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宋人那樣靜靜地飲茶

像宋人那樣靜靜地飲茶

環境之靜

環境是影響和決定飲茶心情的一大因素,文人們總是力求在幽靜雅緻的環境中飲茶,這樣既能欣賞風景,又能洗滌心靈,得到雙重的審美愉悅。

比如樹蔭之下,清凈自在。

陸遊《同何元立蔡肩吾至東丁院汲泉煮茶》:「旋置風爐清樾下,他年奇事記三人。」

在竹林中,清幽高雅。

陸遊《喜得建茶》:「故應不負朋游意,自挈風爐竹下來。」

或者對花而飲。

雖然唐人最忌如此,但宋代文人們認為在花間品茗風雅至極。

鄒浩《同長卿梅下飲茶》云:「不置一杯酒,惟煎兩碗茶。須知高意別,用此對梅花。」

宋代文人喜歡在自然環境中飲茶往往和他們「避世」的心態相聯繫。到遠離紛爭的世界去構築寂靜幽雅的環境,在品茶或玩賞茶藝中求得內心的愉悅,達到心靈的平衡。

對於宋代文人來說,飲茶狀態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心態。

內心之靜

除環境靜外,能夠體會茶之真諦的,就是品茶人的心態之靜。

老子曾說:「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

孔子也主靜:「智者動,仁者靜。」

莊子同樣提到:「聖人之心靜平。」

在中國古代哲人眼中,靜是內在特質,是人的主觀心境的表現。

宋代文人追求靜的心態,一方面是繼承了前人的傳統,另一方面是因為寧靜的心態更有助於他們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思考人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歐陽修一生愛茶,經歷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後,他逐漸認識到世間百態,多次在詩歌中表達對茶的喜愛。

歐陽修在《茶歌》中寫道,「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唯飲茶」。

文化之靜

宋代文人較之前代,更加註重內心的素養,他們的思想成熟、深沉,情感含蓄、複雜,宋代文化從整體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內斂深沉的特徵。

體現在茶文化上也不例外。

如果說坯體材料是當時汝瓷茶具的軀體,那麼宋人深沉內斂、動中求靜的審美文化則是汝瓷的內在靈魂。

觀復仿汝窯天青品茗杯

宋代汝窯,器型莊重大方,圓潤古樸,以瑪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釉面溫潤古樸純凈如玉,有似玉非玉之美。

細品汝窯瓷器,其寧靜雅緻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無窮,在宋人心中有極高的地位。

葉置《坦齋筆衡》:「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新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

觀復仿汝窯天青品茗杯

部分圖片引用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布朗人齒間的茶滋味
最早一批的網紅:除了奶茶妹妹,都已泯然眾人矣!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