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衚衕記憶》

《北京衚衕記憶》

原產中國推薦

最能咂摸出老北京味兒的是什麼地方?答案肯定五花八門,「21天的意外收穫」——原產中國·讀書節給出的答案是衚衕,因此推薦這本《北京衚衕記憶》。

城市在變遷中,總會遺失一些物事和舊時味道,給你添一些懷念和悵然。也總有些家鄉特有的東西,會成為你內心中的一抹柔軟。北京衚衕對於老北京人就是這種存在。北京衚衕是古老的,北京衚衕是鮮活的,北京衚衕是有人情味的,北京衚衕是有老北京味的。在北京衚衕,你能覓得一份寧靜。

戴程松

衚衕緣

我生在北京,打小兒就與衚衕有緣。曾住在東城區祿米倉東巷,在大院里長大,寬敞的院子里有三棵百年的大棗樹和一棵合歡樹。院外是整潔而幽靜的衚衕,衚衕伴我走過了30個春秋,對大院和衚衕的記憶既親切又難忘。

1995年,我家從祿米倉的平房搬到潘家園的樓房,雖然漸漸地遠離了衚衕的生活,然而與之相關的衚衕情結,隨著歲月的流逝,越發的深刻,越發的難忘了。2000年,我開始步行上下班,每天趲行於潘家園與琉璃廠之間,漸漸地發現一些衚衕開始拆了,我也曾回去尋找過去的衚衕,幾年未見變化也很大,原有的道路被擴寬了,兩邊熟悉的建築已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清一色沒了個性的居民樓。站在曾經熟悉的街道上,我卻迷茫於不知置身何處,心中有種莫名的傷感,總想用某種方式把衚衕留住,留下那些美好的記憶。

2004年,我開始嘗試著在衚衕里寫生。每天背著畫具和相機,帶上水和乾糧,奔走在京城的大小衚衕中,邊畫邊拍照,就這樣開始了漫長的衚衕寫生之路。

有了計劃後,也並非一帆風順,有時聽說哪裡要拆,就先趕到那兒去畫,但因為拆得進度過快,有些地方僅晚來一步,等待我的就只剩一地瓦礫了,懊悔不已。還有的地方拆得所剩無幾,趕到現場也只能見最後一面了,近於憑弔。

記得我在畫西裱背衚衕的「于謙祠」時,當時費了很多周折才找到地方,可是西裱背衚衕已經不存在了,現場被拆得滿目瘡痍,磚石瓦礫滿地,廢墟中只有一幢老門和相連的殘牆還屹立著,牆上有個石牌寫著「于謙祠」三字,斑駁的老門邊上一棵柳樹在塵風中搖曳著。我在廢墟中轉了許久,無奈地坐在瓦礫堆中,打開速寫本,工地的塵土不時被施工的車輛揚起,落在身上和速寫本上,我在全身心地投入時,似乎身邊的一切全都虛化了,只有我與老宅的心靈對話。

在寫生初期,對遇到的困難心理準備不足,有幾次想放棄不畫了,但又都順利地闖了過來。記得在畫鮮魚口和大柵欄這兩條商業街之前,心裡感覺不太可能畫成,因為那裡是人流如織,連站腳的地兒都難找到,更別說坐著畫幾個小時寫生了。事先想如果到那裡要是借不著椅子就徹底放棄不畫了,讓我沒想到的是,無論是鮮魚口路邊開飯館的老闆,還是大柵欄東口看車的老太太,我一說,都非常熱情地借給我椅子和凳子,尤其是大柵欄東口,人來人往,不能停,我見路口中間豎著一個「禁止車輛通行」的牌子,便在牌子後坐下,但凳子矮,視角低,構圖不好,我又很為難地去麻煩老人,老人二話沒說,到別處又幫我借了一個高椅子,因此我已經沒有任何理由不畫了。

另一次是去畫康有為故居,我找到故居,見門前是一字影壁,正擋著大門,兩邊是出入口,地面還是下坡的。我在門前徘徊了許久,也沒找到一個好的角度,正躑躇不前,想要放棄,天下起了小雨,我只好先到旁邊的棚子下避雨,棚子下還有一把椅子,我坐下一看,正好從側面看到故居的大門。我欣喜不已,就在棚子下邊避雨邊寫生,冥冥中好像這場雨是為挽留我而下的,等我畫好後雨也停了。我感謝那場及時雨,如果不是那場雨,可能也不會畫到今天了。

