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佛山媽媽把女兒送進清華!因為成長過程中,做對了這些事!

這位佛山媽媽把女兒送進清華!因為成長過程中,做對了這些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佛山媽媽的育兒故事。這位媽媽名字叫做鄧小春,孩子含含在2005年高考中,以超過北大錄取分數線的優秀成績,被人大最熱門的專業錄取,隨後又在2009年保送清華大學研究生。

鄧小春 :佛山外國語學校老師,中學英語高級教師、佛山市優秀教師、佛山市首批「名教師」,「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獲得者,廣東省教科所「生本教育」總課題長期聘請的「中學英語指導老師」。近10年來,先後受各級教育部門(學校)邀請作報告、講座或示範課達100餘場次,足跡遍布含香港和澳門在內的20多個省、市、縣。多篇論文發表在《人民教育》《廣東教育》等期刊。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大獎賽有多人榮獲全國一、二等獎。

鄧小春老師

從小,她幫女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好的習慣從小就要開始養成。鄧小春回憶,女兒含含4歲的時候,作為媽媽就開始教她要自己將衣服小手帕整整齊齊,按照種類分類有序的整理好。這種從小就養成的習慣,鍛煉了女兒從小做事有條理、有耐心的特點。

「可能是習慣從小培養的好,等到真正讀書的時候,含含會自己整理好書包文具,不再需要做爸媽的操心,所以回想起來,培養這種好的習慣對孩子是有幫助的。」鄧小春說,等到女兒長大到了初二的時候,地理和歷史科目經常拿滿分。

做母親的她也很好奇,於是問女兒:「為什麼你能夠拿滿分?」「可能是其他學霸沒有我那麼有耐心吧。」含含說,自己會利用好考試時候的最後一分鐘,把試卷上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整理好。因為小的時候整理東西的習慣,也讓她能夠靜下心來,這樣對提高做題的命中率非常有幫助。

在讀高中的時候,含含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當時因為身體不適,最後一條6分題也沒有做。鄧小春覺得女兒肯定沒考好,結果最終卻拿了全國一等獎。問到原因的時候,女兒輕描淡寫的說,這正好證明了我前面的題目答得非常準確,沒有丟分。

另外一個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閱讀。作為老師的家裡,從不缺的就是書,平時有朋友到家裡,送的最多的不是玩具而是書,因此家中有各種各樣的書籍。「含含還小的時候,因為我和老公工作都忙,是外婆經常幫忙帶的孩子,會經常給孩子講故事。」鄧小春說,含含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識字,並且會將外婆講的故事清晰的複述表達出來。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鄧小春也從小非常注重在家裡培養女兒學習英語的氛圍。她就和女兒用英語對話,母女兩人「打賭」,如果誰冒出第一句中文,就要做一樣家務。在邊學邊玩下,女兒從小練就了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

初中,她選擇對女兒「狠心」

在瀾石小學讀完三年級,含含面臨小升初的選擇。當時在瀾石中學任教的鄧小春,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易子而教」。

「我不希望她因為我在學校得到特別的照顧,再說孩子也不能長期在身邊看著,我希望女兒能夠適當保持成長的距離。」在鄧小春的決定下,含含沒有進入片區對口的瀾石中學就讀,而是選擇去了佛山二中初中部。她還為自己的女兒選了一個當時在學校,以最嚴格而出名的班主任。

「當時女兒的班主任老師,同行都知道,是那種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都守著課室的人。」鄧小春回憶,在女兒這個成長階段,身邊有同事朋友評價她,最大的特點就是:「狠心」。

曾經有好幾次遇到外面惡劣的天氣,刮著大風大雨,還鳴雷閃電,但鄧小春依然堅持讓女兒自己騎著自行車上學。實際上女兒不知道的是,當鄧小春在窗戶里看著女兒推著自行車出門的時候,眼淚忍不住往下掉。

