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歷史︱為什麼外國人喜歡烤麵包,中國人喜歡蒸饅頭?讀讀麵包成長史吧!

趣歷史︱為什麼外國人喜歡烤麵包,中國人喜歡蒸饅頭?讀讀麵包成長史吧!

今天刷著手機在「網紅」麵包店前排起長隊的人們也許難以相信,麵包這種看似新潮的舶來品究其歷史竟然已經有七八千年。手捧鬆軟香甜麵包的人們可能也不會想到,使麵粉蓬鬆柔軟的「魔法」,最早來自古埃及。

古埃及——陰差陽錯產生髮酵麵包

麵包的出現幾乎與農業文明曙光同步。因為帶有堅硬外殼,收穫後的小麥難以即時食用,必須去殼磨成麵粉,製成小麥粥和薄餅聊以充饑。是誰第一個突發奇想,將稍加研磨的麥粉加水拌成糊狀,放在烤熱的石板上製成薄餅?味道又如何?問題的答案已難覓其蹤,只能從中東地區仍延續類似做法的烤餅上一作窺探,但毋庸置疑的是,這種未經發酵的烤餅即是麵包的原型,在它誕生後差不多過了兩千年,才被古巴比倫人帶入埃及。

尼羅河水定期泛濫,掌握自然規律以後,埃及人卻因此得到了肥沃耕地。肥沃耕地上生長出的小麥,不僅是尼羅河水的意外饋贈,也是農耕文明裡豐收的象徵——埃及豐饒女神伊西絲的頭上即有一把小麥標誌的裝飾迎風招展。在埃及人手裡,小麥麵包經歷了一次決定性的飛躍,從無發酵麵包一舉成為發酵麵包,也奠定了今天麵包的兩大基本分類。而在麵包華麗轉身背後,卻是一次遺忘之後,時間給予的驚喜。

用石頭磨碎小麥外殼的工作相當艱巨,一次儘可能多磨麵粉,多揉麵餅,可以餵飽更多人。某次辛苦勞作後,一份多餘的麵餅被烹飪者遺忘在角落,暴露於尼羅河畔的高溫下,與空氣密切接觸了一整天。沒人注意到犄角旮旯里有個麵糰正在噗噗冒泡膨脹,獨自邁向食物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變。等到第二天再被想起時,麵餅已經大了一號,火烤以後既有蓬鬆的口感更具穀物的香氣,既更飽腹也更易消化。

彼時彼地的埃及人還不知道,這種神奇的變形源自麵粉麩質與空氣作用釋放出的微生物:野生酵母——人類通過顯微鏡看到酵母菌的存在還要等到5000多年後的維多利亞時期。如尼羅河一樣,埃及人同樣把麵包的新做法看作神的恩賜。就這樣野生酵母侵入生麵糰,陰差陽錯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酵麵包。埃及人如法炮製將更多的麵糰暴露在空氣中,更加嫻熟地製作起發酵麵包來。

順帶的,他們還發現麵包烤制前的液體初篩後也可以用來填飽肚子,所以最早的啤酒又被稱為「液體麵包」。麵包,啤酒,一個普通埃及人的主食就是以上兩者。數千萬建造古埃及金字塔的工人們以麵包為口糧,維持體力、應付繁重勞作。這樣看來,說「金字塔是建造在數以萬計麵包上」也不算誇大——威廉·基爾在《麵包的歷史》一書中就曾提到:「古埃及僕人一整年的工資報酬是三百六十杯啤酒、九百個白麵包、三萬六千個普通麵包」、「法老外出時,會攜帶數萬個麵包供國王和隨行者食用。」

