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流失到日本的十大國寶,件件都是絕世珍品

流失到日本的十大國寶,件件都是絕世珍品

原標題:流失到日本的十大國寶,件件都是絕世珍品


如果要問除中國之外,哪個國家收藏中國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


第十,李迪《紅白芙蓉圖》


價值:宋代花鳥畫第一名作


舉世公認的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原來是圓明園的秘藏,後來流落海外,先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後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第九,《無准師範像》


價值:宋代人物畫代表作


南宋時期流入日本,是宋代肖像畫的代表作,明清以前的人物肖像畫,無一幅能出其右。收藏地京都東福寺。



第八,猛虎食人卣


價值:商周青銅器精品;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出土於湖南,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近代流入日本,收藏地京都泉屋博古館。



第七,牧溪法師《觀音猿鶴圖》

價值:宋代禪宗畫代表作


這套圖畫三幅一組,宋代禪宗畫的極品,古代流入日本,藏於京都大德寺。



第六,王羲之《喪亂貼》


價值:最接近書聖原本的摹本


唐模本《喪亂帖》,這可是被認為最接近於王羲之真跡的唐模本了,相傳是鑒真大師東渡時候帶到日本的,是晉唐書法中的極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快雪時晴帖》和故宮的秘寶《神龍蘭亭序》並駕齊驅,價值無可估量。古代流入日本,宮內廳收藏。



第五,《瀟湘臥遊圖》


價值:南宋山水畫第一神作;


當年這幅畫的價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圖》和《富春山居圖》之上,清末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收藏地東京國立博物館。


第四,曜變天目茶碗


價值:茶碗出自是宋代黑釉的建盞(福建建陽窯),是宋人鬥茶用的,到目前考古發現的大量瓷片中,也沒發現任何一個類似的。


這種曜變天目碗據說有兩隻,流傳到日本之後,立馬就都成了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寶物,其中一隻被織田信長所得,毀於本能寺之變,剩下一隻是德川家康傳下來的秘寶,後來被三代將軍家光賜給了春日局。收藏地東京靜嘉堂文庫。



第三,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價值:琵琶一般都是四弦,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弦的琵琶,這個樂器極度華麗,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被它發揮到了極致,世界上現存的能表現大唐盛世繁華的文物,最典型的大概就是這件了。


古代流傳到日本,日本聖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後,生前用過的寶物都被藏在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是日本皇家收藏的最珍貴的寶物。收藏地宮內廳正倉院北院。



第二,《菩薩處胎經》五貼

價值: 這卷經書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


唐代流入日本,此卷為西魏大統十六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第一,漢倭奴國王金印


價值:清晰的說明了倭國是漢朝的附屬,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貴的文物。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枚金印後來不知所蹤,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岡,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金印印面正方形,邊長2.3厘米,印台高約0.9厘米,台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厘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收藏地:福岡市博物館。



為了紀念漢倭奴國王金印這一事件,日本在發現金印的福岡志賀島建立了金印公園。

志賀島東側,臨海的公路邊,立著一塊高近 10 米的白色石碑,上刻「漢委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數字。石碑旁有一塊木牌,寫著「此處是發現後漢(現在的中國)光武帝授予奴國(現在以福岡為中心地區)使者金印之地,也是我國歷史上重要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曹丕射鹿李治吸膿,道光立嫡慈禧上位,哪些皇帝會作秀?
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何衛國最晚滅掉?原因出人意料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