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塊璞玉,天然也滄桑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塊璞玉,天然也滄桑

今天外出時,看到街邊行走的兩個大學生,穿著不入時的衣服,看似想要追趕新潮,卻有些滑稽的落入俗套,筆者自喃了一句:「怎麼這麼傻裡傻氣的。」忽而一陣苦笑,當年十幾歲的自己不也是這樣的嘛。以我們現在四十歲閱人無數的眼光去審視少年人,多少會覺得他們的稚嫩中透著些許「冒傻氣」。其實,都沒有錯,年少時是天然;成熟後是滄桑——這個過程如璞玉蛻變一般。

不擅鑒賞、收藏,但就是莫名喜歡美玉。今天就以玉為引,淺談人生吧。

人們對美玉懷有深深的喜愛之情,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麗所致,這樣的情愫,還來源於中國悠久燦爛的玉文化的潛移默化和影響熏陶。玉石的使用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古代的眾多藝術品中,製做之認真莫過於玉器;美輪美奐、歷盡滄桑而光彩不改者,莫過於玉器。中國人敬玉、愛玉、贊玉、賞玉、戴玉、藏玉之風歷史不衰,玉在世人心目中有著無比美好的形象、有著非同尋常的分量。

賞石玩石的朋友越來越多,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兼具修身養性之功效,是鬧市取靜的妙法之一。玉石愛好者結緣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卻難以想像——它從被發掘到設計直至打磨、雕琢成成品,這一過程需要花費多少的心思。那玉是怎麼被打磨出來的呢?

時代的進步,為玉雕注入新鮮的活力,如創新的玉雕風格與雕刻機器。玉雕工作者通常以機器為輔,對璞玉進行細緻雕琢,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去完成一件玉雕作品。

好的原石剛剛出土,處理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其最終的呈現效果。因各種石材的不同特性,原石的處理辦法也不完全相同。但首先是根據這塊原石進行量身設計,為玉石設計一個完美的題材,找出讓這塊料子達到最美的境界的設計。因料施藝,設計好之後就可以開始雕刻了。經過打磨、拋光等必不可少的多重步驟後,原石表面會出現玉石光澤、反光效果,真箇是賞心悅目。如果給原石拍了照片,此時拿來對比,當有蛹化成蝶之感。

都知道,「玉」已有八千年的歷史,它與中華傳統文化難以分割,溶在中國人的骨髓里。無論你是古玉愛好收藏者,還是古玉研究人員,甚或是在博物館裡觀賞過古玉,一定會對古人的智慧、工藝大加讚歎。

未經雕琢過的美玉被比作「璞玉」,如一個人被稱作「璞玉」,則說明這個人質樸有才,假以時日,必會大放光彩。

其實每個人不都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嗎?都有成為人才的可能性嗎?但是這塊玉是放出光芒,還是失去光彩,就得看他後期經過了怎樣的打磨和拋光。我們人生中接受的教育,遇到的林林總總的人,都是在用一隻無形的手雕刻我們。有時我們能感受到生活的痛苦,可能是歲月這把刻刀劃得太深透了吧。

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歲月的雕琢,使我們擁有了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即便是塊再好的材料,不去發現,不去雕琢,也始終是塊無人關注的石頭。而有的人,卻被雕琢成了一塊美玉,就好像和氏壁,不但變成了一塊絕世的寶玉,最終還成為了象徵主宰一切的傳國玉璽。

一塊原始的璞玉,他的最初總不是純潔無瑕的,總要人有能識其廬山真面目,從而雕琢它、提煉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它散發出它本質的光彩,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伯樂。

玉是死的,需要藉助別人的力量來挖掘、實現它的價值。和氏壁如果沒有卞和與藺相如的發現及呵護,也只是塊青石而已。而人卻是活的,人生的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通過不懈地學習和努力,就能使自己擁有過人的價值,獲得非凡的成就。黃金有價玉無價,願我們都能成為那無價的寶玉,散發出無限的光輝璀璨。

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都是未加工的鑽石,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要好好保管自己,而是要將自己置於炎炎烈日下,風雨交加前,經受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閃閃發光,綻放出最美的光芒!

我有一句經典的口頭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一次面對人生的不順和不公,我都只是淡然一笑,因為我知道別人的尖言冷語於他只是一種發泄,於我卻是一種雕琢。我感謝所有生命中傷過我的人,沒有他們這一刀刀的用力打磨,不會有我對世態人生的通透認識。

每個未經開化的懵懂少年也都是「璞玉」一枚,蘊含著無限的潛力。只有將他們的潛力充分挖掘,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其自身的價值。家庭的教育、學校的培養和社會的磨練都是他們人生的必備課程。

「玉不琢不成器」,來自各方面的教育就好像一把把工具,將孩子們雕琢成未來的模樣,而最初的、最好的能工巧匠,不是別人,正是家長。

每個人在剛出生時,都像最初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樣,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變遷,閱力的增加,孩子們卻變成了不同的形狀。只有那些經過千錘百鍊、刻苦鍛造的孩子,才會成為最完美的藝術品。

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根據自家孩子已經表現出來的某些特質,用你的慧眼識珠,看看這塊材質適合打磨成什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都送去學金融。孫中山先生講過,「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社會就是理想社會」,我的觀點認為把每個孩子培養成適合他的人生需要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不管你是父親還是母親,不要老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聽話,怎麼怎麼聰明。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孿生兄弟,也會存在性格、能力、天賦等許多方面的差異。

許多父母都喜歡光憑學習成績來評價和比較孩子,成績優異的,給以讚揚和獎勵;成績差點的,不是責罵,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績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證明孩子的品格、性情及其他潛在的能力,它只能當作評價孩子的一項指標而已。你的孩子可能在某個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個方面卻遠遠強於別人的孩子。而你,是否發現了孩子比別人強的這個方面了呢?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愛玩一點,但是天性善良,富有愛心,懂禮貌;也許腦子沒那麼靈活,但是很上進,很努力,很正直;也許不善於交際,但是很細心,很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而不對他的優點加以讚揚和鼓勵呢?

