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南非遺傳承人集體開門授藝,全球征「洋徒弟」

巴南非遺傳承人集體開門授藝,全球征「洋徒弟」

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譚柯實習生曾薔薇

你可曾見過金髮碧眼的外國大漢手拿繡花針穿針引線來刺繡?你又可曾想像過白皮膚黑皮膚的小姑娘會穿著中式服裝來舞龍?這種「夢幻般混搭」的場景,即將在巴南上演。13日下午,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委外宣辦、重慶市文化委指導,巴南區委宣傳部、巴南區文化委、巴南區旅遊局、共青團巴南區委主辦的「我在重慶學非遺」活動正式開招在渝外國人「逛巴南、學非遺」。

巴南非遺數量居全市前列

「800年重慶,3000年巴文化」,重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積澱了十分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眾多的民間文化中,巴南非物質遺產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好聽到逆天的山歌、「最重慶」滋味的吹打以及亂針綉、麵塑、梆鼓舞等傳承了上千年的技藝都藏在民間,等待著中外朋友前來發掘和傳承。

據了解,作為巴文化傳承地之一,巴南區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項,市級11項,區級56項,數量之多、樣式之豐富排在全市前列,一定能讓慕名而來的外籍朋友不虛此行。

全球征「洋徒弟」當非遺大使

4月13日至21日,主辦方將開啟「老外學非遺——爭當巴南非遺文化宣傳大使」網路大徵集,有興趣的外籍朋友們可以通過「我在重慶學非遺」專題網頁及「巴南微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諮詢報名。

4月22日上午,巴南區南湖多彩植物園將舉行「千里拜師」——「我在重慶學非遺」啟動儀式暨拜師大會。屆時,木洞山歌、接龍吹打、魚洞亂針綉等十餘項巴南區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其傳承人將進行現場展演展示,收徒授藝。

2018年4月22日下午,將邀請國內外青年參加「洋眼看巴南」—「我邀老外來賞花」活動,前往南彭街道南湖多彩植物園觀巴南農旅融合發展,賞千畝「最火」紅楓,看川劇變臉吐火絕技,品重慶地道傳統文化。

讓外籍朋友學到真諦,愛上重慶

既然拜了師,當然要學點「真把式」。從2018年5月開始,一直到6月,主辦方將在巴南區文化館舉辦7個非遺項目共22次「異國學藝」——爭當非遺文化宣傳大使線上線下培訓課,集中學習接龍吹打、接龍小觀梆鼓舞、木洞山歌、姜家舞龍、重慶樹葉製作技藝、明三娘麵塑、魚洞亂針綉。

學藝不能流於表面,還要「學一門愛一門」,2018年6月,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還將開展「洋弟子的巴南情·非遺夢」——「我在重慶學非遺」成果展示及文化座談。組織外籍朋友集中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成果,加深他們對巴南乃至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感情和理解認識。

此外,巴南區還將聯合市內外媒體,進行《我在重慶學非遺》網路直播拍攝製作《愛尚巴南》視頻及活動宣傳紀錄片,以激活蘊藏在群眾心中的民族文化自信,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加迷人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游財經 的精彩文章:

白宮經濟顧問為貿易戰恐慌降溫 關稅措施仍只是建議
開放新標杆!海南「一區一港」版圖敲定

TAG:上游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