埃及人無比珍惜神賜的麵包,將其作為敬奉神明的供品,他們還發明了最早的烤爐。放在薄石頭上隔火烤的方法從埃及時期開始變為送進烤爐,麵包的式樣、種類、口味也隨之開始遞增:圓形、立方形、麻花形、動物形……五十多種不同形狀的麵包讓人眼花繚亂。麵包製作在埃及成了一門手藝,麵包也成就了除金字塔外埃及人的特徵——留存的木乃伊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牙齒普遍欠佳,現代醫學認為原因就在於他們吃了太多的麵包,造成了磨損和糖分殘留。當時的外族人也覺得埃及人吃了太多的麵包,他們看著這為麵包狂熱的民族,將埃及人稱為「(神選)吃麵包的人」。

古希臘羅馬——麵包成為餐桌上的頂樑柱

伴隨貿易往來,發酵麵包由埃及傳到希臘。與埃及人一樣,希臘人認為其飲食的三大構成:穀物、橄欖油以及葡萄酒是眾神賜予的三樣禮物。其中雅典娜教會希臘人種植橄欖、葡萄酒來自酒神狄俄尼索斯、穀物則是女神德墨忒爾的饋贈,希臘的各類菜肴都以以上三者為基準,這也與只吃肉喝羊奶的游牧民族區分開來。

埃及人已經忘記了發酵麵包的發明者,但是希臘歷史上卻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一位名叫忒亞里翁的雅典人,他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是商業麵包房的首創。如此掐指一算,今天我們在街角看到的麵包店原來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比咖啡館、理髮店以及其他零售店的歷史都要久遠。

除了埃及人的小麥麵包,希臘人的麵包房裡還可以買到黑麥麵包、穀物麵包、白麵包(精篩麵粉製作)、未篩粗粉的全麥麵包;在麵粉中添加橄欖油、豬油、葡萄酒、牛奶、蜂蜜、罌粟花、芝麻,以及乾果、乳酪等輔材……各項排列組合下,麵包製作方法已達七十多種。

對於麵包的欣賞是一種樸素而知足的希臘式生活方式。在希臘的貴族宴會上,高高壘起的麵包通常放在藤編的籃子里呈上,正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記載:「帕特羅克羅斯從漂亮的籃里拿出麵包,放在檯子上,分給每一張餐桌。」

羅馬人接過希臘人麵包製作的接力棒,又額外添加了兩個貢獻:一是專註於技術改進的羅馬麵包師發現,釀造啤酒的酵母液可以被提取出來專門用做麵包的發酵工序,使烤出的麵包更加鬆軟可口。直到中世紀晚期,歐洲人還在使用羅馬時期的啤酒花酵母法製作發酵麵包。

羅馬人的另一個傑出貢獻,是把「吃麵包」變成了一項公共事務。現代人雖然有了廚房和家用烤箱,但大量的麵包消費還是在麵包店進行,這與古希臘羅馬的情況如出一轍。相比希臘人,羅馬人更是將城市裡的麵包坊利用到極致——早在公元前100年,羅馬城的麵包店就已經達到250家,店裡的麵包師經過職業培訓,批量生產的麵包不僅是羅馬市民維繫生命的能量來源、精神愉悅的撫慰,也是羅馬公共生活的基礎。古羅馬市民習慣將磨粉、過篩、揉面、發酵、烘烤的繁瑣工序交給專業的麵包師,既免去了自己沒有廚房和工具烹飪的尷尬,也省下大把時間用作廣場的高談闊論。有的麵包師會在廣場中設有公用的烤爐,各地送來的麵糰在這裡集中烤制,作為城市公共生活的基本福利成批出品並且免費配給羅馬市民。

難怪古羅馬人說自己文明的兩大支柱是「麵包和競技」,背後其實是羅馬執政者的統治之道——以麵包填飽市民的肚子平息矛盾,以羅馬場競技吸引市民的精神轉移注意力。免費的麵包雖然沒有維持羅馬帝國的永久統治,卻開啟了麵包作為普羅大眾餐桌上的頂樑柱的地位,以及麵包的歐洲化傳播之路。(艾栗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智訊 的精彩文章:

趣歷史︱周人是怎麼讚美自己的祖先的?
文學︱文學與身體:為什麼寫作?

TAG:社科智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