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00億晶元市場爭霸剛開始:中興「休克」不是天塌地陷

2000億晶元市場爭霸剛開始:中興「休克」不是天塌地陷

4月20日,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興被制裁一案,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在最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的制裁可能使公司立即進入休克狀態。對於這次事件,中國網路媒體也是討論紛紛,而且還互相扣上「漢奸」「愛國賊」等大帽子,甚至有的還在渲染危機,稱中美即將陷入晶元大戰,整個中國製造2025計劃都會遭到全面狙擊。真的是如此嚴重嗎?

首先,筆者認為,無論如何,這次中興是錯誤在自己。這次美國商務部的禁令,直接導火索就是中興將某些美國晶元出售給了被禁運的伊朗。有的文章認為這次處罰緣由根本不是伊朗,而是另外一回事。這就有些睜著眼睛說瞎話了。因為如果沒有觸犯禁運在前,美國會因為中興開除員工的事而重新啟動禁令么?顯然,美國政府認為,中興已經承諾簽署協議中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但卻沒有及時執行,就是「態度不端正」。

在這一點上,從目前中興公司的公開表態上來說,他們並沒有否認美國的指控,也沒有指出自身行為「沒有違反承諾」,而是「堅決反對不公平、不合理的處罰,更反對把貿易問題政治化。」但這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中國企業對美國一廂情願的態度。美國將貿易問題政治化,不是一天兩天,所針對的對象更不僅有中興一家。作為一家在美國市場打拚和美國晶元企業打交道的中國企業,應該對美國在高技術領域專利、法律壁壘有清醒的認識,更不應該對美國政府有所幻想。

有一位著名方姓網路學者指出,中興華為問題的核心,就是我們國家沒能給企業足夠撐腰,企業任人欺負了,這是反映的最大問題所在。企業利益,就是國家利益,這個美國一貫的準則,我們國家沒有不具備同樣的意識。這話看起來很「紅褲衩」。但如果企業出的問題實在太低級,真的就沒有必要政府出面來撐腰了,否則一個不吸取教訓的企業,下次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事

事實上,中國一直在給中興等中國企業撐腰了。中國自身培育的市場,給了這些中國新興電子企業成長的巨大空間,更不要說,中興等電子巨頭的技術根基,就是來自國家的研發。中國對中國企業提供技術、市場,扶持力度可謂巨大。但真的要駕船出海經歷風浪,更多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不可能國家都會事事包辦。這次中興公司陷入「休克」,損失是很大的,但是不是就陷入滅頂之災呢?筆者認為未必。因為中興不是在美國晶元一棵樹上弔死,更有中國市場的支持。相反,這次事件將以最慘痛的教訓,讓中興更堅定國產晶元的研發之路。

和30多年前的東芝機床事件相比。中國的止損能力,已經算是強了。當初日本向蘇聯違規出口精密機床,美國參議院制裁法案是在今後5年以內,禁止東芝財團所有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規定。儘管後來處罰範圍,縮小到3年之內東芝機械公司的產品禁止進入美國市場,但後來日本卻不得不出資13.3億美元開發F-2戰機,等於變相遏制了日本自身的航空研發能力,而且還被迫向美國轉讓先進的隱形塗料、鈦合金加工等先進技術。

而這次美國禁止中興使用美國晶元,中興公司損失巨大,卻絲毫無法阻止中國在晶元國產化領域的研發投入,更難以影響中國製造2025相關政策的執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研發國產化晶元,更多的目的是為了國家信息安全,而和競爭極為激烈的商用電子晶元,關係並不大。這類重點研發的國產晶元,有的是用於高度苛刻的軍用環境,有的是用於銀行、保密內網等需要信息安全的替代產品,而在速度和先進性上距離商用晶元有相當的距離,比較符合中國晶元國產化的技術基礎。

因此,中興這次事件,為研製國產化晶元敲響了警鐘。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這方面發力,就能在短時間改變中國在商用晶元的巨大差距。中國製造2025計劃,首先解決的是國產關鍵領域的晶元產業鏈問題,滿足國內需求,而不是直接和西方領先的晶元技術進行直接競爭。在一些高端商用領域,使用美國晶元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使用這類晶元的中國企業,都要學會「在刀尖上舞蹈」的能力。

只有中國自己國產化晶元使用越來越多,才能夠真正用中國這個大市場,來對西方領先的晶元工業實施戰略性打擊。儘管中國的晶元可能在速度性能上有所差距,但失去中國高達2000億美元的晶元市場,這等於說世界集成電路市場30%-45%的市場損失,此外中國的國產化晶元可以向廣大第三世界國家輸出,這等於說將總共影響集成電路50%市場,這對西方來說則是很難承受的。這一方面會限制西方企業的技術進步動力,另一方面也逼迫西方來向中國轉移技術。

與其在美國被罰的底掉,不如「農村包圍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2400萬出售60年機齡二代戰機:中國富二代買回去就能飛!
2030年世界5大陸軍排名:俄軍第三名,排在誰後面?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