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建築,為何擁有震撼世界的魅力?

日本建築,為何擁有震撼世界的魅力?

森美術館,這個距地面230米,日本最高的建築展示空間。除了以攝影、建築、設計等當代藝術為中心,還可以欣賞到各式藝術演出。

森美術館

這裡是由曾設計過美國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及德國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館的理查德·格拉克曼設計。2003年10月開館至今,沒有固定的館存,但每月都會有新的主題展,無論是設計思路還是展出內容都代表了日本藝術的尖端。

森美術館瞭望台

為了迎接15周年,森美術館將於4月25日在六本木開辦紀念周年展:基因攜帶之物。那些震撼世界的日本建築,到底有何魅力?或許在這裡,你能找到答案。

「日本建築展:基因所攜帶之物」建築設計展

展期:2018年4月25日~9月17日

地點:日本森美術館

票價:成人票  1,800円

學生票(高中生?大學生)1,200円

兒童票(4歲~初中生)600円

老年票(65歲以上)1,500円

丹下健三、谷口吉生、安藤忠雄、妹島和世、伊東豐雄、磯崎新、隈研吾....

聽到這些設計建築大師的名字難免會讓人心生好奇,為什麼日本的建築這麼厲害?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在日本人的基因里。

安藤忠雄 《水的教會》

1988年 北海道

以古代豐富的傳統為基礎的日本現代建築中蘊含著獨一無二的創意和表達,在許多日本建築家的作品中總能看到傳統與現代的相互融合,這二者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給日本建築帶來了怎樣的獨特的魅力呢。

丹下健三 《自邸》

1953年 東京 撮影:丹下健三

從明治維新運動開始之後的150年之間,日本的建築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日本特有的木造建築文化也越來越成熟,再加上西方創新思想的影響,許多日本建築家創造出了許多獨有的建築結構。這種在傳統基礎上求新求變的思想也影響了後世許多的日本建築家。

谷口建築設計研究所 《鈴木大拙館》

2011年 金沢 撮影:北島俊治

也彷彿根植進了日本人的基因里。他們天生就多帶了一對建築染色體。

北川原溫+北川原溫建築都市研究所+石本建築事務所

《米蘭國際博覽會2015 日本館》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撮影:大野 繁

那現在就讓我們從九個方面全面分析一下日本人的建築基因,探尋日本建築之魂的根源。

木造的可能性

日本特有的風土氣候培育的樹木文化,也促進了日本木造建築的發展。傳統木造建築壯觀而又精巧的結構激發了的不少近現代建築家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裡木造建築也不再是古板陳舊的象徵。現在,木造具有無限可能性。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檮原?木橋博物館》

2010年 高知 撮影:太田拓實

美學至上

歡喜、憤怒、哀傷、快樂,我們在日本建築里可以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緒表達,這種表達來源對美學的高度理解和運用,用藝術的溫度融化鋼筋混凝土的冰冷,使建築變得鮮活又生動。

《Power of Scale》

2018年

安定的屋頂

屋頂是建築里最重要卻又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部分,覆蓋的形態要能抵禦各種自然環境並且包裹著人類的各種行為。屋頂象徵著建築的安心感,也象徵著日本建築家們對於細節的追求與堅持。

三分一博志建築設計事務所

《直島會館》

2015年 香川 撮影:小川重雄

建築的工藝

日本人的嚴謹認真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在建築設計方面日本人也將這種特質發揮到了極致。一張設計稿的背後是成千上萬次的實地勘察和模擬實驗,只有將每種情況都考慮到才會有定稿的可能性。

吉田五十八 《RIHGA ROYAL HOTEL》

1973年 大阪 畫像提供: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

連接的空間

在日本稀缺的土地資源迫使每一位日本設計建築家都要對空間的使用和分配下足功夫,在保證正常生活機能的同時又將空間的使用率最大化,他們用想像力將一個一個獨立的空間拼湊成一個 高效利用的整體。

丹下都市建築設計

《香川縣廳舍》

1959年 香川 撮影:市川靖史

日西合璧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本國的建築應該如何面對?世界上第一個真正面對這個問題的是日本人—伊東忠太。他通過環遊世界一周的方式以尋求答案,並將西方建築珍貴資料帶回日本,開啟了近現代的日本建築冒險。

小林清親《海運橋 第一銀行雪中》

所蔵:清水建設

被發現的日本

從來日的弗蘭克·洛伊德·萊特和安坦寧·雷蒙德到現在也還活躍在一線的藝術家,這些國外藝術家把自己捕捉到的日本建築記錄下來帶回到自己的國家,從他們的作品中能體會到對這座遠東島國的熱切的目光,也使日本建築在國際上更具影響力。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東京帝國飯店》

1923年 東京

群居生活

和中國一樣,在日本祖孫三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很常見。滿足各種年齡階段的生活需求也顯得尤其重要。人性化的設計也成為了日本建築的魅力之一。

成瀨?豬熊建築設計事務所 《LT城西》

2013年 名古屋 撮影:西川公朗

與自然共生

日本人對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將自然作為崇高的信仰對象。這種自然觀是如何反映到日本的建築的呢?從寺院到美術館,建築與環境的界限模糊的同時,為人們提供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場所,並將日本的自然觀傳達給世界。

杉本博司 《光學硝子舞台》

2017年 神奈川

這麼看來,日本果然是被建築神選中的民族。

還想了解更多日本建築的故事?如果你在日本,這個展覽可千萬別錯過啦!

在這個展覽上,除了可以看到各地日本建築的寫真外,還會有千利休作的茶室《國寶?待庵》的原尺寸再現、丹下健三《自邸》的放大版模型、 日本建築史的一手資料、著名傢具設計師劍持勇的作品展示...滿滿乾貨就等你來看!

伝千利休《國寶?待庵》

安土桃山時代(16世紀)/2018年(原尺寸再現)

夏洛特·貝里安《可以摺疊的床》

1941年 所蔵:山形縣立博物館

劍持勇作品

劍持勇作品

劍持勇作品

小逮|tex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就算怕鬼,這個日本家喻戶曉的「鬼太郎」我還是想看!
每次去京都,都想買光所有的"土產"!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