我闖過了經驗不足和心理不定階段後,對畫衚衕有了一些經驗,也有了信心,但更難熬的還有夏季的酷熱、秋季的蚊咬和冬季的寒冷。

夏季的酷熱最難熬,有時連個有樹蔭的地方也難找到。記得在畫宣武區的「蓮花山下院」時,正趕上最熱的夏季,我從上午畫到中午也沒休息,正午的太陽直曬到地上幾乎沒有陰涼,衚衕里的人也漸漸地少了,靜靜的只能聽到筆觸聲,從牆上反射的光烤到我的臉上和胳膊上,半天下來通紅。

到了秋季,被蚊蟲叮咬是常事,尤其是那些不衛生的環境,有時為了畫面構圖的需要,不得不坐在挨著溝眼、下水道、廁所等泛味兒的地方。記得在畫東城區盛芳衚衕時,正是秋季,我畫的門樓對面是個廢品堆放地,又臟又味兒,雨後地面的積水滿是蚊子,我畫之前還是有備而來,先抹好「蚊不叮」,剛開始還好,但時間一長,我畫得投入時,蚊子還是照叮。

冬季寫生,時間長了手腳凍得不聽使喚,手有時在不自然地抖。記得在畫大吉巷時,天氣很冷,正趕上這裡要拆遷,有些居民已經搬走,為了趕在拆之前畫完,我只好堅持著畫,為了保暖,多畫些時間,身上穿了七層衣服、八層褲子,我經常自嘲地說,我冬天畫衚衕,穿的是「七上八下」。但是,坐久了還是冷。

為了追求紀實性,除了刪去那些不可入畫的瑕疵以外,我畫的衚衕都儘可能地保持原貌。只有忠實於原貌的寫生,才能還原老北京,證明老北京。

我在衚衕寫生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我親身經歷去感受老北京衚衕的原生態。走進衚衕,尋找著蘊藏的人文古迹,畫著百年的歷史風貌,聽著熟悉的京腔京味和走街串巷的叫賣吆喝聲。偶然掠過的鴿哨聲;偶爾磨刀人清脆響亮的「驚閨」聲,這些已與衚衕融為了一體,是濃郁的衚衕風情。

這些年我在衚衕中尋找著、記錄著,我走過的衚衕已記不清,有些衚衕已走過上千次,但還是樂此不疲。我的寫生水平有限,也沒有多少得意之作,但敝帚自珍,因為每一幅畫都凝聚著我對老北京衚衕的愛心。

在這裡我還要感謝那些在衚衕里曾經給我送過水、送過傘、指過路、扇過蚊子、借給我椅子、提供過有用信息、講過衚衕歷史以及提過建議和鼓勵過我的好心人,是他們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我想最好的感謝是我將繼續地畫下去,用筆把老北京的衚衕留住,獻給所有熱愛老北京的人們。

願北京衚衕保存得長長久久,也願我與衚衕的緣相伴到永遠!

學苑出版社

- 簡介 -

乍一看,北京的衚衕都是灰牆灰瓦,一個模樣。其實不然,只要你肯下點功夫,串上幾條衚衕,再和那的老住戶聊上一陣子,就會發現,每條衚衕都有個說頭兒,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著傳奇般的經歷。

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戴程松,從2004年起,穿梭在大大小小、七拐八拐的老衚衕中,用一幅幅寫生作品記錄下即將消逝的衚衕風貌,沒想到,這一畫就是14年。本書收錄近200幅衚衕寫生畫作,圖文並茂地詮釋了老北京衚衕特有的魅力。

本書為學苑出版社「故園畫憶」系列叢書之一。該叢書已入選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每冊收百餘幅手繪寫生畫。以繪畫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形式,記錄全國各地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名城名鎮、民風古建等文化遺存,目前已出版70餘冊。

- 編輯推薦 -

他曾整日穿梭於七拐八拐的衚衕里,用14年時間,記錄下即將消逝的衚衕風貌。

- 作者簡介 -

戴程松:1965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在中國大百科出版社、榮寶齋廣告公司從事美術設計。2002年開始在北京老衚衕里寫生至今。

出版機構:學苑出版社

微信公眾號:學苑出版社

ID:Book_001

致力於文史學術、古籍整理、民間文化、

戲曲文化、考古文物、中醫藥領域的出版。

- 深入品讀 -

他曾整日穿梭於七拐八拐的衚衕里,用14年時間,記錄下即將消逝的衚衕風貌

點擊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苑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李盛鐸,「今日吾國唯一大藏家」

TAG:學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