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你先說了幾千個「爸爸」?
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第一次先喊誰,就說明跟誰最親,有的家長為了獲得這項「殊榮」,在寶寶剛開始學會講話的時候,每天就會不厭其煩的教寶寶念幾千個「爸爸」或者「媽媽」,當寶寶真的喊出「爸爸」或者「媽媽」時候,「獲獎者」會感到無上的「榮耀」,而沒有被孩子先喊的爸爸或者媽媽心裡就會有些小失落,心裡就會想「我哪裡做的不好嗎?為什麼沒有先喊我呢?」甚至有愛斤斤計較的父母,會把這件事當做心裡的一個「刺」,然後加倍的對寶寶好,希望寶寶最親的人是自己,其實這樣的父母是大驚小怪了,寶寶先叫誰,是大有講究的,這與語言的發音有關,那麼,正常的寶寶學說話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寶寶說話呢?
健康的寶寶六個月之前,只能說一些單個音節的語言,當寶寶開心的時候,一般會發出「啊」、「哦」的語言,來表達自己開心的情緒,有的時候寶寶獨自一人的時候,也會發出奇怪的聲音,一般情況下,家長不用擔心,這只是因為寶寶覺得發音很有趣,自己跟自己玩呢。但是家長不要認為寶寶所有的發音都是無意識的,他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已經有獨立的思想了,可能是在向家長表達自己的需求呢,家長可千萬不要置之不理哦,會傷了寶寶的心的。
六到十二個月的寶寶,如果身體各方面發育都很健康的話,就可以說清一兩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寶寶會對聲音產生極大興趣,會模仿他人的聲音,並且能夠通過大腦的思考,理解簡單字詞的意思,這個時候家長要抽時間多教寶寶說話,並且鼓勵寶寶說話,讓他對學說話產生成就感。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寶寶會先學會叫爸爸,因為爸爸的第一發音是「b」,發音比較容易,而媽媽的第一個音是「m」,需要氣流通過鼻腔發出,對寶寶來說有些不容易,寶寶先叫誰就跟誰親,這種看法是不靠譜的,那麼,家長應該教寶寶說話呢?
1、說話使用疊字
很多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為什麼有的家長在跟寶寶說話的時候,總喜歡使用疊字呢?難道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可愛一點嗎?尤其是爸爸和寶寶用疊字說話的時候,真是父愛爆棚啊,其實是因為家長疊字說話有利於寶寶的模仿練習。
2、要有耐心
有的家長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總是過於心急,如果家長反覆教寶寶某個詞語,寶寶總說錯,家長就會容易失去耐心,選擇放棄,其實這樣更不利於寶寶語言的學習。


TAG:蘑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