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波希美亞
布拉格老城區俯瞰
這次到捷克,給我的感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曾經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如今卻是歐盟和北約組織成員。在我的認知里,這裡應該多少還會留有那個時代的印記,可是,我卻一點都感受不到,我看到的全是波希美亞的風格。
波希米亞原是拉丁語、日耳曼語對捷克的稱呼,在有關波希米亞王國的歷史文獻中,也常指代包括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在內的整個捷克地區。
我知道布拉格是從電影《布拉格之春》開始的,影片散文化地展現了蘇軍入侵後,捷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緒,浪漫而憂鬱的感傷情調動人心弦,主人翁湯瑪斯與薩賓娜遊走於愛情與性愛之間。從此我對布拉格的浪漫神秘心存嚮往,此次旅遊也算了卻了一樁心愿。
捷克總統府
布拉格擁有為數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從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到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其中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更佔優勢。布拉格建築給人整體上的觀感是建築頂部變化特別豐富,紅瓦黃牆,色彩極為絢麗奪目,因而擁有「金色城市」的美譽,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聖維特大教堂
老城區每一條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找見13世紀以來的各種形式的建築物,如始建於1344年的著名聖維特教堂,建於1357年的伏爾塔瓦河上的聖像和查理大石橋。
當我們進入總統府遊覽的時候,當地導遊說,總統就在三樓辦公,有幸的話,你可以看到他到樓下休息散步。可惜當時外面刮著大風,想來總統不會在此時出來散步,我們還是錯過了與捷克總統邂逅的機會。
布拉格街頭藝人
一些街巷迄今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街道用石塊鋪成,古老的煤氣式街燈,許多房屋還繪有宗教色彩的壁畫。廣場上有一座建於1410年的鐘樓,路經鐘樓的布拉格市民還常常停下來校對自己的手錶。
布拉格街景
但在布拉格市民心中有一個難言的痛楚,那就是布拉格之春事件。始於1968年1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國內一場探索發展道路的運動,導致當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成員國武裝入侵捷克。布拉格之春是一次重大國際政治事件,標誌著華約內部已漸顯裂痕,可視為東歐劇變的前奏與導火索。
如今的捷克,已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在東部歐洲國家中,她擁有很高水平的人類發展指數。
我愛波希美亞!


TAG:艾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