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的官場到底有多腐敗,是因為薪俸給的太低了嗎?

清末的官場到底有多腐敗,是因為薪俸給的太低了嗎?

作者:桂強,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有人說清末官場的腐敗是導致天朝上國走向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清末的官場到底有多腐敗呢?清末的諷刺小說《官場現行記》為我們真是揭露了那個時代真實的官場,小說共分為六十回,它描寫的人物有不入流的雜役,也有品級很高的軍機大臣,甚至皇帝。這些人在官場上雖然地位不同,但是他們在為官上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千里做官只為財」。官場貌似就是一個另類的商場,所有的東西都有價格,有錢能使鬼推磨。比如小說中刻畫的人物冒得官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不惜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給上司。另外浙江署理撫台傅理堂表面上裝作一副廉潔奉公的樣子,身上穿的衣服甚至打著補丁,但是暗地裡卻收受賄賂,大肆斂財。

《官場現形記》

藝術創作都是來源與現實,《官場現行記》這部小說可能在具體情節上有虛構的成分,但是反映出來的清末官場的腐敗卻是一種歷史的現實。後來名震鎮南關的老將馮子材早年也曾參與過鎮壓農民起義。當時起義軍把馮子材把守的廉州府團團圍住,馮子材帶著親兵上城頭巡視,他發現這些駐守在城牆上的清兵全都瘦弱不堪,身上都沒幾塊肌肉,有些士兵連槍都拿不穩。馮子材也知道怪不得這些士兵,在清末將領吃空餉,剋扣士兵軍餉的現象很常見。士兵們沒有好的伙食,也怎麼能有好的體質呢!

清末官場生態

為什麼清末的官場如此腐敗,其實這不僅僅是清末的問題,也是整個清朝所遇到的問題。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清朝官員的俸祿太低。清初把官員的俸祿分為十等,從最高的一品官員年俸180兩,祿米180斛到俸祿最低的從九品官年俸31兩5錢,祿米31斛半。這樣的俸祿水平到底能讓官員處於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呢?曾經有位御史上奏說:七品知縣「計每月支俸三兩零,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喂馬匹,亦得費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尚有二十餘日將忍飢不食乎?不取之百姓,勢必饑寒」。關鍵是清朝官員的俸祿不僅僅是要養活官員一家子,衙門裡一些日常開支如衙役的工錢也需要從中支出,因此這點錢顯然不夠。地方官員為了維持官府的正常運轉,只能加派賦稅,而這些附加稅又沒有既定的標準,加派多少全憑地方長官一人所決。權力沒有了制約,自然容易滋生腐敗。到了雍正時期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地方官增加養廉銀,各級官員的養廉銀通常是正常俸祿的10倍到100倍。地方官員的收入是增加了很多,但是京官還是一貧如洗,因此在清朝官員都喜歡外放,不願在京師為官。京官為了增加生存,只能通過向地方官員勒索,地方官進京辦事都要孝敬京官。養廉銀的推行雖然一時有效,但是卻未能真正改變清朝官場的腐敗,因為地方衙門一些日常開支還是需要從中支出,每當地方需要修橋鋪路等,還是需要增派賦稅,這又給腐敗開了一道口子。

皂隸

參考文獻:

1.郭維森,吳枝培主編:中國文學史話

2.李安義著:踉蹌 晚清以來中國人的夢想與超越

3.董尚著: 馮子材傳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儒林外史是怎樣的小說,為何魯迅和胡適都推崇備至?
因觸怒康熙帝姚啟聖統一台灣的功績被抹殺,那麼他到底做了哪些貢獻?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