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你的「核心圈子」量小質精

讓你的「核心圈子」量小質精

GIF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作者:斯科特·葛博爾

人脈網路越大越好,是嗎?不一定。只要好好組織安排自己的「核心圈子」(inner circle),就會發現對於世界上許多與你關心相同事務的人來說,你的價值會大幅提高。

現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領域都認為「大就比較好」。因此我們自然會想要大幅擴大人際網路(包括線上和線下),畢竟我們認識的人越多,就越有可能接觸到許多機會,可能有助於我們事業發展、找到能指導我們的人、取得物質上的成功等等。但其實,想成為我們所謂的「超級連結者」(superconnector),該做的並非盡量擴大人際網路,而是要讓自己身邊有一群精挑細選的人,他們都是你所景仰、尊重的人,而且你們擁有共同的信念及價值觀。這些人能夠為你奠定基礎,以打造更大的人際網路,他們都能為彼此提供價值。

這種核心圈子的規模,應該會比你認為的要小得多。

現在人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除了有工作、家庭,還得撥出「額外」時間來經營必要的人際網路,實在並非易事,但經營人脈其實不必花太多時間。多數人並未認真規劃如何建立人際網路,只是把任何願意與自己往來的人納入人脈網,結果就是連點頭之交也佔據你不少時間,而你又是個好人,於是一直包容。然而,像這樣毫不篩選地對所有人都很好,可能會害了自己:把時間花在50個人、而不是5個人身上,其實大大減少了你的人際網路對世界可能產生的影響。

人脈網站Network Under 40的創辦人達拉·布魯斯坦(Darrah Brustein)認為:「你應該好好考慮把哪5個人列入你的核心圈子,這些人會對你有極深遠的影響。」雖然布魯斯坦是靠著各種人脈拓展活動來經營事業,但她卻常常精簡整理自己的人際網路,因為她認為,別人會根據你的核心圈子來「快速判斷你是怎樣的人。」

這並不表示你的核心圈子裡應該都是知名人士,可讓你分享他們的光環,你其實應該與善良而聰明的人培養關係,布魯斯坦認為這類人「可協助你變成格局更大、更好的自己」。

換句話說,你必須精挑細選,因為你核心圈子裡的每一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核心圈子,那些圈子裡的人最終都會與你建立關係,而那些人也都會有核心圈子,就這麼一直向外連結。我每年通過許多活動和上萬個人互動,這些活動包括專業演講、代表我任職的社群公司(The Community Company)執行的業務發展方案,以及通過青年成就組織(Junior Achievement)等團體來指導年輕創業者,但我只會為其中極少數人和活動撥出時間。

舉例來說,我每兩周和一位目前同樣是創業家的大學同學共進午餐,他能讓我保持踏實穩健;每一季,我也會和另一位目前經營一家全球事業的創業家朋友碰面,他能讓我進行大格局思考;另外還有一小群高中朋友,能提醒我謙卑、不忘本;而幾乎每個周末,我都會和太太與四個孩子逛逛紐約市裡某個我們還沒去過的地點,共創家庭回憶。和這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的對話完全坦誠,對彼此徹底信任。這些人為我的成功打造了堅實的基礎。我選擇這些人,並不是要排除其他人,而是因為他們能讓我成為更好的人,去和其他成千上萬的人好好互動。

那麼,你該怎麼打造自己堅實的地基呢?

第一,評估自我。你是否能控制你生活中與他人的關係?還是把這些控制權拱手讓人?像是定期共進午餐,或是幾年來你因為有某個好友而一直參加的會議,上一次你真的從中得益、或是能夠貢獻價值是什麼時候?你在這些活動結束時,覺得充滿活力,還是心力交瘁?如果你無法決定那些互動的規則,也沒有仔細選擇往來的對象,你就該取回控制權。首先你應規劃如何在對你無益的人和活動上減少時間,直到最後完全脫離那些人、工作或活動。

第二,評估自己的習慣和活動。過去一周你參加了哪些活動?哪些時間花得值得?哪些不值得?哪些事情你一定會再做,甚至想投入更多時間?哪些事情你以後絕不會再做?問問自己,你目前花時間去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你最深刻的價值觀?不符合的部分就該捨棄,就算可能會因此和朋友或同事有些不愉快,也應捨棄。

第三,評估他人。你最近花時間與哪些人在一起?你想多花點時間和哪些類型的人在一起?完全不想花時間與哪些類型的人在一起?要記得,人際關係不應是交易性質,我並不是說只能把時間花在你認為能幫助你的人身上,而是要考量,建立對雙方都有益的關係有何長期價值。「超級連結者」會一直注意如何幫助他人,這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因為大方幫助他人能夠提升自己的價值、加深別人對你的印象,因而得以累積社會資本。

縮小核心團體的過程中,你會開始認為自己是在建構周遭的環境。隨著你與較少數人建立更深、更真誠的關係,而且那些都是對你真正重要的人,你就會更了解他們的需求及願望,他們也會更了解你。這會為你建立更堅實的基礎,藉以打造一個更大的社群,當中的人因為認識你和你的核心圈子而受益。你也許永遠不會擁有超大的人際網路,但你已經在成為「超級連結者」的路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作者是社群公司CEO,該公司為媒體公司及全球品牌打造社群導向的各種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盡享品茗雅事,你還少了它——漂洋過海的日本鐵壺上線了!
市值不到千億美元就不領工資,可現在才52億,趣店CEO羅敏不怕窮?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