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三國演義中的蓋世大英雄,為何留下千古遺憾

他是三國演義中的蓋世大英雄,為何留下千古遺憾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馳騁沙場,叱吒風雲的蓋世大英雄,他就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與劉備和張飛桃園三結義的大將關羽。關羽一生威名遠揚,戰功卓著。他曾在十八路兵馬陣前「溫酒斬華雄」而一鳴驚人;他曾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而名揚天下;他曾「單刀赴會」傲視群雄,膽識超群;他還因水淹七軍,大破樊城而威震華夏。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英雄,在取得了樊城的勝利之後,他的命運卻急轉直下,上演了他最後的人生悲劇。他因為荊州失守而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斬殺,從而留下了這千古遺憾,令人不禁為之惋惜長嘆。關羽這位大英雄,為何落下如此下場?

他鎮守荊州,孤立無援,身處險境,凶多吉少。當時,蜀國安排關羽鎮守荊州,是正確的。因為,無論從關羽的帶兵打仗的能力,還是個人的武功蓋世無雙,他足以勝任守住荊州的任務,應該說是不二的人選。但是,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魏國早已虎視眈眈,一直以來都想佔為己有;而荊州原來屬於孫權的戰略重地,也是吳國的前沿陣地,對吳國來講真可謂是重中之重的門戶,門戶大開,對孫權的江東威脅巨大。自從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之後,劉備就賴著不想歸還。孫權想要回荊州已經想盡了辦法,甚至還蒙受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奇恥大辱。因此,孫權歷經十年,想要奪取荊州,始終心有不甘,念念不忘。在這種形勢下,關羽孤軍鎮守荊州,遠離蜀國京城,可以說是四面楚歌,早晚必敗無疑。其實,換誰來鎮守荊州,都將面臨著很大的危險。

後來,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水淹七軍,大獲全勝。因此,威震華夏,甚至嚇得曹操都退兵了。看起來,這場勝利,風光無限,其實,讓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關羽,也因此埋下了禍根。曹操因關羽打敗,損失慘重,怎能罷休?因而更加仇恨關羽。當關羽奪取樊城的時候,他已經離開了荊州,荊州駐守的兵力很少,後方變得空虛,這就給孫權留下了可乘之機。從而,才有呂蒙白衣渡江,夜襲荊州,取得成功。關羽就這樣把荊州戰略要地丟失了。

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驕兵必敗。關羽驕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也讓他避免不了最後失敗的命運。其實,早在關羽「單刀赴會」的時候,就已經和東吳將士結下了梁子。他傲視江東群雄,蔑視江東為鼠輩,江東上下將士早就心裡不服,總想報這羞辱之仇。為了奪取荊州,孫權早就想好了很多對策。他曾致信關羽,想把自己的兒子和關羽的女兒結成秦晉之好,成為兒女親家。但是,關羽太過驕傲,根本不把孫權放在眼裡,當面羞辱信使,也讓孫權很難堪。試想,孫權做為一國之君,他怎能善罷甘休。後來,孫權讓東吳兵馬大都督呂蒙假裝稱病休息,提拔「白面書生」陸遜接替兵馬大都督職務。而陸遜一上任就給關羽送去一封信,信上表示對關羽的敬仰之情和吳蜀兩國永結同盟之好的願望,用以麻痹關羽。這讓關羽更加放心,認為陸遜只是一個文弱書生,難堪大任,膽小不敢輕舉妄動。

關羽不把東吳放在眼裡,後來才放心領兵去攻打樊城,此時,他已經留下了禍患。再加上關羽對手下將領總是瞧不起,上下級的關係也很緊張。南郡太守糜芳因未完成供給軍資的任務而被關羽責罵,心中不安,這才有了當東吳夜襲荊州之時,在孫權的引誘下與將軍傅士仁一同投降吳國。而東吳對投降的官兵及家屬進行優待安撫,讓關羽的士兵無心戀戰,導致最後,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手下官兵幾乎散盡,從而以失敗而告終。

縱觀關羽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環境所迫,孤立無援,因為蜀國遠離荊州,想要挽救已經來不及。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太過驕傲自大,從而造成他一世英名,卻留下千古遺憾。他給我們的啟示是,人生在世,不管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驕傲自滿,要時刻想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常常反省自己,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才能立足於天地之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曹操、孫權、劉備誰的老婆最牛?絕不是曹操
孫策臨死前將吳國軍權交給他,還囑咐孫權要聽他意見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