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間簡史》之讀書筆記——膨脹的宇宙

《時間簡史》之讀書筆記——膨脹的宇宙

如果宇宙是靜態的,那麼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各天體將在引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宇宙將快速坍縮。但事實並非如此,那麼什麼原因呢?靜態宇宙的觀念,一直維持到了20世紀早期,甚至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其廣義相對論的時候,還堅持靜態宇宙觀點,進而想出一個莫須有的宇宙常數來修正自己的理論。他還引入了一個「反引力」,使宇宙有膨脹傾向,平衡掉了引力引起的坍縮作用,從而維持靜態宇宙。

我們的宇宙到底是不是靜態的呢?事實勝於雄辯。埃德溫哈勃經過持之以恆的觀測,發現大部分星系的光譜都發生紅移,證實了星系正在遠離我們,宇宙正在不斷膨脹。此時,靜態宇宙的觀點不攻自破。哈勃的發現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智慧革命之一。為紀念哈勃的卓越貢獻,美國NASA發射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太空空間望遠鏡,為我們送回了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圖像。

這裡要介紹一下光譜紅移。光譜紅移的原因是光的多普勒效應。當一個物體快速遠離我們的時候,他發出的光波的頻率不斷減小,波長不斷增大。在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內,波長的增大使得光譜顏色向紅色一端移動。這個現象就是光譜紅移。反之,物體向我們移動,則發生光譜藍移。

既然證實了宇宙是膨脹的,那麼接下來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的目標就是建立宇宙膨脹的理論,並探索宇宙的起源了。實際上,早在哈勃觀測到宇宙膨脹之前的1922年,弗里德曼就提出了宇宙膨脹模型,並認為宇宙不是靜態的。只不過他的模型直到1935年美國物理學家哈瓦.羅伯遜和英國數學家阿瑟瓦爾克提出類似模型後,才被普遍知道。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中,所有星系一開始都相互離開,直到宇宙膨脹到它的最大尺度,然後被收縮回一點。另外,還有兩種宇宙模型,分別是宇宙開發模型和宇宙平坦模型。前者認為宇宙快速膨脹,引力只能起到較小的阻礙作用,卻遠不能使之停止。後者認為引力吸引剛好和星系的運動平衡。宇宙避免坍縮,而星系的膨脹運動越來越慢。但永遠不會停止。這三種那個模型更能合理的描述我們的宇宙呢?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知道現在的宇宙膨脹速度和他現在的平均密度。前者通過光譜紅移能夠精確測量。但後者,由於可能的「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準確測量。但現在的研究結果暗示,更大的可能是宇宙會無限的膨脹下去。不過是不是這樣,我們都無需擔心了,因為即使宇宙坍縮也要百億年之後。雖然宇宙是否無限膨脹還需要進一步證實,但有一個觀點被普遍接受了。那就是宇宙起源於一個密度和曲率無限大的奇點,在這個點上包括廣義相對論在內的任何理論自身都失效了。這表明,即使在大爆炸前存在事件,人們也不可能用之去確定之後所要發生的事件,因為可預見性在大爆炸處失效了。因此,普遍認為時間是從奇點大爆炸開始。

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那麼在宇宙的膨脹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個極小極小的時間段,宇宙的尺度也是極小極小的。此時,廣義相對論就不在適合了。這就需要20世紀兩一個偉大的理論——量子力學的小尺度效應。從研究宇宙來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無法覆蓋整個尺度,前者適用於宇宙大尺度,後者適用於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小尺度。

至此,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都出現了,本書的作者霍金即將粉墨登場了。在後面的內容中,霍金會介紹他和彭羅斯的研究成果。

在我們印象中,霍金的形象一直是形容枯槁,萎靡的坐在輪椅上。霍金在書中貼出了他1962年畢業於牛津的照片。讓我們看看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另一種形象吧,並記住他結婚是幸福的笑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盜亦有道雜貨鋪 的精彩文章:

《時間簡史》之讀書筆記

TAG:盜亦有道雜貨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