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胃有「六怕」,一個不沾最好,三個養胃方,胃一天比一天好!

胃有「六怕」,一個不沾最好,三個養胃方,胃一天比一天好!

胃對我們的身體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食物經口腔、食道而進入胃內,在胃黏膜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共同作用下,使食物中的蛋白質初步分解消化,而且還能殺滅食物中的細菌等微生物。

如果平時我們不注意身體的調節,經常做一些對胃有害的行為,常常會影響到胃的功能的正常運行。


傷胃有五個行為:

行為一:胃部受寒

胃部是一個對溫度非常敏感的器官,在受到冷空氣刺激之後很容易收縮導致胃痙攣,因此出現胃痛、消化不良以及腹瀉的癥狀。

因此,即便到了春天,也要注意早晚防寒,在夏天的時候也不要貪嘴,少吃冷飲,夏天也要避免太長時間吹空調。

行為二:酗酒

我們都知道,如果酗酒無度酒精會傷害肝臟,同時還會損害胃粘膜出現炎症、潰瘍。

而且下酒菜中的腌菜對胃部的傷害也很大,會促進血管收縮,減少粘膜血液供血,還會干擾胃部的排空功能,容易使膽汁反流到胃部,傷害胃粘膜。

行為三:吃飯不守時

廢寢忘食可是現在上班族常見現象,忙的時候隨便墊點,有時間就暴飲暴食,這樣飢一頓飽一頓是在考驗胃的承受能力,長期以往會慢慢傷害胃健康。

近些年來,生活中消化不良、胃潰瘍以及胃炎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白領人群當中更加明顯。

要知道胃是一個非常守時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提前當中也存在一種生理上的高峰低谷,而如果胃酸跟胃蛋白酶沒有跟食物中和的話就會消化胃粘膜,會傷害胃粘膜,因此吃飯一定要準點進行。

行為四:飲食不當

馬上要到夏天了,這是一個細菌繁殖盛行的季節,食物容易腐爛,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清潔,否則容易出現胃炎。

行為五:晚餐吃太飽

白天忙於工作,午餐隨便應付,一直到晚上才開始大吃大喝,而消化系統在這樣不規律的生活中很容易被破壞,而且這種情況不不但會影響睡眠導致肥胖,還會迫使胃腸道長期處於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中,胃液一旦過量分泌就會加重腐蝕胃粘膜,長期就會導致胃潰爛、胃潰瘍發生。

因此要根據自己每天需要的熱量來安排進食,按照比例早餐佔據一天熱量的百分之三十,午餐百分之四十,晚餐百分之三十,切莫晚餐吃太多。

行為六:狼吞虎咽

食物在進入胃之後需要經過眼膜消化,然後適當在變成乳狀之後才會達到腸道,因此吃飯一定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

這樣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還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不僅會直接損害胃粘膜,還會加重胃部的負擔,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太長會導致胃動力下降,影響胃功能。


牢記三個「養胃方」:

第一個,吃兩米

一、花生米

花生有一個突出的好處是能起到養胃的作用,因為花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天然的低鈉食物。

而且花生含油量較高,所含蛋白質也很豐富,並且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每天吃適量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

花生還可降低膽固醇,防止皮膚老化,增強記憶力,是一種長壽食品。

建議:脾胃失調,營養不良的患者可以選擇花生紅棗粥。取花生仁30g,糯米60g,紅棗30g,加冰糖少許,煮粥食用。

二、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可以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

小米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鐵量高,營養價值豐富,易於消化,又不傷脾胃,本身就有和中健胃,補虛扶正的功效,又開胃又養胃,素有「代參湯」之稱。

建議:日常可選擇喝些小米南瓜粥。南瓜去皮切丁,小米淘洗乾淨,放入電飯煲浸泡1小時後,熬煮至軟爛即可。

第二個,喝三水

一、牛奶

牛奶可以稀釋胃酸,因此常被人們認為是非常適合養胃的食物。

牛奶相對於其他食物,確實對胃的刺激相對要少。

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保護膜,但一天不宜超過兩杯。

二、溫水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晨起喝杯溫開水,能幫腸胃道「減負」。

而且,溫開水能幫助緩解便秘,降低腦血栓、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還能幫助吸收早餐中的營養。

因此,清晨起床後,一定記得喝1~2杯(200~400毫升)的溫開水。

三、佛手陳皮茶

用中藥調理,也是養胃非常好的手段。給大家推薦——佛手陳皮茶。

需要準備六種材料:丁香,陳皮,桑葉,菊苣,佛手,茯苓每種各0.5克。

將準備好的材料洗凈晒乾烘焙成茶,每天早中晚各一杯即可。

《開寶本草》中說丁香是一味理想的暖胃藥,用丁香泡茶,喝起來有種微甜的辛辣味,它獨特的揮發性成分會讓人覺得整個胃裡都暖暖的,能緩解腹部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和氣漲,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長期飲用可以逐漸地調理腸胃,保護腸胃的粘膜不受刺激,同時增加腸胃的禦寒能力。

《中國藥典》記載:菊苣性微苦、咸,涼。主治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用於濕熱黃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菊苣本身所含的多種營養成分,使得它具有改善人體內分泌紊亂,調節腸胃功能、清腸通便、降火潤燥、纖體護膚、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重保健功效。

第三個,按四穴

養胃可以試試這4個穴位,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一、按章門穴——解除胃痛

章門穴正在第十一肋骨遊離端下緣處,為足厥陰肝經穴,脾之募穴,八會穴之臟會。

雙手叉腰,兩手大拇指指腹點按在穴位處,適當用力會有酸脹感,堅持2分鐘。

二、按膻中穴——調氣養胃

膻中穴的位置位於兩乳頭中間,胸骨上。膻中穴是氣會,對於人體內氣的運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另外膻中穴位於胃的上方,上焦與中焦交界之處,是上焦呼吸之氣與中焦脾胃之氣會聚和通行的關鍵通道。

所以通過刺激膻中穴,我們可以調理上焦與中焦的氣機,使得腸胃氣機得到疏理。

三、按足三里——促進消化

足三里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

按摩本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四、按中脘穴——溫胃理氣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劍聯合與肚臍中央之間中點處,所謂胸劍聯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變軟處,即胸骨下端盡處。

胃位於橫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

中脘正處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在胃的中部,當然以治療胃部的問題為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胃 的精彩文章:

養胃首選五穀,養護我們的腸胃,健康長存!
早養胃:抓住這個黃金時間段,做好3件事,養胃事半功倍!

TAG:養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