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興遭封殺,外媒假想中國拿蘋果出氣,別笑!已經有國家這麼幹了

中興遭封殺,外媒假想中國拿蘋果出氣,別笑!已經有國家這麼幹了

文|AI財經社 周晶晶

編|鹿鳴

繼美國全面禁售華為後,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企業向老牌手機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直到2025年,這讓本就火藥味十足的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

隨後,網路上掀起國內自主創新能力的討論,人民日報亦發文表示《強起來離不開自主創「芯」》,對於美國對國內科技企業高頻率的封殺行為,也有激憤的網友表示,應利用中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對美國發起反擊。

中興遭封殺,外媒假想中國拿蘋果出氣,別笑!已經有國家這麼幹了

?若中國封殺蘋果 華為將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機製造商

4月18日,美國《福布斯》雜誌報道,CEO蒂姆·庫克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底的第一財季,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2017年,蘋果在大中華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營收達4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92.99億元),約為美國業務的一半,佔據2017年蘋果總銷售額的19%,且國內市場是蘋果未來增長的強大發動機。

假如中國政府出於國家安全因素考慮,決定禁止蘋果產品銷售,以此來報復美國對華為和中興產品的禁令,蘋果可能會突然失去19%的收入,市值也會因此大減,並可能被迫裁減10%到20%的員工,也就是說將有多達2.7萬人下崗。

中興遭封殺,外媒假想中國拿蘋果出氣,別笑!已經有國家這麼幹了

?

而華為很可能將獲得蘋果失去的460億美元市場的大部分,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不過,若該假設成為現實,除了讓蘋果公司損失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企業也會遭到不小的殺傷,首當其衝便是藍思科技。

以藍思科技為例,該企業主要為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提供防護玻璃,蘋果是其第一大客戶,被外界稱為吃「蘋果」長大的隱形巨頭。

據藍思科技招股書,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藍思科技對蘋果的銷售額佔主營業務的比例,分別為54.02%、56.03%、40.12%和44.17%,此後在年報中,藍思科技便不再公布前5大客戶的名單。

蘋果的業績狀況因此直接牽動藍思科技。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在2016年的凈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同比分別減少了7.7%、15.7%,其總銷量也同比減少7%。與之相對的,藍思科技在2016年對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為從2015年的82.52億元大幅下滑至57.1億元。「蘋果打噴嚏,藍思科技重感冒」的背後,是藍思科技客戶過於集中的軟肋。

國內知名媒體人曾呼籲公職人員禁用蘋果手機

對蘋果頒布禁令的假想並非空穴來風。

2016年,國產手機公司狀告蘋果侵權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當年6月17日,北京知識產權局裁定,iPhone6/Plus的外觀設計侵犯國產手機廠商佰利公司的專利權,並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蘋果公司不服判決將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訴至法院。近1年後事情出現反轉,2017年3月24日,一審撤銷停售決定,蘋果公司不侵權。

2014年7月,國外黑客披露蘋果iOS操作系統存在3大「後門」,稱這些後門可以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黑客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WiFi秘密竊取電話、簡訊記錄等多達44種用戶信息。蘋果信息安全備受公眾質疑。

蘋果官方對此作出回應,承認系統存在「安全漏洞」,但辯稱這些程序是只開放給開發維護人員的「診斷服務」。

中興遭封殺,外媒假想中國拿蘋果出氣,別笑!已經有國家這麼幹了

?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7月,科技評論人方興東就在《環球時報》撰文,呼籲公職人員禁用蘋果手機, 換用國產手機。

不過呼籲歸呼籲,截至目前,並未看到有任何相關政府機構表示,禁止公職人員使用蘋果手機。

信息安全問題也讓國外政府發起了對蘋果產品的「制裁」。

2015年,為避免本國手機用戶信息流向其它國家和地區,俄羅斯對部分蘋果產品發起禁售令——那些能夠通過icloud功能將用戶數據傳輸至美國的蘋果產品不被允許售賣。

有媒體分析稱,蘋果公司可考慮在俄羅斯建立儲存用戶數據的基站,以避免失去該國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