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0餘具屍體,成了登頂珠峰的永恆路標

200餘具屍體,成了登頂珠峰的永恆路標

海拔8848米,那是人類站在地球觸摸天空的極限距離。在極限挑戰的過程中,有的人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屍體成為攀登珠峰過程中,永不消逝的路標。

>>>>

登山教父留給人們的世紀之謎

人類是在什麼時候第一次成功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一張拍攝於1953年5月29日的照片給出了目前登山界公認的答案。

珠峰被征服當日的報紙頭條

照片中尼泊爾嚮導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站在珠峰之巔,手裡舉著一塊冰塊,而冰塊的上面,插著一面隨風起舞的旗子。

拍攝這張照片的,是紐西蘭著名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當時年僅33歲的希拉里在嚮導諾爾蓋的幫助下,從珠峰的南側攀登,成功抵達世界之巔,他也因此成為了目前公認最早登頂珠峰的人。

然而,在希拉里登頂的三十年前,有一個人,在沒有現代登山設備的情況下,已經最大限度地接近甚至成功抵達了峰頂,並且永遠留在了那裡。

他的名字叫做喬治·馬洛里,是登山愛好者心目中教父般的存在,那句「Because it』s there——因為山就在那裡」被無數的人奉為圭臬。

喬治留給登山愛好者的信條

年輕的喬治非常英俊,有著所有故事男主角的光環:顏值高,家境好,喜歡詩歌與文學,畢業於劍橋大學這樣的名校,在校期間還是劍橋划艇隊的划槳能手。

年輕的喬治顛倒眾生

喬治的登山生涯最初是從歐洲展開的,在征服了歐洲的幾座高峰之後,喬治·馬洛里卻把目光放在了人類從未企及的地方——珠穆朗瑪。

一戰結束後,喬治帶領12人登山隊經過8個星期的艱苦旅程,最終見到了他魂牽夢繞的珠穆朗瑪峰。他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探尋到了登頂珠峰的道路,但是季風帶來的暴雪使第一次登頂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暴雪造成的雪崩帶走了七名登山勇士的生命。作為隊長,喬治對這次登山隊友的遇難非常自責,回到歐洲後,他想就此放棄登峰,逃避那段可怕記憶。

喬治和他的嚮導

第三次登頂計劃很快籌備完畢,此時喬治已經38歲了。他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他不想錯過最後的嘗試。

在最後距離頂峰610米的死亡地帶,隊友目送著喬治與嚮導的身影慢慢移向頂峰,卻在雲無遮擋之後徹底消失在雲峰之中。

喬治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直到75年後,喬治的屍體才在下撤的路線被發現,至今,喬治·馬洛里的屍體仍然躺在他熱愛的珠穆朗瑪峰上。

>>>>

雲端上的死亡聖地,屍體化成路標

喬治的教徒沒有因為教父的逝去而停下腳步,追求極限的虔誠信仰讓無數的登山者前赴後繼,奔向地球的屋脊。

截止到2013年6月,全球一共有330人在攀登珠峰過程中遇難。在這330人當中,他們雖然失去了生命,卻也成為攀登者心目中永恆的存在。1996年罹難的印度登山者帕卓,鮮有人知道他的全名,但每一個心向珠峰的人都知道一個名詞——「綠靴子」。

皚皚白雪中,一抹顯眼的綠色

帕卓登頂時與同伴走散,最後在暴風雪中顫抖而死。帕卓的屍體躺在所有登山者登頂時都會經過的洞穴旁,雪量不足時,登山者有時必須踏過他的腳才能前行。因為帕卓身穿螢光綠的登山靴,登山者稱他作「綠靴子」。如今,「綠靴子」已成為登山者衡量與山頂距離的標示點。

雪量少時,帕卓彷彿一個正在休息的人

2011年,帕卓的哥哥廷萊(Thinley)第一次知道弟弟的「綽號」。「我在上網時發現別人叫他『綠靴子』。我十分沮喪和震驚,真不想讓家人知道這件事。」他回憶道,「老實說,在網上看到這樣的照片讓我難受,我感到很無助。」

