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點評三國人物

毛澤東點評三國人物

毛澤東愛看《三國演義》,也讀《三國志》,對《三國演義》的喜好是從少年時讀私塾就開始的,據毛澤東後來回憶,他年少時就愛讀「閑書」,什麼是閑書?約是非儒家經典之外的龐雜書類罷。而中國人都知道,《三國演義》就是最大的閑書。毛愛讀《三國演義》,甚至都成為人詬病他、攻擊他的說辭,紅軍時期,黨內一幫吃洋麵包的人攻擊毛澤東,說他不懂馬克思主義,用《三國演義》中的封建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毛澤東的老婆賀子珍反駁道:「毛澤東熟讀古典文學,熟讀《三國演義》,並且引用歷史上的典故為今天所用,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作法。」

毛澤東曾不止一次地說,看《三國演義》,要「看戰爭、看組織」,在其重要著作《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這樣寫到,「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在論證這段話時,毛澤東舉了中國古代六次著名的戰役,其中就有《三國演義》中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在同薄一波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還說過這樣一段話——「看《三國演義》,不但要看戰爭,看外交,而且要看組織。你們北方人——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組織了一個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幹部』一起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

毛澤東用《三國演義》的故事去做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宣傳鼓動與指派命令時,借用了《三國演義》中的定軍山之戰:黃忠年老體衰,原本是很難戰勝夏侯淵的,但是諸葛亮使用了「激將法」,把黃忠徹底激起了鬥志,他立下軍令狀,不斬夏侯淵於馬下,甘願受死。果不其然,在定軍山一戰中,黃忠斬殺了夏侯淵。毛澤東把《三國演義》中的青年才俊現象,用到對共青團工作的指導上,他在共青團的全國代表大會與主席團成員談話時,為青年們鼓氣,「要選青年幹部當團中央委員。三國時代,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現在要周瑜當團中央委員,大家就不贊成!團中央委員盡選年齡大的,年輕的太少,這行嗎?」

毛澤東對《三國演義》有其研究心得,對一些學術上的問題,也有其獨到見解,在談到羅貫中為什麼要把蜀漢奉為正統時,毛澤東這樣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是繼承司馬遷的傳統,而是繼承朱熹的傳統。南宋時,異族為患,所以朱熹以蜀為正統。明朝時,北部民族經常為患,所以羅貫中也以蜀為正統。

在《三國演義》中的眾多人物形象,毛澤東最推崇諸葛亮和曹操,他們兩都是軍事家、戰略家。他曾對人講:諸葛亮足智多謀,很厲害,但曹操這個人也很不簡單。毛澤東認為對曹操的「奸雄」的臉譜化是不公正的,多次說要為曹操「平反」。毛澤東讀盧弼的《三國志集解·魏書·武帝紀》時,做很很多批註,針對書中對於曹操的一些觀點和描述,毛澤東這樣批到:此篇注文,貼了魏武不少大字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太白云:「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此為近之。毛澤東對曹操也曾有過「功過三七開」,對於他的失誤,毛澤東也直言不諱。1966年3月,在杭州的一次會議中,毛澤東說:曹操打過張魯後,應該打四川。劉曄、司馬懿建議他打。劉曄是個大軍師,很能看出問題,說劉備剛到四川,立足未穩。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後悔了。曹操也有缺點,有時也優柔寡斷。這個人很行,打了袁紹,特別是打過烏桓,進了五百多里,到東北遷安一帶,不去遼陽打公孫康。袁紹的兒子袁尚等人,要謀害公孫康,公孫康殺了袁尚兄弟送頭給曹操,果然不出所料。

毛澤東也很推崇郭嘉,說他「多謀善斷,很值得學習」,三國人物中,毛澤東談得比較多的首推郭嘉,他在黨內的高層會議上,多次給人講郭嘉的「多謀善斷」,幾乎把郭嘉為曹操所有的出謀劃策都講過,他還推薦大家讀《三國志·郭嘉傳》,對於郭嘉的「多謀善斷」,毛澤東是這樣解釋的:多謀善斷這句話,重點在「謀」字上。要多謀,少謀是不行的。要與各方面去商量,反對少謀武斷。商量又少,又武斷,那事情就辦不好。謀是基礎,只有多謀,才能善斷。謀的目的就是為了斷。要當機立斷,不要優柔寡斷。

對於軍隊的高級領導幹部,毛澤東則向他們推薦呂蒙,他曾多次對部隊的高級將領談及呂蒙,要他們向呂蒙學習,讓他們看《三國志·呂蒙傳》,毛澤東曾對羅瑞卿講過這麼一番話:「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讀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的《呂蒙傳》。」

毛澤東也為司馬懿「平反」,他認為醜化司馬懿比醜化曹操還過分,在談到司馬懿時,毛澤東說:司馬懿這個人才了不起的。不要聽信那一套,歷史書上把他說得很壞。司馬懿罵曹操欺人孤兒寡母,迷惑天下,說:我不做這種事。司馬懿是很厲害的人。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也是很厲害的。司馬懿專門作假,裝作不會說話,不能會客,有一天曬書,天下雨了,喊了一聲:「快收書呀!」露了馬腳,殺了管事的人。吃稀飯,一邊吃,一邊流。去的人相信司馬懿無用了。歷史都說他壞。這個人還是很厲害,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三國人物中,毛澤東最看不起袁紹和劉表,在1959年3月2日在鄭州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這樣評價袁紹——袁紹這個人多端寡要,多謀難斷,見事遲,得計遲。慢了,得出一個方針就處於被動。翦伯贊在《光明日報》上寫了一篇赤壁之戰的文章,他說,劉備這個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厲害的,但是事情出來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點。毛澤東在與《人民日報》負責人吳冷西的一段談話中,這樣說到:要反對多端寡要,沒有要點,言不及義。要一下子看到問題所在。曹操批評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沒有頭腦。還批評袁紹有其他缺點,兵多而分工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地雖廣,糧雖多,完全可為我所用。而對於劉表,毛澤東只有四字評價——「虛有其表」,貼切得很。

對於三國中的邊緣人物,從公開的資料看,毛澤東很少談起,有據可查的,就是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借用了張魯的五斗米教說事,毛澤東在讀《三國志集解·魏書·張魯傳》時,寫下過這樣一段批語,現在看來,其心其用不言而喻,在這段批語中,毛澤東是這樣評價張魯和他的五斗米教的——這裡所說的群眾性醫療運動(指的是張魯用五斗米教行醫),有點像我們人民公社免費醫療的味道,不過那時是神道的,也好,那是只好用神道。道路上飯鋪吃飯不要錢(指的是張魯置義米肉),最有意思,開了我們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大約有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了,但一窮二白古今是接近的。所以這個《張魯傳》值得一看,現在的人民公社運動,是有我國的歷史來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之說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臨終前還要讀的那本書

TAG:慶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