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確定是真心……想聽到孩子的真心話?(下)

你確定是真心……想聽到孩子的真心話?(下)

?| 不要等到,冰凍三尺,無能為力

自殺於25歲的天才詩人海子,在他的詩作《在昌平的孤獨》最後一段寫道:

身處逆境時,

多想想身邊的家人、朋友,

請求他們伸出援手,

也許心結就能打開。

十五歲考進北大法律系的早慧天才,能意識到問題,更能寫出來,卻沒能這樣做到。

他也曾寫下過:

孤獨是一隻魚筐

是魚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獨是泉水中睡著的鹿王

夢見的獵鹿人

就是那用魚筐提水的人"

孤獨這隻「水中睡著的鹿王」,需要強有力的獵鹿人。然而詩人的世界裡,那些有機會走進他夢裡的獵鹿人,都在用魚筐提水,只是一場捕不到睡鹿的徒勞。

早慧天才們的孤獨大都來自於不被人理解。普通的孩子們,也同樣會有各式各樣的困惑與壓力。他們都需要被理解。

被理解,是獵捕孤獨的最好通道,也是獲取能量的最簡路線。

一次真心的傾聽,一眸認同的眼神,一個簡單的擁抱,都會在孤獨與困惑的城牆上划出一道疏淤的口子。

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無力說。

以上只是極端案例。而極端案例能讓我們看到放大鏡的效果。

不管中國的孝道傳統如何捆綁親子關係,都不能否認,有一部分父母其實是愛無力的。

「我是家長我評了算」。許多擅長說教管制的大主角父母,看上去強有力,其實色厲內荏。

當孩子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外強中乾的專制粗暴,無法為孩子提供灌溉內心的能量。

或者說,他們本該有的力量,在指責和對抗中被消耗掉絕大部分,真正用於支持孩子的,已經很少很稀薄。

其本質,是他們更重視自己的感受,以及對孩子的掌控力。教育的中心偏了。

喊得再凶,責得再狠,也改變不了他們愛無力的實質。

這樣的父母,到了關鍵時刻,基本會淪為解決問題的負能量。如果一貫如此,又何談得到孩子的信任和依賴。

他們的表現無法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真正有力的接納者,不敢相信「只要我說,他們就會聽」。

最終結果是,無法讓孩子意識到,家是不講條件、不講面子的兜底港灣。

孩子在父母面前豎起一道高牆,隔絕了信任,放棄了依靠。ta的世界父母進不去,父母的世界ta也不關心。等到父母意識到問題所在,往往已經冰凍三尺,無能為力。

?|莫讓家庭染上成王敗寇風

都說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最不講條件的。但也從來不乏一些自私、有條件愛孩子的父母。

爭光爭臉了,還是丟人丟面了,是發達巔峰迴報了,還是平庸低谷指望不上了,往往決定著孩子能不能轉身回家。

我們的家庭文化、社會環境,不知不覺熏染出大量的孩子,認為回家傾訴也是需要條件的。

衣錦還家成了最高的政治正確,光耀門楣是最牛的孝道標配。沒做到這些,你有什麼資格吐露那些,有的沒的所謂壓力痛苦?

成王敗寇的邏輯從來不僅僅存在於社會和廟堂。至親的家庭,也不乏同樣的故事。

長期處於這種環境壓力下的孩子,往往自尊心格外強烈,也格外脆弱。

他們更不敢相信,父母會願意聽到自己的真心話。於是有了那些寧可放棄生命也不與父母交流的悲劇。

分別是博士、碩士、學士的這三起校園自殺事件,學校和導師的因素已經昭然若揭,網上分析譴責的文章鋪天蓋地,社會各界的注意力也正在被聚焦。

這是外部因素,當然需要政府社會在宏觀層面對教育制度的反省和改變;

而不易察見的家庭內部,漫長的養育過程,那些與制度無關、與愛有關的微觀層面,又該怎樣被反省和改變?

幸好,每個為人父母者都可以即刻發願,即刻開始努力學習。

?|如它真實的樣子

當孩子累了,煩了,痛了,被傷害了,可以不故作輕鬆,不強顏歡笑,有壓就釋放,有累喊出來。允許一切如它真實的樣子,表達存在。

在一個人的漫長成長中,家能不能成為最後的兜底屏障,取決於原生之家給孩子提供的氛圍條件,有沒有自由、尊重,和平等的愛。

有些時候,也取決於你是否信任自己和孩子——該引導的你已引導,其餘的,ta自有底線,哪怕ta偶爾吐著你不愛聽的槽,表著你不愛聽的態。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斷探討愛的可能性,最終發現,信任是最好的愛。」

網上看到一篇文章里的故事。一個13歲的女兒抱怨學習辛苦,對父親說:「我想自殺。」這位父親首先以同理心淡定回答:「活著確實辛苦。」然後認真又無奈地說了女兒自殺會給他和媽媽帶來的影響和痛苦,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即使痛苦和難堪,他們應該做的還是尊重女兒的選擇。

女兒被父親無奈和可憐的樣子逗笑了。說她同桌也跟父母說過要自殺,父母發瘋似的罵他,他媽邊哭邊打了他耳光。

父母如此真心不想聽孩子的心裡話,還能指望孩子說真心話么?

