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美了!在羅馬,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農業文化遺產再獲授牌

太美了!在羅馬,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農業文化遺產再獲授牌

2018年4月19日,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主辦的第五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國際論壇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召開。來自多個國家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發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的300多名嘉賓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論壇上,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幹事賽梅朵親自為包括我國的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由崇義客家梯田、尤溪聯合梯田、新化紫鵲界梯田、龍勝龍脊梯田組成)在內的來自8國家的14個新認定的遺產系統頒發了證書。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5個傳統農業系統被FAO認定為GIAHS,總數量、覆蓋類型均居世界之首,成為點亮世界農耕文明的璀璨明珠,也為全球生態農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的形成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約有2500年歷史。時值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吳、越兩國在此築塘、屯田勸農桑,修築加固南太湖湖堤並連成一線,在窪地東西向開挖「橫塘」,南北向開挖「縱浦」,形成「五里七里一縱浦,七里十里一橫塘」的棋盤式塘浦排灌系統,確保了南太湖區水稻、桑蠶和魚塘收穫,堪稱世界奇蹟,比都江堰還早了200年。

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

該系統位於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氣候類型的交匯處,獨特的地理區位為農林牧複合經營提供了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基礎。早在3000年前,這裡就出現了畜牧文明的萌芽,蜀漢時期,名將姜維把先進的漢族農耕文明引進到此,吐谷渾時期,漢地農耕文化和藏區游牧文化相互融合,明清「楊土司」時期,農林牧複合系統逐漸發展起來。

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

位於山東省德州市西南部夏津縣黃河故道範圍內,遺產總面積3.3萬餘畝。夏津縣桑樹栽培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最盛時期夏津境內有桑林8萬畝之多,歷史記載「此間樹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餘里」。在平原地區,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樹群落非常罕見。但由於歷史上古桑樹群幾經災害,現遺產地範圍內僅遺存古桑林1500多畝,百年以上古桑樹1.2萬餘株。

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

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包括: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福建尤溪聯合梯田

尤溪聯合梯田是中國歷史上開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梯田綿延於整個中高山片區的聯合、聯東、聯南、聯西、東邊、連雲、雲山、下雲八個建制村,最高海拔近900米,最低260多米,垂直落差600多米,面積達10717畝,規模宏大,是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發現海西之美十佳景點之一。

江西崇義客家梯田

崇義客家梯田坐落在贛南第一高峰齊雲山山脈之中,總面積達3萬畝。梯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達62梯層,且大多數為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是「中國三大梯田奇觀之『秀麗天梯』」,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認證為「最大的客家梯田」。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歷史,起源於先秦、盛於宋明,是中國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勞動結晶,是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歷史遺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以紫鵲界梯田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畝,其中集中連片梯田在2萬畝以上,從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間。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

龍勝共有水田223976.85畝,坡度在6°以上約佔96%,分布在海拔200至1450米之間的龍勝各個鄉鎮中。當地100畝以上連片梯田有320處,2000畝以上的連片梯田有9處,其中龍脊片區連片梯田達10734畝。龍勝梯田落差大,層級最多達1100多級,連片梯田最大高差為860多米,有「世界梯田之冠」美稱。

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總數達15項

1、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青田稻田養魚歷史悠久,早在1200多年前,當地居民就開始稻田養魚,並傳承至今。稻魚共生系統是一種資源複合利用系統。在該系統中,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鬆土增肥、提供氧氣和吞食害蟲等功能,這種生態循環系統大大減少了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證了農田的生態平衡,實現了稻魚雙豐收。

>

2、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

稻作梯田面積約18萬公頃,距今約有1300多年的歷史,養育著哈尼族、彝族等十個少數民族約120萬人。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貫穿其中的生態布局。梯田最高垂直跨度1500米、最大坡度75度,最大田塊2828平方米,最小田塊僅1平方米,夏秋種稻、冬春涵水,形成了獨特的山地農耕景觀。

