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水草冒泡與光合作用的關係,篩選法檢測不冒泡原因。

水草冒泡與光合作用的關係,篩選法檢測不冒泡原因。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龍巔百科、造景堂






隨著人們對於養殖觀賞魚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魚友開始對水族箱的布景以及水草養殖知識越來越多的需求,就在此時超白缸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布景所必需的水草。很多魚友問:為什麼自己的水草不想別人的那樣生長旺盛,或者見到別人水草冒泡就羨慕的直流口水,是自己的水族箱放置的位置不對導致水草光照時間短,還是水族箱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足導致光合作用不好?當然,作為入手級的菜鳥依照水草是否冒泡來判斷水草的健康狀況也是鄙人經歷過的階段。







話歸正傳,水草在生長時所需的能量來自光合作用人所共知,因此在栽培過程中設法加強光合作用所需的的光照就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這是水草栽培的基礎。根據初中時代的生物課本可知,光合作用就是水草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糖及釋放氧氣的過程。因此水草冒泡之多少常被人們理解為評估光合作用的唯一指標。




其理論基礎是,水草冒泡的速率越快其光合作用效率越高。實際上,雖然冒泡是植物釋放氧氣的一種光合作用結果,卻並非必然。若水草無泡不代表其並未進行光合作用,或者效率低下。水草在光合作用的同時呼吸作用也是進行的,只有未被消耗的氧氣才會被以氣泡的形式代謝出來。因此,水草冒泡一般還會受水溫、水壓以及水中氧氣飽和度等條件制約。根據邏輯學理解此命題,反過來若水草冒泡,則其光合作用正在有效進行中。前提是貌似水草葉面冒出的泡乃是真正光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其他。






真正的水草泡自有其特點,如:有規律,受日照影響明顯。較全面,普遍冒泡而非一兩片葉。很固定,如常在葉片破損處有連串的氣泡冒出。




那麼什麼情況下的葉面泡泡是非光合作用的結果呢?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每次換完水之後,總會有水草冒泡的壯麗景象,也許有人會理解為是新水注入時衝擊產生的,這不全對,新舊水的溫差造成含氧量的變化同樣會使析出的氣體附著在葉面及缸壁上。眾所周知,固體與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正好相反,比如鹽和氧氣,海邊的人都知道,冬季海水會析出鹽分,而夏季則少。




養殖水產的朋友則明白天氣越熱越需要開加氧泵的道理。再有就是早先養燕的朋友是需要調節PH值和硬度的,基於對PH值的降低需求添加人工的酸劑,結果每次處理過後就會出現氣泡現象,不明真相的朋友會誤認為那就是光合作用增強的結果。其實不然,那是水中的碳酸氫根在受到氫離子的作用時,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而非氧氣。因此,在調節PH值時,需要加大氧氣泵的功率是所有早期飼養七彩的朋友的共識。






此外,在水草破損的傷口處,往往會冒出珍珠項鏈般的連珠泡。相信許多魚友對此都不陌生,特別是在修剪過的水草缸內最為明顯,若真的以為常修水草就能增強光合作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植物體內脈絡(此處特指輸送存儲氣體的脈絡)包括海綿組織,是植物儲存能量的地方,只有植物體內能量飽和才會由葉面表皮出毛孔最大的地方釋放。對於完整的葉面,其釋放氧的釋放壓力是很大的,只有在特彆強的光照和植物體海綿體完全飽和時才會釋放氣體,一般的光照是很難做到的。



但是,受傷的植物表皮對於氧氣的釋放無疑是個「漏斗」。因此,修剪過的植物起儲存能量的能力會大幅下降,但不必擔心,就像人的傷口一樣,植物自身有修補的能力,大概幾天幾之後,植物就能主動將破損之處修補完好,以繼續儲存能量,也就不會再有大量氣泡冒出。






(水草破損的傷口冒泡)




雖然以冒泡的多寡來判斷水草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免偏頗,但若說冒泡與光合作用全然無關那就又走上了極左極右的老路。可以肯定,以冒泡來判斷光合作用強度所得出的結論絕對有著重要的價值。






雖然超白的布置以水草冒泡為終極挑戰目標,但是對於大多數還沒有相當經驗與實力的魚友,能種活水草就算邁進了一大步。最後祝各位超白迷水草泛濫、魚兒成災!





