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浦最火的涼皮,大家了解一下

江浦最火的涼皮,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次聽說這家涼皮,是在江浦讀高中的時候,我的吃貨同桌帶我去的。

很小的店鋪,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

說起蘇果超市,沒有江浦人不知道,十幾年前,蘇果超市與金浦廣場絕對是江浦人流量最多的地帶。

在蘇果超市旁邊的小巷裡,藏著這家龍記涼皮店,十次來十次都要排隊,據老闆統計,一天差不多賣出300多份涼皮,有的人排上40多分鐘只要吃上一口涼皮,立馬心滿意足。

縱橫江浦市場13年的小店

店鋪不大,店內不存在裝潢一說,完全原生態,總共就擺放了兩張木桌子,在牆兩邊為了節省空間也不走心的訂了兩排長桌子。

環境可以不講究,服務可以不存在,招牌可以貼門上,但是味道絕對不能有差錯!

店裡有三個人,老闆娘拌涼皮、她的老伴幫忙配菜、兒子負責外賣,另外廚房還有兩個師傅專門做涼皮。老闆一家是陝西漢中人,是涼皮的發源地。一家人原本在北京開店,2006年,機緣巧合來到了江浦,來到江浦一下子感覺差距太大,她當時問自己老伴「我的天!這麼破的地方能做生意?」,那個時候江浦連計程車都沒有,滿大街的馬自達和摩的,沒想到一待就是13年,也算是見證了一個小城鎮的發展。

你能從老闆娘霸氣的語錄中一下子聽出她絕對是一店之主。

如果後面的人提前跟老闆娘點單說自己的要求,老闆娘馬上會懟他:「我沒問你,你就不要說話,你說了會讓我弄混了,你沒說話做錯了算我的,不收你錢!」然後客人嘴也不敢還的繼續等,後面想催的也不敢催了。

為了跟高冷的老闆娘套近乎,小編排隊的時候跟她說:「老闆,我是你們家常客,記得嗎?上次我點了一份多辣半皮半面,然後你給做成了全涼皮,後來給了後面排隊的妹子,重新給我做了一份還記得嗎?」

老闆娘看著我說:「那份肯定是我老頭配的,我自己配重來不會出錯。」

GIF

老闆娘手腳麻利,幾十秒就拌好一份。

拌面看起來簡單,其實有講究,拌的越勻越入味越好吃,打包回去的有時候沒有店裡的好吃就是自己沒有拌開。她不善言辭,除了問你要不要香菜、涼皮還是半皮半面、打不打包、吃不吃辣外,幾乎沒有多餘的語言,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手中的那份涼皮面上。

熟悉的配方 熟悉的味道

半皮半面

關於這家涼皮為什麼這麼好吃,emm……首先涼皮是自己手工製作的,口感肯定比那種批發的或者機器製作的要好,其次辣椒油、花生、料水等配料都是從老家陝西運過來,然後自製的。

花生 辣油和配料

浦口中心醫院的小護士們經常集體點外賣備註多加一份花生,加花生和自製辣油的涼皮第一口感覺是香,特別香,老闆說花生是自己炸的,再熱再燙都要在大鍋邊看著,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可能晚出鍋幾秒鐘,花生就老了。

料水是涼皮的精髓,含有二十多種中藥材熬制而成,另外還有特製的蒜水,把大蒜放進榨汁機里炸出水,這樣加進涼皮里,不喜歡吃蒜的人也能吃到蒜香而吃不到蒜了。

涼皮(大碗)

豆芽、黃瓜每天都是新鮮採購的,涼麵是當地菜場買回來自己加工的,麵筋也有嚼勁。最後再因地制宜,結合江浦人口味來搭配調料的分量,老闆娘說陝西當地的涼皮太酸太辣,所以他們就減少了醋和辣椒,有需要的再多加,滿足了大眾的口味。

生意這麼好,為什麼不開分店?

我問老闆生意這麼好為什麼不開幾個分店,老闆說,做東西的人不一樣,做出來的味道就完全不一樣,這樣會砸了自己的招牌,也是她的這份執著,才有了大家口中獨一無二的「蘇果巷子涼皮」。

最後,晚上去的話記得早點去排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浦口 的精彩文章:

浦口野菜不完全指南,佛系春天必備!
看完這個展覽你會愛上兩座城市

TAG:文化浦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