而那位父親很驕傲地說,後來女兒跟他無話不說,覺得父母很牛,青春期也能一直跟父母好好說話。

能放心大膽將自己消極不良,甚至頹廢陰暗一面坦露給父母的孩子,不容易真的消極頹廢。他們相信愛,懂得愛,人生自然而然向著光明那一面。

?|自由者廣

吐槽抱怨,消極展示,不代表不會努力做好。更多時候,那只是一種心情的自我調節,自由放飛。通達的家長,不會去阻擋這種自由。

青瑒用「活著回來了」推開家門,看似滿腹牢騷吐槽不滿,然而有一年半的時間裡,家校十三站地,每天跨過七八公里的往返奔波,或騎車,或乘公交,冷熱,風雨,霧霾,都毫無懼色,從無抱怨。

在全校、班裡大多數同學家裡都在學校附近租了房陪讀的時候,青瑒考慮到媽媽的難題,仍舊一再堅持說自己這樣跑校不辛苦,完全不必再次搬家去租房(初中租房陪讀),更不需要接送。儘管他所在的重點名校省級示範高中,每天學習都高度緊張,時間節奏緊迫。

家裡給了拒絕住校的自由,青瑒便選擇了風雨無阻;給了吐槽無禁忌的自由,他便輕裝上陣輕傷不下火線。

高中一半下來,作為班裡路途最遠的其中一個,除了有兩次遇到大堵車,從未遲到,更不曾早退。除了一次重度流感發燒,從不請假。有時候媽媽看他身體不舒服主動想要替他請假休息,也會被他拒絕。成績在班裡也穩步上升在前列。

如同彈簧,收縮變形是為了能將壓力轉化,吐槽是為了把淤壓清空,但只要吐過了就煙雲盡散,只要彈起來便是滿血力量,重新兢兢業業,行動不打折扣。

這大概也是那些持久堅韌抗壓者的一種內在強支撐。

馬雲也要吐槽

如同那句「我又活著回來了」,自由吐槽也是一種活潑潑的生命力。

擁有自由,更知自律。越自由,越自律;越自律,越自由。成為良性循環。

自由者獲寬廣,自律者得獨立。

被真心傾聽和無條件接納,是孩子願意展示自己真心的所有前提。

因為控制,更激叛逆。越受控,越叛逆;越叛逆,越受控。走向惡性循環。

被控徹底的,大都失去了自我,成為庸者。極端叛逆的,很可能走上邪路和不歸路。

與其阻止,不如信任。與其對立堵塞,不如共情疏通。

?|「怨誹而不亂」

孔子評價《詩經》:「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裡面有大量豐富而率性的愛情故事、各式各樣的批判「吐槽」,尚且因「思無邪」而無不可對人言,還因此成為千百年來的中華文化經典。

在家裡,孩子敢於把心中所思所想出示家人,難道不也是因為「思無邪」?

司馬遷也評說《詩經》:「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小雅》雖然多譏諷指責,但並不宣揚作亂。

因為千百年的被傾聽,被悅納,它們看上去充滿了一種自然的分寸美。

相信,有了自由之土壤,信任之甘露,成長中的孩子,也能「怨誹而不亂」,逐漸探索找到自己身心業的平衡點。

所有孩子的所有真心話,都值得我們父母開啟真心去傾聽,並給予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接納。

許多人認同羅曼羅蘭在《名人傳》里的那句經典——「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就是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主義。」

非常喜歡,甚至敬畏這句話。

真心吐槽與真心傾聽,也是探索生活真相的基本環節。

睿智父母們要做的是,將愉快吐槽完畢的孩子引向哪裡,怎麼引。

這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是否依然「熱愛生活」。

因熱愛生活而幸福生活。相信這是世間所有無私父母的終極期盼。

——THE END——

———???——— ———???———

有一種接納 有一種共鳴

從關注開始 叫點贊

隆 重 與諸 君 相 約

敬請關注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願無歲月可回頭,且以深情共白首」
Token對區塊鏈來說為什麼不可或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