西,錢、成長、開心

TAG:新生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