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奇靈台·針灸源地」西有人類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東有世界針灸鼻祖靈台皇甫謐

「神奇靈台·針灸源地」西有人類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東有世界針灸鼻祖靈台皇甫謐

神奇靈台·針灸源地

西有人類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

東有世界針灸鼻祖靈台皇甫謐

敦煌莫高窟《灸法圖》傳承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平涼皇甫謐研究院常務理事 世界針灸聯合會中醫針灸師 李志鋒

鄭重聲明:原創論文,嚴禁剽竊,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元282年,西晉偉大的名士皇甫謐在完成自己的《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簡稱《針灸甲乙經》)後,在甘肅靈台獨店的張鰲坡病卒。1800多年後,他的《針灸甲乙經》譽滿全球,在世界上140多個國家得到運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尊稱皇甫謐為「中醫針灸鼻祖」。那麼,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到底有多厚重,這裡我們通過他的學生張軌會論證出一個重大發現。

《晉書·張軌傳》載曰:「……與同郡皇甫謐善,隱與宜陽女幾山」。通過這段史料,我們經過考證,張軌是皇甫謐的門徒。

張軌年少聰明好學,他的父親就把張軌送到皇甫謐隱居的女幾山(今河南宜陽)讀書。西晉泰始初年(265年),張軌繼承叔父恩蔭的五品官。中書監張華與張軌談論經義以及政事利弊,十分器重他,認為安定郡的中正壓制蒙蔽了人才,對張軌的言談為人大為讚美,覺得他就是在二品等級里也是很優秀的。衛將軍楊珧徵召任用他為屬官,授職為太子舍人,累次升任至散騎常侍、征西軍司。

當張軌升任至散騎常侍、征西軍司時,便暗自圖謀佔據河西之地,為此占卜預測吉凶,得到六十四卦中的泰卦與觀卦相遇合,便扔掉蓍草大喜道:「這是霸者之吉兆啊。」於是請求朝廷讓他擔任涼州刺史。公卿大臣們也推舉張軌,認為其才幹足能統轄遠方。

永寧初年(301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當時鮮卑族反叛,盜匪縱橫州里,搶劫財物,張軌到任後,立即予以討伐,剿滅盜匪,斬首一萬餘人,於是張軌威名大顯涼州,教化施行於河西。河西望族,皆來支持張軌。尤其以敦煌的名門望族最盛。後張軌在這些名門望族的支持下,成了河西霸主,奠基了前涼政權。

那麼,張軌在河西奠基了前涼政權,他究竟和老師皇甫謐的針灸文化又有什麼聯繫呢?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張華與張軌談論。而張華與皇甫謐素有交際,其中左思的《三都賦》就是張華推薦給皇甫謐,皇甫謐寫下《三都賦序》,才有了名傳千古的「洛陽紙貴。」

這裡,我們就理清了,張華是皇甫謐的好友,張軌是皇甫謐的學生。而皇甫謐在女幾山給張軌教書時,正在著述《針灸甲乙經》。對於勤奮好學的張軌而言,從師之文,對皇甫謐行醫之事亦有了解。因此,張軌在老師皇甫謐去世後,從河南前往故里安定烏氏(今甘肅涇川),途徑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拜訪師兄皇甫童靈、皇甫方回,並閱讀了刊行經世的《針灸甲乙經》,也是順利成章的。

1900年,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灸法圖》震撼問世。它包括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院圖書館的《灸經圖》(stein6168、stein6262 )和收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的《新集備急灸經》(p.2675)。以及《灸經明堂》(S.5737)、人神流注(PT.3247)等針灸論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灸法專著。那麼,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了,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是世界醫學史上公認的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結合實踐的針灸學專著。而這裡又說是《灸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灸法專著。這看似矛盾的話題,卻在這裡統一了起來。

雖然,我們不知《灸法圖》究竟繪製與何年?但是,我們前面說過,張軌在河西是靠敦煌的名門望族成為霸主的。而敦煌的莫高窟又稱為「家窟」。也就是說,莫高窟是敦煌的名門望族各家開鑿的,才形成了現在的石窟群。也許,在張軌和一門望族的對話中,望族中的一員醫者,聽到了張軌講述的皇甫謐《針灸甲乙經》。而這位醫者,回去把張軌講述的針灸法繪製在了莫高窟的經卷里,並署名《灸法圖》。在歷史的塵封后,1900年,《灸法圖》出土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這裡,很多人一看是杜撰,但仔細看來,又似乎合乎邏輯。那麼,《灸法圖》為何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灸法專著呢?它和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究竟是何淵源?