事過多年,鄧小春和女兒說起這一事情時,女兒一點也不責怪她。其實,鄧小春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女兒從小體質就不怎麼好,體育也不擅長。為了女兒鍛煉好身體,整整三年時間鄧小春都堅持讓她騎著自行車鍛煉,即使晚自修回家也不例外。

當時的體育中考考的是仰卧起坐和跳繩兩個項目。原先根本不會跳繩的鄧小春,為了讓女兒可以體育考的好成績,平時在家裡也陪著她訓練。兩母女把家裡沙發墊子抽出來鋪在地上做仰卧起坐。

「初三練習了一年,女兒最終體育中考拿了滿分,我也從一個完全不會跳繩的人,變成一個能夠在學校教工運動會上拿到第一名的冠軍。」鄧小春笑稱,這就是陪伴孩子過程中共同進步的意外收穫。

高中,她選擇傾聽和引導

2002年中考,含含順利以優秀的成績,被佛山一中錄取。然而到了高中女兒轉為寄宿制後,高一的時候,一直穩定的含含成績卻出現了下滑。原來是女兒上高中後,在生活和學習上都處於適應期。

「老師的講課方式也和初中有所區別,女兒經歷了初三緊張的一整年時間學習後,一進到高中反而鬆懈了。」鄧小春說,在學習上沒找到門道的含含,將時間花在大量的閱讀上,經常在學校的圖書館待上很長時間。

雖然女兒住校後,和爸媽的溝通自然也少了。但作為媽媽,鄧小春是女兒很好的聆聽者。女兒回家後說起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鄧小春會耐心聆聽。但當聽到女兒評論到老師有做得不妥的地方,鄧小春會不鼓勵她,反而會讓女兒自己多從身上找原因。

高一那個學期,拿到成績單後,看到女兒成績下滑,鄧小春沒有過多責怪女兒。她讓含含自己把這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課程表,有序的整理出來,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也是我和女兒相處的一個方法,當女兒成績考得好洋洋自得的時候,我會潑一下冷水『下一次你要倒霉了,你要做好準備』。」鄧小春說,但當女兒考的不好的時候,她會說:「別難過,來和媽媽講一下。」在調整引導後,含含總結了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很快成績就有所攀升。

2005年高考的時候,鄧小春女兒含含進入佛山一中的「尖刀班」,班上每一個孩子都有把握衝刺清華北大。當年實施的是「先填報志願後高考」的模式。在廣一模的時候,含含考了班上的第一名,高出第二名很多分。但廣二模的時候成績出現了波動。為了穩妥起見,最終女兒填報了人大最熱門的專業國際經濟貿易。

高考放榜後,含含考了810分,過了當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廣東的錄取線。懷著一絲遺憾,含含在大學的時候繼續努力。最終在讀完本科後,女兒被保送清華大學研究生,圓了自己的夢想。目前含含在人大任教,也和媽媽一樣成為了一名老師。

這周末,她要開一個講座

即使是懂的很多教育道理的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情緒管理方面也會出現失誤。鄧小春回憶,在含含高考的第一天晚上,自己把女兒「氣哭了」。這一個情景至今讓她仍難忘。

「當時含含考試的情緒也比較緊張,家裡的長輩也是關心她,第一天考完就在吃晚飯的時間打來電話。」鄧小春說,當時老人家在對話那頭等著,她喊女兒過來聽電話,女兒不想聽。孝順的鄧小春就有些生氣了。最後女兒哭著回了房間。

「有時候我也會反思,作為媽媽怎麼可以做的更好?」鄧小春說,對於這些做的不足的地方,她也總結了一些心得。

在這個周六佛山市外國語學校的校園開放日,目前在學校任教的鄧小春老師將會進行「我送孩子上清華」的講座。這也是鄧小春首次開講,屆時將會介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方面的心得。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4月21日上午10:20至11:20分到佛山市外國語學校參加講座噢。

當日學校還安排多節學科優秀課例和校本特色課例展示,以及特色街舞操、多國語言交流等大課間活動。詳情請留意明日佛山校園通推送。

想了解2018小升初資訊的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山校園通 的精彩文章:

TAG:佛山校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