>

3、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萬年縣稻作歷史悠久,有著燦爛的遠古文明。據考證,華夏原始的稻作文化由此開始,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內保存著的距今約12000年的稻作遺存。萬年的原始先民早在10000年前就開始了「飯稻羹魚」的農耕生活,以後逐步形成了獨具萬年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作為原始的栽培稻,萬年貢米是迄今為止人類保留下來最早的栽培稻之一。

>

4、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苗、侗、壯、水、瑤等少數民族在此世代居住。稻魚鴨系統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沿用至今的稻魚鴨共生、魚米鴨同收的生態農業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在有水源保障的稻田,當地人根據稻田肥力和水源情況放養適量魚苗;待魚苗逐漸長大、水稻封行時,將雛鴨放入水稻田中散養,魚和鴨共同為水稻除蟲、除草、施肥,形成稻魚鴨三豐收的生產模式。

>

5、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普洱市森林覆蓋率64.9%,擁有現代栽培茶園140萬畝,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普洱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境內保存有3540萬年以前的寬葉木蘭化石、136萬畝保存完好的種類齊全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及栽培古茶園,其中鎮沅千家寨一棵古茶樹樹齡達2700,景邁山還保存有1800多年歷史的萬畝人工栽培古茶園。

>

6、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

敖漢地處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處。境內分布著被稱為「華夏第一村」的興隆窪遺址和「旱作農業發源地」的興隆溝遺址。經考古學家證明,在遺址處挖掘的碳化穀物標本距今7700至8000年,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700年,是當今世界上所知最早的人工粟和黍的栽培遺存。現今粟和黍這一古老的物種仍在當地種植,傳承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

7、河北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

宣化牛奶葡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最初主要集中在寺廟內種植,後逐步擴展到普通農戶種植。宣化葡萄栽培採用傳統的漏斗架型形式(漏斗架形狀受啟發於寺廟佛教所喜愛的蓮花形狀),葡萄架與民居渾然一體,形成了別緻的景觀。宣化土壤偏鹼性,富含鈣、鉀,利於葡萄糖分轉化,孕育出了粒大皮薄肉厚、「刀切不流汁」的牛奶葡萄,享譽國內外。

>

8、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

紹興會稽山是香榧的原產地和主產地,留存著大批千年以上的古香榧群,堪稱古代良種選育和嫁接技術的「活標本」。香榧屬於紅豆杉科榧屬,是人工嫁接培育而成的唯一栽培種,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香榧樹是珍貴經濟樹種,結果能力達數百年,集果用、藥用、油用、材用、觀賞和環保等多種用途於一身,是會稽山區人民心中的寶貴財富。

>

9、陝西佳縣古棗園

佳縣保存著從「野生型酸棗-半栽培型酸棗-栽培型酸棗-栽培棗」的完整馴化類型和豐富種質資源。在佳縣朱家窪鄉泥河溝村的古棗樹群落中,最大一株棗樹的干周為3.41米,樹齡達1400多年。佳縣十年九旱,棗樹是當地百姓的「救命糧」,也是「錢袋子」。在植被稀疏的黃土高原和黃河沿岸的坡地上,棗樹還承擔了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

10、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

福州地貌屬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環抱。適宜茉莉花生長,也具備茶葉生長的微域氣候,茉莉花生長在江邊沙洲,茶葉生長在海拔600-1000米的高山上。茉莉花原產于波斯灣一帶,2000多年前由印度引入中國,綠茶原產福州,生產歷史悠久。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發源地,生產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以後逐步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

>

11、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

1000多年前,興化先民為滿足生產生存的需要,在低洼沼澤地創造了垛田這一獨特的水土利用方式。創造性地將沼澤地改造成島狀耕地,形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垛田。通過實行垛上種植、水中養殖,將不可耕種的低洼沼澤地逐步變成可利用的高質量的垛田。目前,興化家家有船、戶戶盪槳,田間勞作泛舟而行,「垛上種蔬菜、水溝養魚蝦」,成了一道罕見的風景。

>

來源: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轉載自農民日報國際

編輯:裴遜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技術集成引領油菜產業「一菜多用」
你最關心的農產品價格走向來啦!看看哪些都漲了?

TAG:農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