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為他終身未嫁,苦等52年,一場痴愛到白首

她為他終身未嫁,苦等52年,一場痴愛到白首

愛一個人不是佔有,而是成全。正如張茂越對李開第,因為愛你,所以願意成全你。

作為女人,張茂越是幸運的,她家世顯赫,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父親是名臣張佩綸,母親李菊耦是李鴻章極為疼愛的大女兒,自幼錦衣玉食,接受良好的教育,避免了被封建摧殘。但她又是不幸的,她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里愛上了一個無法在一起的人,並為他一等就是52年。

她等的人叫李開弟,家裡雖不像張家一樣華貴,但也是當地名聲響亮的大戶人家。

李開弟是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自小天分過人,5歲進入私塾讀書,8歲在閔行讀小學,12歲入讀現上海交大的附屬中學,1924年,年僅二十餘歲的他以明星學員的身份,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

1925年,張茂淵和黃素瓊相約出洋留學,而專攻電機專業的李開弟也因為勤奮好學,成績優越,被學校作為績優生,保送至英國留學。

本來毫無交集的兩條平行線,就這麼相遇了。

在去往英國的游輪上,張茂淵暈船,吐得一塌糊塗。李開弟非常有紳士風度,跑前跑後,殷勤照顧,就這樣,他們認識了。有一天傍晚,張茂淵在船頭欣賞海景。李開弟看到後,走過來給她披了件衣服。在落日的餘暉中,他們談天說地,李開弟還為張茂淵,朗誦了首拜倫的詩。

夕陽西下,海面波光粼粼,他長身玉立,風度翩翩。從此,她牢牢記住了這個身影,一記就是一輩子。

這一年,張茂淵25歲,同齡的女孩子大多已結婚生子,而她,剛懂得愛的滋味。

於千萬人之中,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她雖遇見了所要遇見的人,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李開弟早已有了婚約,她不忍心讓愛的人陷入兩難的境地,於是默默離開了他。

1932年9月,在上海大華飯店,李開弟結婚了,她已伴娘的身份出席,落落大方地祝福了這一對新人,將內心的悲傷埋藏在心底。

做不成戀人,就做朋友吧。有些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忘不了就不要強行忘記,一切順其自然。她沒想過刻意和他保持距離,但也絕不干擾他的婚姻。他們之間,如普通朋友,保持著稀疏禮貌的信件往來,偶爾好友聚會,碰巧二人都在,就微笑著打個招呼,如是而已。

最親密的來往,也不過是1939年,張愛玲在香港大學讀書,碰巧李開第被洋行派往香港工作,張茂淵便寫信拜託了他作為那個時期張愛玲的監護人。

也許是出於對張茂淵的情感愧疚,李開弟像父親一般無微不至地照顧張愛玲,親自接送,成為張愛玲喊了一輩子的Uncle K.D。

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他才將張愛玲託付給一位好友代為照顧,帶著家人避難重慶。

她呢,繼續過著恬靜自由的生活,很少與外人交往。因為兩個哥哥聯手謀奪父母留下的遺產,她打官司反而吃了個悶虧,所以她拿著打了折的遺產,和親人很少來往。

活到三四十歲,她繼續保持著「我單身,我快樂」的樣子,不急不躁,從容淡定,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她用打了折的遺產去投資,結果失敗了。她也不懊惱,從大家閨秀搖身變為職場達人,直接去上班。她曾在英國留學,英語很好,於是進入英商怡和洋行做事。不久又到一家德國無線電台做廣播員,每天播報半個小時的新聞、社論,薪資好幾萬。

張愛玲後來回憶起那時說:「姑姑每天說說沒意思的話就能每月掙好幾萬的薪水,我每天說著有意思的話,卻一分錢也掙不到。」

不過數年,她做膩了播音員的工作,又跳槽到上海有名的大光明戲院做翻譯。當時的影院放國外原版片時,沒有配字幕的片子會請人臨場翻譯。她喜歡這個有趣而不乏挑戰的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憑著自己的才幹和機敏,她被大光明戲院的總經理胡治藩相中,聘任為機要秘書,一做就是十年。

出身名門,氣質高貴,身材苗條,皮膚雪白,她頗有東方古典韻味,在人群中也是醒目的一個,再加上她從小飽讀詩書,學習新學,還出國留學,精通中英文,見識廣博,自不是一般的女子可比。

可一般的男人也不敢娶她這樣的女子。也有富家子弟熱烈追求她,但她都淡然拒絕,還睿智地提醒張愛玲:「這些男人只是看重你外在的東西,他們只是活動的精蟲,最後還是會離你而去。」

1949年上海解放,李開弟從重慶歸來,在上海機械進出口公司從事外貿工作,張茂淵彼時也在上海,兩人再度有了交集,開始來往頻繁,李開第經常帶她和張愛玲出去吃飯、喝咖啡。

後來,李開弟的髮妻生了重病,李開第和她輪流照顧幾個月,不眠不休。這要是怎樣深沉的愛,才能感動另一個女人啊。他的髮妻臨終前,拉著她的手,含淚對她這樣說:知你與開弟情投意合,可他貿然與我結婚時,我真不知情。而了解你的個性,你潛藏於心底的戀情後,我已懷孕,為時已晚。這52年來,你愛著他,卻沒有越雷池半步,我深知。你視我兒為己出,開弟視愛玲為親女。我將不久於人世,我過世後,希望你能夠和李開弟結為夫婦,以了結我一生的宿願,否則我在九泉之下會死不瞑目。

李開弟的髮妻去世不久,他就迎來了人生最為艱難的時刻。他被抄家批鬥,被冠以罵名日日清理垃圾。女兒被發配到廣州,兒子在絕望中自殺,家破人亡,眾散親離,親朋好友人人自危,唯恐避之不及。而她也是自身難保,被抄家數次,還被安排去清理廁所。但在苦難中,她最為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一把年齡的張茂淵不顧流言蜚語,也要去看自己愛了大半輩子的人。幫他幹活,給他安慰,勸他看淡。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相濡以沫地熬過了這動蕩的文革十年。

1979年,李開弟終於平反了。她寫信給他:「不是我不願再等,我怕時間不再等我。」

他回信說,雖然他曾經走遠,心卻沒有離開過。

從風華正茂到年至古稀,苦等52年,她終於如願和自己愛的人進入了婚姻的殿堂。當遠在美國的張愛玲受到喜訊,不由得熱淚盈眶,想起姑姑曾經告訴她:「姑姑一定會結婚的,哪怕80歲也會結婚。」

如果你問她:「這52年的等候,值得嗎?」

她會這樣回答:來世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來世如若再相見,願遇君時君惜我,相守歲歲年年。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實在是太難了。若能有一份真愛,等他52年又怎樣?只要你認定了那個人,不後悔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悅文摘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不必去討每一個人的歡喜
佛說:人生不易,請你保持善良

TAG:心悅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