水草養殖經過一段用心栽培後,所期待的就是希望能看到一片綠意盎然與光台作用冒出氣泡所展現的生命力,讓人欣賞後心情頓然舒暢,這就是種植水草的魅力所在但要讓水草維持在良好成長狀態,就得多費點心思來照顧,才能營造隨時處於最佳狀態的景緻。







相信水草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旺盛氣泡海是大多數草友所追求的觀賞目標,但周邊設備與水體多變,往往狀況不如我們控制,水質每日都在產生變化,有時在某個階段就會發生水草突然不冒泡的現象,而通常不冒泡的現象在新缸或是很久沒清理的老缸比較容易發生,因水質、肥料、溫度、CO2濃度的控制,可能還沒熟悉,為理清這問題,我們可利用以下方法來檢視水草為何不冒泡。





依重點順序來查驗:


1、燈光照度


2、CO2"濃度


3、溫度是否過高


4、換水量及次數


5、過濾系統是否清洗


6、肥料施用


7、水質化學變化,




照著順序來檢測通常都就會抓到問題點,先從簡單條件開始著手,最後方考慮到水質的化學變化,這樣會比較輕鬆且容易上手。




1、燈光照度


通常1公升水體對應0.5瓦燈光以上即可產生冒泡,強光是容易讓水草冒泡,但燈光過強的情況下對C02和肥料的需求里也會增強,所以都要同步增加來配合。注意燈管的衰退及水草燈具的清潔,這都會影響到光照的亮度進而影響到冒泡的程度。




2、CO2濃度


CO2該打多少呢?通常50公升的水體對應每秒鐘1顆氣泡為基本量,視水溫高低、燈光強弱及水草量多少來增減用量,個人強烈建議能打多強就打多強,以魚類不會浮頭為判斷標準,切記如此高劑量的C02最好配合定時器和電磁閥來關閉以避免夜間關燈後CO2濃度無法被水草吸收消耗而毒死魚蝦。一個都不冒泡的水草缸,我們透過指標性水草例如鹿角苔,讓其漂浮在水面上,過一小時後觀察是否冒泡,若鹿角苔開始冒泡則表示水質正常而CO2也有溶解到水中,此時即可判定這缸的水質是可以讓水草冒泡的。當鹿角苔放在水面漂都不冒泡了,即連最容易冒泡的水草都沒反應了!就表示這水草缸環境可能無法達到水草的需求就延伸探討其他環境問題。




3、水溫是否過高


大多數水草都喜歡28度以下的低溫,一旦水溫超過30度,水草的代謝會變快,水體CO2的溶解也會隨之降低,需求肥料與C02都會隨之增加,所以都要同步適度增加來配台,溫度太高就要採取降溫的措施來應對。




4、換水量及次數


水體溫度過高容易造成水草代謝變快,水中代謝物過多的情況下,水草呼吸作用就會受阻,對應方式就要多換水,夏季通常建議一周換水2次,一般季節一周換水1次每次換1/2 或者1/3水量,通常換水後就可明顯改善冒泡現象。




5、過濾系統是否清洗


過濾是水草缸水流的心臟,當濾材因臟污而堵住過濾的通道,導致水流變慢, CO2與養分無法透過水流順利帶到缸中任一角落,容易引起水草葉片的邊層因無水流擾動而導致氣體與
養分交換效率差,水質也會因濾材過臟而變差。對應策略就是清洗過濾器。




6、肥料施用


光合作用的最大功能就是利用光和C02將水中的肥料養分轉成醣類、淀紛、脂質等以維持水草生存的能量,當肥料不足的情況下,光合作用也會隨之降低,選擇優良液肥,定期施肥及維持穩定肥料濃度都可有效幫助水草冒泡,但須注意肥料施用量以免造成肥傷




7、水質化學變化


大多數水草喜好弱酸性且硬度偏軟的水質,各地水質皆不相同,因此營造適合水草成長的水質是很重要的課題,但也是最難用肉眼判斷的一環,所以我們把水質列為最後檢測的項目,可透過儀器和檢測試劑來檢視水質的TDS、GH、KH、PH等數值TDS控制在20一200、GH控制在2-6、KH控制在1-4、PH控制在5一7的範圍,這些水質的檢測數值會隨著水源、底床、添加物及擺飾品而產變化,透過測數值可查明變動的原因,將不適合的物質移除並加以修正即可有效改善。




夏天種植水草的問題特別多是很正常的情況,因高溫導致植物代謝速率加快.水草對CO2的需求會更加強烈,水中的排泄物產生也會隨之增加,很容易就不冒泡,綜台上述幾點,若大多硬體設備都正常的情況下,最簡單的對應方式就是先大量換水降低水中廢物濃度,提供新鮮水體再適量施肥,維持充足的CO2,水草通常會很高興得奮力冒泡。




當然在水草被修剪或葉片損傷也會出現大量的氣泡,這是因為水草的氣脈被打斷,O2通過傷口被釋放出來,這種冒泡不是我們上述所講的正常情況。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水草冒泡,冒泡草缸,水草不夠泡泡來湊一次看個夠!
開缸教程 | 7張圖+天野尚大師教您草缸開缸全程。 |【水族圈低調分享】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