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驗影像與觀影空間

體驗影像與觀影空間

香港上環中遠大廈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現場

錄像的拍攝與呈現涉及兩種空間的構成,一個是錄像內的影像空間,另一個是錄像外的觀影空間。所謂影像空間,指的是通過鏡頭和剪接技巧生成的流動影像,簡單來說就是在銀幕或屏幕上顯現的人物、事件和動作;而觀影空間則是觀眾身處的實體環境(如影院、展覽場地、戶外展映場所等),投影器材的設置方式、四周的氣氛和光線,還有凝視的位置,都影響觀眾對於影像空間的理解。K11 Art Foundation最近在香港兩個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2期chi art space及上環中遠大廈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舉辦群展」Emerald City」,當中不少作品都利用錄像創作的特性,以及各種空間構成元素,讓我們沉浸在藝術家探討的社會文化現象及議題當中,同時對於自身作為觀者作出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窗

《被分割的風景》

2015

錄像、背投軟幕、投影機、鋼絲

尺寸可變

鳴謝藝術家及K11藝術典藏

藝術家劉窗(1978年生於湖北,現生活和工作於北京)的《被分割的風景》審視從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期間,作為中國當代建築重要元素的窗戶所具有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功能。隨著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的巨輪轟隆推進,中國社會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此作品以北京常見的「單元樓」為背景,反映社會住房被私有房屋取代的現象,以及人們在過渡時期的物質追求和心理狀態。

《被分割的風景》現於香港中環chi art space展出

《被分割的風景》的視覺主題是安裝在公寓窗戶或陽台上的鐵窗,這些鐵窗既可防盜,又能裝飾。鐵窗的菱形設計令人聯想到「方勝紋」吉祥裝飾;自然光散落在窗後的布上,形成了優雅變幻的圖案。通過還原傳統「方勝紋」的美學價值,劉窗強調鐵窗作為功能性防盜裝置以外的不確定性。當錄像投影到高架屏幕時,由投影機射出的光線構成觀影空間,營造出一種連續的現實,或斷裂的幻覺。抑頭探看,觀眾也許分不清到底自己是屏幕外的看客,還是作品的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ra Budor

《Slow Ticking of the Callous Mind》

2015

《蝙蝠俠歸來》(1992)拍攝用微型屋頂、鋼製電樞、人造樹脂黏土、變質乳膠義肢、鎖色塑料成膜劑、sfx及舊化技術、各種金屬零件

100 × 118 × 82厘米

鳴謝譽婷堂、藝術家,與巴黎New Galerie及Noirmontartproduction合作

電影製作,本質上是要控制觀眾的感知和空間感。拍攝團隊每每要費盡心思製造各種引人入勝的幻象,例如搭建模擬真實世界的微型場景,再配合不同的視角和剪接技巧,在平面的銀幕上營造如同真實的三維空間。藝術家Dora Budor(1984年生於札格勒布,現生活和工作於紐約)有不少作品重新挪用上一代好萊塢電影所用的科幻城市場景模型,以探討主流電影的意識形態為觀眾帶來的身體和情感體驗。Dora Budor為展覽「Emerald City」帶來了作品《Slow Ticking of the Callous Mind》,其主要結構本是道具,曾用於拍攝電影《蝙蝠俠歸來》,是其中一個出現在高譚市城市景觀的微型屋頂。

這作品現於香港上環中遠大廈K11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展出

在攝像機鏡頭下,動作與光影流動交錯,這個場景模型亦因應拍攝角度,按演員身體的比例「變大」。而在藝術家的一雙巧手下,整個模型變得像個混雜的發熱建築結構和血液循環系統。她不但複雜了模型從虛構故事中獲得的生命,更賦予它人機複合(cyberborg)的生命特質。此作品邀請觀眾重新審視光影幻象帶來的感官體驗,思考通過攝像機鏡頭和肉眼觀看事物時,自身與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arissa Tossin

《Ch』u Mayaa》

2017

有聲彩色高清單頻數碼錄像

17分56秒

鳴謝藝術家及洛杉磯Commonwealth and Council;由洛杉磯文化事務部委約,為蓋蒂基金會的項目」Pacific Standard Time: LA/LA」的展覽「Condemnedto be Modern」創作;編舞/表演:Crystal Sepúlveda;攝影:Jeremy Glaholt

Clarissa Tossin(1973年生於愉港,現生活及工作於洛杉磯)錄像作品的名字——「Ch』u Mayaa」 ——中文是「瑪雅藍」的意思。瑪雅藍是一種常用於古老瑪雅陶器和壁畫的天藍色顏料,不受風雨侵蝕,歷久常新。1921年,美國建築師萊特設計的住宅「蜀葵之家」在洛杉磯建成;這座現代主義建築雖聞名於世,但卻只有很少人知道到它的建築元素深受瑪雅的建築風格影響。

這作品現於香港上環中遠大廈K11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展出

在這錄像作品中,藝術家重新挪用蜀葵之家,令到整座建築看起來像寺廟般,而她鏡頭下的舞步則取材自瑪雅陶器和壁畫上的動作和姿態圖案,突顯大宅結構和裝飾中的瑪雅特色。身穿美洲豹花紋裝的表演者在井然有序的正負空間移動,穿梭於虛實與光影之間,以肢體動作把大宅連繫到前哥倫布時期中部美洲建築的歷史脈絡。透過血肉之軀與人造環境的空間關係,此作品強調對歷史的文化思考,衍生出一種對文化表徵的全新詮釋。

「Emerald City」展場上環中遠大廈K11 Art Foundation臨時展覽空間開放至4月22日(本周日),而中環新世界大廈2期chi art space則開放至5月31日。兩個地點展出的作品各有不同,想要欣賞所有作品的話,記得這個周末前往參觀展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ERALD CITY

參展藝術家

Ashley Bickerton丶Dora Budor丶Nina Canell丶陳翊朗丶陳軸丶Carl F. Cheng丶Dumb Type丶Peter Halley丶Nik Kosmas丶Ajay Kurian丶劉窗丶陸浩明/ Alexis Mailles/ Peter Nelson丶山河跳!丶Oscar Murillo丶沈莘丶田名網敬一丶THE PLAY丶唐嘉豪丶Clarissa Tossin丶Adrián Villar Rojas丶王凝慧丶黃慧妍丶楊沛鏗丶張恩利丶張如怡丶周思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展人

劉秀儀

K11 ArtFoundation 藝術總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日期及地點

2018年3月28日至4月22日 | 早上11時至下午7時

香港上環永樂街33號中遠大廈地下

K11 Art Foundation 臨時展覽空間

2018年3月28日至5月31日 | 早上11 時至下午7時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8號新世界大廈2期8樓

chi art spa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11ArtFoundation 的精彩文章:

TAG:K11ArtFound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