首先,根據絲綢之路的路線來看,從長安向西出發,武威漢代醫簡中有針刺足三里的記載,並且說明留針時間大概與做熟兩升米的時間等同,還是比較長的;向西的敦煌則是針灸繼續向南和向北傳播的出發點,敦煌藏經洞中發現有許多針灸文獻,如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灸法圖》震撼問世。它包括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院圖書館的《灸經圖》(stein6168、stein6262 )和收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的《新集備急灸經》(p.2675)是現存最早的人體穴點陣圖;再向西,可以看到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出土的《針灸節抄》,它實際上抄錄的是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再向西南,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和田。可能有人說這些地方並不能算外國,但在古代有西域三十六國,所以我們把這些路線歸為對外傳播的範疇是合理的。在古代,和田又叫于闐,于闐曾出土過東漢的《黃帝明堂經》,于闐很特殊,是當時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我們剛才提到的敦煌藏經洞就出現過梵文對於闐文、藏文對於闐文、漢文對於闐文的雙語詞典,都是以于闐文為媒介和中心,彷彿于闐文就是那個時代的世界語。針灸再向西越過了帕米爾高原,到達了波斯。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針灸越過蔥嶺的時代是在元代,那時成吉思汗西征,橫掃歐亞大陸,在波斯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拉什德(Rashid al-Din al-Hamdani,公元1247-1318 年)是成吉思汗孫子執政時期的宰相,他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曾組織了一次中國學者與波斯學者的合作,並把中醫翻譯成波斯文,書名叫《唐蘇克拉瑪》(Tansuqnamah),「tansuq」的波斯語義為「寶藏」,「namah」是指「書」,所以該書為「寶書」之義。中國史書稱之為《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共四卷,包括《王叔和脈訣》、《本草》及介紹經絡和針灸的內容。這部書既是現存最早的中醫波斯文譯本,也是中醫最早的外文譯本。《寶書》的大部分都亡佚了,只有小部分收藏在土耳其的蘇菲亞(Aya Sofya)國立圖書館,針灸部分已經沒有了,但從前言還可以看到關於它的介紹。雖然歷史上曾出現過這樣一部書,但它究竟有沒有產生影響,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再沒有其他介紹這本書的文獻了。

其次,《灸法圖》歷代醫籍不見收載。其內容上也與其它針灸醫籍有不少相異處,其各卷除五圖基本完整外、其餘各圖均殘損模糊,已無法窺見其完整記載。現僅根據原圖能辨識的穴位;參考馬繼興氏《敦煌出土的古針灸圖》和張儂氏《敦煌古「灸經圖」的研究》;再結合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我們對原圖有穴點無文字的部位和有文字無穴點的部位,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用古今名稱的結合在看圖上的穴位,他們分別是天門(腦戶)、完骨、玄角(頭維)、髮際、陰會(耳尖穴)、光明(印堂)、太陽、風池、風府、腦空、強間、啞門、天庭(前額正中點)、耳上關(上關)、口吻(地倉)、人中、板眉(陽白)、曲眉(攢竹)、鼻柱(素髎)、頰車髓孔(頰車)、承漿、天窗、通天、天突、膻中、巨闕、神闕、關原(關元)、胃口(中脘)、水道、慈宮(沖門)、屈骨(曲骨)、橫骨、四蒲(肓俞)、期門、章門、乳頭(乳中)、玉莖頭(龜頭)、大極(大椎)、風門、大杼、膊井(肩井)、小腹俞(肺俞)、心俞、肝俞,聶俞(胰俞)、腎俞、膀胱俞、大小腸俞(關元俞)、十三椎(槌)節兩邊相去二寸三分(三焦俞)、大腸俞、脊中、肩骨禺、臂月需,手五里、曲澤、兩手五井(曲池)、溫溜、手髓孔(列缺)、手陽明(合谷)、手心(勞宮)、手十指頭(十宣)、手小指頭(少澤)、手腕節(陽谷),令人垂兩手中指頭股上(鳳市),腳五舟(雙膝眼),三里(足三里)、兩腳痹經(申脈)、腳髓孔(崑崙)、足厥(太沖)、髓孔(懸鐘)、中封、足陽明(沖陽)、足太陽(外踝後一寸宛中)、足心(湧泉)、足小指頭(至陰)、大指上三毛(大敦)等穴位。

通過上面這些穴位,我們再來與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做一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灸法圖》正是對皇甫謐《針灸甲乙經》的一種傳承。例如,《灸法圖》中提到的「手五里穴」正是出自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

因此,「西有人類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東有世界針灸鼻祖靈台皇甫謐」。這個論點是完全成立的。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平前涼,前涼滅亡。從皇甫謐的學生張軌奠基前涼政權到張天錫的投降,歷經76年的前涼政權坍塌了。後人,以苻堅平前涼之意,命名此地為「平涼」。而在前涼政權滅亡的1600多年後,安定烏氏(今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的張軌與安定朝那(今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的皇甫謐血脈相連、名垂千古;因為他們都是甘肅平涼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台人民 的精彩文章:

TAG:靈台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