而且,大人眼中的好與壞,是比較主觀和簡單的。孩子的能力會以很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做父母的可否明白這之間的差別呢?對孩子沒有全面而準確的了解就下結論,這是非常愚蠢的。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不公正的。

我們往往容易陷入一種認知偏見中,認為一個人生下來,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如我們會為孩子制定一系列的人生規劃,讓他們成為家長想要他們成為的人,或者是一名醫生,或者是一名老師,或者是一名公務員,卻唯獨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是如何想的——他們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於是,我們用手中的刻刀,將他們一刀一刀雕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殘忍。

其實,我們不僅僅對孩子是這樣的,對於我們自己,也時常如此殘忍。不信的話,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人生。你有沒有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深藏心中,只為了生活和功名利祿而苦苦奔波?你有沒有為了達到一個世俗的目的,而不惜放棄自己心中最想做的事情?一定有吧。即便最後你成功了,可是,你卻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你真的快樂嗎?你會不快樂,孩子也會。

一句話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你的每句話、每個行動都會刻在孩子的身上,都在對他進行人為的雕琢。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不懂得欣賞璞玉的光華,將它們棄如草芥,可這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是瞎子,不懂得欣賞璞玉的美好。

也總有人認為,璞玉要琢。只有經過披沙剖璞,才能成為一塊光鮮亮麗的美玉。這種觀點並沒有錯,但璞玉應該怎麼雕?

很多玉雕師拿到一塊玉料,想都不想就打算把它雕成一塊玉牌或者一個手鐲,這樣做,無疑是對璞玉的浪費。我們不該一開始就為一塊璞玉畫出定型的草圖,把它變成自己早就設想好的樣子,這樣就太牽強了。我們應該按照璞玉本身的紋路、外形和質地,量身定製出一款與之相匹配的設計圖紙,那是獨一無二的設計。只有在它自身的基礎上因形施藝,把它雕刻成最能體現其特色的玉雕,那才是它價值的最大體現。無須比較,也絕無雷同。

人生如璞玉,這種比喻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喜歡把人生比作一塊璞玉,認為只有像璞玉一樣雕琢過的人生,才是完美漂亮的。這本是對的。可錯在我們都想把孩子雕琢成絕世精品,都想讓孩子考第一,成為人中龍鳳。只可惜第一隻有一個,家長始終糾結的是:為什麼那個第一的孩子不是自家的?

不要以為沒考過第一、沒上名校就無法成為一個成功或者偉大的人。人之一生,無論平凡還是偉大,你的生命都會被賦予不菲的價值,因為它已經經受過靈魂的洗禮。成功本就沒有惟一的標準,用心生活,努力奮鬥,無論成為什麼樣,都是淬變後的絕品。

人生沒有草稿,每一步都應彌足珍貴,每一步都應步履芬芳。所以,不要給自己和孩子設置各種條條框框,率性而活,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一塊寂寞的石頭在天地中淬鍊等待了億萬年,機緣巧合方能在能工巧匠手中幻化成為無雙的瑰寶。玉是石頭的夢,瑩如肌膚的溫潤彷彿來自前世的記憶,她已沁入國人的性格和文化。我們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塊璞玉,天然也滄桑。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天馬行空的傑作,都可優雅靈動、變幻萬千。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人,將自己雕琢成一塊可以佩戴的美玉,掛在春風秋月間,陪伴自己一生一世。有些人,固守樸素,不事雕飾,走過漫長的一輩子,還原本真。無論結局如何,堅持做自己,撥開紅塵,從容於心,淡淡而來,淡淡而往。

願你做一個善良的人,塵珠璞玉,可雕可琢,「外面看來真璞玉,胸中琱出許玲瓏。」;願你做一個淳樸的人,灼灼璞玉,靜世芳華,「利得崑崙皆璞玉,不須麗水有真金」。

願每個孩子,有初心,有歷史的積澱,放手一搏,何懼年少。只要青春不散場,自勝他日會更強。璞玉染灰,一經雕琢,必當耀絕天下。

時尚不過是過眼雲煙,何必隨波逐流?用心打磨出一塊屬於你的玉,耀出你的情懷。雖說積歲越久,滄桑越濃,質地就愈加地溫潤,但再好的璞玉也需要被時光雕琢,才能成為一塊美玉。你可以給玉注入靈性;你可以使玉優雅;你也可以使玉閃耀出光芒萬丈。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你的一顆玲瓏之心,一雙精巧之手。

彈指韶光里,挽不住的終究是剎那芳華。給心間留一絲期許,靜待時光老去。光陰從指縫間滑落時,摩挲生命的溫度,一塊天然的璞玉何時早已布滿了滄桑?一代宗師給出了答案——「佛性在躬如玉璞,須憑巧匠勤雕琢。凡聖皆由心所作,難描邈,華台寶座珠瓔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子日記 的精彩文章:

一個可以浸潤的環境——從我之成長談家庭讀書氛圍

TAG:育子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