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見手褐?一種罕見的受傷會變褐色的牛肝菌

見手褐?一種罕見的受傷會變褐色的牛肝菌

有一類牛肝菌被親切地稱為「見手青」,因為它們的菌肉被壓傷或手碰傷後會呈靛藍色,因此得名。

每年雨季五月過後見手青就開始大批量上市,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記得去年雲南的一項野生菌消費調查顯示,牛肝菌的銷量是排在了第一位,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味道鮮美,還有一個原因是價格相對親民,大量上市的時候大概80元一公斤。儘管牛肝菌還無法人工栽培,但它可食用的種類不少,產量相對於其它野生菌來說是比較高的,所以價格並不貴。

見手青的名氣除了來自它是「牛肝菌」以外,還因為吃它容易中毒。

常見的可食用牛肝菌有:

粉見手——粉蓋牛肝菌、紅腳牛肝菌、粉被牛肝菌等;

紅見手——血紅牛肝菌、火紅牛肝菌、紅腳牛肝菌、磚紅絨蓋牛肝菌等;

黃見手——黃褐牛肝菌、華麗牛肝菌、黃柄牛肝菌等;

黑見手——茶褐牛肝菌、褐蓋牛肝菌等;

紫見手——紫牛肝菌、櫈紫牛肝菌等。

這裡說的「×」見手是指牛肝菌本來的顏色,它受傷後還是呈靛藍色的。

除了這些牛肝菌之外,還有一些能夠引起中毒的見手青,例如日本海氏牛肝菌、細網牛肝菌、黃粉末牛肝菌、青黃牛肝菌等。這些牛肝菌含有致幻的毒素,中毒現象一般表現為:眼睛周圍貌似都有小人人在跳舞,有七彩小蘑菇在旋轉,嚴重的會有幻覺,比如夢到家裡到處是火,自己則拿著盆子澆水撲火等,主要原因是毒素傷及神經部分;另有昏睡不醒、感覺到頭很重、眼睛澀難耐、昏昏欲睡的情況。

最近翻看文章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種受傷後會變成褐色的牛肝菌,按照慣例,我親切地稱它為「見手褐」。

這就是「見手褐」牛肝菌的真容,學名Paragyrodon sphaerosporus,可以清晰地看到這蘑菇在受傷後菌肉呈現褐色,來近距離看下。

Paragyrodon sphaerosporus分布在美國的愛荷華州、堪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夏秋季生長在草地上,被科學家稱為「現代郊區中最常見的物種之一」,但僅限於部分地區,所以總的來說它也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牛肝菌。

生長在草地上的「見手褐」,它和其它牛肝菌一樣,菇體肥厚,肉質感十足,看起來就很好吃。科學家推測,這種牛肝菌以前很可能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那時候並沒有現在那麼容易生存。

如果用一個動詞來形容這菌蓋給人的感覺的話,「嘎吱脆」再合適不過了。

這可不是掉色,科學家用化學試劑處理後才將這種牛肝菌表面的色素提取出來。

白色到黃色的部分面紗,附著在菌柄的基部附近,最後塌陷在上面形成一層鞘。

肥厚的「見手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志 的精彩文章:

4秒鐘內說出8個字的顏色,80%的人會出錯
蘑菇會成為開發抗生素的新資源嗎?

TAG:蘑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