面臨同樣困擾的,絕不僅僅帕卓的家人。出身夏威夷的法蘭西絲,自6歲時父親帶她登上了科羅拉多峰,自此開啟了她的登山人生。1998年,她最終成為了第一位不使用呼吸裝置就登上聖母峰的美國女性。

被譽為「

睡美人」的法蘭西斯

但就在回程時,這位創下世界紀錄的勇敢女性卻命喪途中。下山時,法蘭西絲與同行的丈夫瑟蓋被迫留在8000米高以上的「死亡地帶」過夜。

後來兩人也走散了,法蘭西絲雖然嘗試向兩名登山者伊恩·伍德奧(Ian Woodall)和凱茜·奧多德(Cathy O"Dowd)求救,但對方最後在氧氣耗盡前也不得不放棄她。於是,法蘭西絲的遺體被冰封在極地,人喚「睡美人」。

多年過去,法蘭西絲的遺體仍在山上,在她生命最後時光陪伴她的伍德奧,為沒能救她感到深深的自責。2007年,伍德奧在奧多德的支持下回到了珠峰。憑藉多年來的記憶和運氣找到了法蘭西絲,用美國國旗裹好了她僵硬的遺體。

>>>>

海拔最高的名利場

1960年,中國人第一次攀登珠峰,當時的花費相當於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的全部投入,僅到瑞士、法國購買登山裝備就花去了近35萬美元;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珠峰南北大跨越,花費約2000萬元。

隨著民間愛好者開始嘗試挑戰各種海拔,中國內地開始規定不允許個人私自攀登海拔超過3500米的山峰,個人必須要加入專業高山協作組織,在相關部門註冊後才能登山。

登山者在珠峰上留下了大量生活垃圾

一般而言,登珠峰有兩條線路,一條是中國北坡,另一條是尼泊爾南坡。尼泊爾政府對攀登珠峰和其他3000米以上的雪山執行許可證制度,攀登珠峰的許可證每人收取至少1萬美元(8~12人團體),最高2.5萬美元(單人)。尼泊爾政府每年僅此項收入就相當可觀,僅2013年一個季節,這一項收入就為尼泊爾政府帶來了將近300萬美元的收入。

從中國北坡攀登花費要更加昂貴,也因此,攀登珠峰的隊員們非富即貴。這些人員的名單中有萬科王石、搜狐張朝陽、今典投資總裁等一批知名企業家。

登頂珠峰成為王石的標籤

20世紀70年代每年成功登頂珠峰的人數寥寥無幾,但是在1993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00人,2004年這一數字超過了300人,2012年這個數字突破了驚人的500人。

鑒於登山的最佳時間為4月下旬~6月上旬與9月中旬~10月上旬,但攀登珠峰時間比較長,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大概要需要60天以上,這就意味著一年中登頂的人大都擠在那個時間,山上很有可能要同時容納1000人。

與安全相比,人們更關心能否登頂

普通山峰倒還好,但珠峰峰頂氧氣非常稀薄,需要快上快下才能最大限度保證人身安全。但在珠峰登頂的路上有非常狹窄的地方,在人多時要排隊才能通過,有時候要排幾個小時隊。如果在排隊過程中出現惡劣天氣,登山者很有可能喪命。1996年4月18日,珠峰峰頂附近突發暴風雪,奪走了8名登山者的生命。

一座座山峰,就彷彿地球最古老的巨大紀念碑,攀登的歷程就是如同在吟誦一段段碑文。登頂的那一瞬間,你也將對生命有了一種全新的頓悟,家中日記本里一直未能結尾的詩,終於有了最完美的終章。

如同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當中所傳承下來的精神一樣,天破了我們自己鍊石去補,當疾病肆虐我們嘗遍百草尋找解藥,洪水來了我們用盡一切辦法去疏浚,大山擋住了去路我們就用雙手鑿出一片天地,留在雲端的夢想不會是我們探索的終點!

團團菌互動時間

拋開外在的各種限制條件不提,朝陽的小夥伴是否願意堵上生命的代價去登頂世界的屋脊?

對於無數人熱衷的極限登山運動,你又有怎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給團團菌留言互動!團團菌愛你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春朝陽 的精彩文章:

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TAG:青春朝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