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痔瘡,一直用西醫的治療方法!何不嘗試中醫艾灸呢!

痔瘡,一直用西醫的治療方法!何不嘗試中醫艾灸呢!

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於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是指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及肛緣皮下的靜脈叢瘀血曲張,擴大形成柔軟的血管瘤樣病變。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痔據痔的部位而分為外痔、內痔、混合痔等。發作時有便血、疼痛、脫肛和墜脹等。

中醫學認為臟腑本虛、氣血虧損是痔的發病基礎,而情志內傷、勞倦過度、長期便秘、飲食不節、婦女妊娠等為誘因,使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經絡受阻,燥熱內生,熱與血相搏,氣血縱橫,經脈交錯,結滯不散而成。

痔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誘因。

基礎施灸穴位:

脾俞,血海,承山,孔最

可根據具體的分型增加配穴

1、風傷腸絡型

主要癥狀:便出血,血色鮮紅,肛門發癢

伴隨癥狀:不暢、全身不明顯

增加配穴:血海、二白

2、濕熱下注型

主要癥狀:肛門沿腫痛、便血滴血、大便乾燥或秘結,

伴隨癥狀:食欲不振,口乾、口苦,胃脘脹痛或不適、小便黃赤

增加配穴:陰陵泉、支溝

3、氣血兩虛型

主要癥狀:頭暈目眩、四肢乏力、面色無華

伴隨癥狀:心悸耳鳴,盜汗、睡少夢多、下肢腫脹

增加配穴:足三里、三陰交

4、脾虛氣陷型

主要癥狀:肛門下墜,便時痔脫出難以自納

伴隨癥狀:心跳氣短,自汗,精神疲倦,四肢無力,納差便

增加配穴:足三里、氣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時艾 的精彩文章:

作家李敖去世!在疾病來臨前,我們的身體會發出哪些警示
寬胸止痛、清熱降逆、消腫通徑、化痰散結

TAG:時時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