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珍惜剩下的春光吧

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珍惜剩下的春光吧

已經三月了。進入到三月,便是暮春了。特別在北方,春天格外短暫,再不抓緊,一年的春天便過去了。

說起春天,總是讓人想要出外遊玩。明清兩代的人,學詩大多以《千家詩》開蒙,《千家詩》開篇第一首,便是程顥的《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少年是個好詞。從古到今,人們都嚮往喜歡少年。豈不見現在無論多大年紀的人,依然個個自詡少年,說什麼「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之類讓人聽不太懂的話,就此略過不提。

「偷閑」的「偷」字用的巧妙。忙裡偷閒,及時行樂,不論古今,都是頗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唐代詩人韓愈有一首名字很長的詩,叫《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詩里是這麼說的:「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台。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白二十二舍人就是白居易,韓愈與張籍、白居易當時均在長安做官,在一個春日,韓愈約了張籍、白居易二人到長安城郊的曲江去游春。上午的時候還微陰,到了下午天氣就放晴了。曲江春水漲漫,兩岸繁花盛開,青天白日與樓台倒映都在水中,這是多麼美麗的景色啊。然而當時張籍前來赴約,白居易卻沒有來。於是韓愈寫信詰問白居易:你怎麼那麼忙,居然不來欣賞如此美麗的春光?白居易當時是中書舍人,的確工作頗為繁忙,可韓愈難道便不忙嗎?韓愈當時任吏部侍郎,比起白居易來,只會更忙。可見白居易還是推託。

晚唐詩人李昌符有兩句詩寫得很好,說「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生活里就是這樣,找到一個好去處,想要約大家聚一次,然而卻總也聚不齊,這個說工作忙來不了,那個說家裡孩子有事,一來二去,事情變黃了。這個月推倒下個月,下個月推到明年,只差從這一世推到下一輩子了。

花期易逝,總想要事事都計算好,事事都安排的妥當,哪能盡如人意,條件還沒有滿足,春天便已經過去了。宋代楊萬里有一首《傷春》寫得好:「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春天來到之時,盤算的如何如何,計劃那麼多賞春樂事,然而到最後,終究還是又枉卻春風。花期易逝,春光短暫。

不但自然界的花期短暫,春季短暫,人生的花期也是短暫的,不止花期,整個人生都是倏忽即逝的。我們常說漫漫人生路,但人生其實很快。而這很快的人生,是由一個個片斷組成的。這些片段更是轉瞬即逝,如果放任這一個片段過去,我們的人生就會是一片空白,毫無趣味。這樣的生活,也就不會什麼幸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學 的精彩文章:

二月二龍抬頭!開啟鴻運好兆頭
上元、上巳、七夕,到底哪天是情人節

TAG:國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