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中為什麼需要一點儀式感?

生活中為什麼需要一點儀式感?

這是安妮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63篇

安妮寫文章的目標是:讓學習成為你的習慣,讓成長為你的生命賦能!

回想起你過往的生活,有多少個日子是被記住了的? 我的記憶中,那些加入了儀式感的日子,成為了生活中最溫暖的畫面。

從我的原生家庭說起,我們家是一個注重儀式感的人,就拿吃飯這件事來說:

我的記憶中,每次過年,媽媽都會做上一桌滿漢全席(12個菜),把家裡許久不用的四方桌抬出來,擦乾淨,正對門的桌子上方,留給已逝的爺爺奶奶,給他們擺上了碗筷,放完鞭炮,大家才開始動筷子。

平日的每餐飯,媽媽也都是強調要把人叫齊,才開飯的。

現在回想起來,因為求學,結婚,我已經離開自已的原生家庭多年,父親也已離開我們8年。但是那許多餐的年夜飯,無數個日子的一日三餐,都有大家圍坐一起的溫暖感,父母親在飯桌上說過的話,至今還在心裡。

再回到我們現在的小家庭,受媽媽這種影響的內化,我也是個比較注重儀式感的人:

自從去年雙11在花+訂了花以後,每周六就成為了我最期待的小確幸:收花,整理,把舊的花移到櫥房的窗台上。--

自從做樊登讀書會以來,為了表達航航對媽媽工作的支持,會員每增加100人,我都會訂一個小蛋糕回來,和他一起慶賀。這一次,航航忍住了周四就想吃的慾望,我們等了爸爸周末回來一起品嘗。我感覺:這一次的蛋糕更美味。。。。。。

每次的家庭會議,我們相互表達感謝, 共同就一件事情商量討論。若干年後,它可能也會成為我們懷念過往的一種方式。

... ...

相信你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的儀式感,說說為什麼生活需要儀式感?

1,賦予每個平淡無奇的日子,一個特別的內涵,讓它成為生命長河中的一次漣漪

按長壽來計,100年的人生,有36500個日子,如果沒有儀式感,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會發現這36500個日子,如同日曆上的紙,只是被一張一張的掑扯了下來,上面沒有任何的標記,自然也就如平靜的河水,沒有半個漣漪,就很難被記起。

2,每一個有儀式感的日子,都是對人,對事一份愛的記念和表達

每一次的儀式感,都是對人,對事的一份尊重,愛的記念和表達。比如我當時為什麼要把收花的日子訂在周末,是因為周末是我們一家三口能相聚的日子,有花的陪伴,每個周末都似乎與眾不同。

3,儀式感,也是不讓生活留下遺憾的一種方式。

曾經見過這樣的一句話: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摺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父親生前喜歡拉二胡,我曾經邀請他去朋友舉辦的聖誕晚會上為大家演奏過一曲,父親在那次演奏中,很有成就感。他逝去後的8年里,我每次想起他,也總是能想起,那一次演奏會中的二胡聲,這個聲音也是他曾來過這個世界,最有力的表達。

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一個人的思念有多深,直到某個瞬間。在那特別的場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變得柔軟起來。

所以,如果一個人在我們身邊時,我們用儀式感,去歡慶每一個與他在一起的日子,無論未來誰先離開這個世界,活著的人,心裡也不會留下太多遺憾。

願你的生活中,也充滿儀式感,去記念每一個你在乎的人,你所經歷的事情。每一個閃亮的珍珠時刻,時隔多年,串起來,也是一條璀璨的項鏈。

如果你想通過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已,擁有更幸福的婚姻,成為更懂人性的管理者或父母,歡迎掃碼領取30+30天樊登讀書會的免費會期,暢享百本書的精華解讀,與全球440萬小夥伴一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妮伴你成長 的精彩文章:

你內心的恐懼,可能就是上帝給你的禮物

TAG:安妮伴你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