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師評車:曾經,長城是一個很賺錢的公司,但現在也不好賺了!

大師評車:曾經,長城是一個很賺錢的公司,但現在也不好賺了!

「曾經,長城是一個很賺錢的公司,但現在也覺得不好賺了」。這句話,是幾天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保定長城汽車舉辦的一場行業交流會議上所講的。也是那一天,素來低調的他,面對媒體發表了長城汽車決心轉型的心聲。

而這句「現在也覺得不那麼好賺了」。背後藏著的,是長城汽車在經歷了慌亂與苦惱後醞釀的一場「觀念變革」。

利潤暴跌領導層真的慌了

據長城2月初份披露的2017年度業績預減公告顯示:2017年1月-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34億元,同比下降52.28%。也就是說2017年長城集團的利潤少了50億元還多,和2016年的利潤相比連一半都不到,這家長期霸佔中國SUV銷量榜首近乎神一樣的品牌究竟怎麼了?

危機早已顯現

其實,潛伏在暗處的危險並非毫無蹤跡可尋,早在2017年8月長城公布的半年財報就顯示上半年利潤降幅達到50.87%。

當時,被媒體吐槽利潤腰斬的長城集團卻顯得異常淡定,但與2017年8月的淡定面對相比,這次全年利潤腰斬長城高層顯然是被打亂了陣腳,2月24日長城汽車公眾號顯示因2017年銷量、利潤未達預期,整體業績不如人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及總裁王鳳英率先做出表率,主動承擔管理責任,分別自罰300萬元和200萬元人民幣。

據長城內部資深員工表示,老闆自罰這在長城汽車歷史中尚屬首次,雖然2004年和2008年長城汽車利潤分別有23%和45%的下滑,但都沒有這次50.87%來的嚴重,可見長城汽車已經預見了這次事態的嚴重性。

利潤腰斬真相

真正導致利潤腰斬的真相是什麼?如果熟悉長城這個品牌就會發現,在當年「聚焦」戰略的作用下,長城砍掉了其他車型類似轎車、MPV的一切生產研發,導致整個長城、哈弗和WEY的所有車型中,只有哈弗H6和H2佔據了銷量大頭,其他車型和他倆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也就是說長城將雞蛋過於集中的放在了一個籃子里。

這種做法在過去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SUV市場確實實現了利益最大化,但從2017年開始哈弗H6車型所在的緊湊級SUV市場增速銳減三分之二,H2車型所在的小型SUV市場萎縮的不利局面下,長城盈利能力降低才是利潤縮水的關鍵。

更可怕的是這種不利局面僅僅是個開始,2017年SUV市場飽和除了消費升級的次要原因之外,低端SUV市場消費人群的購買力減弱才是根本原因,而哈弗主力產品的區間正是面向中低端SUV購車者,可以說哈弗處在了暴風雨的核心區。

低端不好賣就走高端路線,為避免重蹈H8/H9有價無市的尷尬,被寄予厚望的WEY品牌肩負著提升長城產品定位的重任,然而我們在WEY VV7車型上依舊聞出了熟悉的銷售味道——依靠高性價比獲得市場銷量進而獲得利潤,但這樣的做法又和原來的策略有什麼本質區別呢?不止這些,在如今其他自主品牌大搞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來提升品牌形象時,長城似乎在這些方面並沒有很大動靜,甚至在相對較為簡單的語音交互、中控大屏等方面長城也採取「置身事外」的消極態度,給消費者留下科技感不強、不重視研發、吃老本的消極印象,這對正處在漩渦中的長城汽車來說非常不利。

痛定思痛走出舒適圈

面對難題,找到新出路無疑是長城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怎麼解決?這裡就不得不佩服軍人出身的魏老闆頗有破釜沉舟的氣勢。如果說以前的長城汽車是封閉、沉悶的,甚至有些閉門造車,那麼現在的長城汽車決心打開大門。以與寶馬合資為起點,重慶永川整車生產基地的開工為跳板,長城已經下定決心,合縱連橫突破天花板。

2月23日,寶馬集團官方宣布,寶馬已經與長城汽車簽署合作意向書,大力發展新能源。很顯然,專註做SUV的長城汽車希望通過新能源的布局重現當年的輝煌成績。雖說不少人認為,長城與寶馬的合資頗有些面對雙積分政策曲線救國的想法,但是對於專註做SUV的長城而言,合資意味著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較早的寶馬,可以為長城汽車提供技術等方面的輸送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助推高端品牌wey的市場表現。

3月20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到訪保定,魏老闆親自接待,並且還試駕了長城旗下的WEY P8新能源SUV。很顯然,兩位大佬的會談當然不只是相約保定吃驢肉火燒這麼簡單。想在新能源車領域有所作為的長城汽車,目前急需大量的動力電池組,但由於各大廠商的訂單早已排滿,長城開口向比亞迪這個國內新能源一哥求購動力電池組。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此外,除了長城向比亞迪求購動力電池組外,還有可能是有關新能源積分的事宜。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於四月份開始實施,而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公告,比亞迪是目前是擁有最多積分的車企,手中有294350分。與比亞迪不同的是,長城汽車卻屬於沒有達標的企業,目前還需要230179分,是國內需要積分最多的廠家。一個積分最多,一個最需要積分,這兩個企業的掌門人聚在一起能不談談有關新能源積分的問題嗎?

3月28日,長城汽車的第四個生產基地——永川生產基地項目在重慶市永川高新區鳳凰湖工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在重慶,研發、製造、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人才儲備較豐富,製造業基礎非常發達,特別是汽車零部件配套能力突出。長城汽車在這裡布局,可以充分利用長安等車企現有的成熟配套資源,高效、實惠地開啟其進軍南方市場的戰略。同時,重慶這些年在出口物流、通關等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是國內領先,長城汽車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重慶的地利優勢輻射中西部和南方市場,而且方便出口東南亞、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等市場。而且從此次建設全新工廠規劃來看,同樣也不排除未來該工廠投產MINI品牌電動車的可能性。

當然了,此前曝出的在俄羅斯建廠也是長城進軍海外市場的一大舉措,很顯然長城早已對海外市場窺視已久,擴大銷售範圍無疑也是突破自身天花板的手段之一。

儘管18年才剛走到4月份,但長城汽車已經完成了在新能源市場轉型的鋪墊,「2018年6月你會看到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重大突破,電池模塊、驅動模塊、電控模塊都會成立相應的生產公司」,魏建軍說。長城此時仍能放下包袱堅持進入新能源領域、投入巨大的財力和精力,在大家看來,這也正是長城汽車痛定思痛尋求突破的表現。大師倒是越來越期待在SUV的稱王的長城汽車能否在新能源市場中再次站在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V大師 的精彩文章:

養車就不能太懶!換季了,這幾個地方還是得自己動手清理一下
被奧迪Q5、寶馬X3逼急了,從80萬跌到25萬還沒人買?

TAG:SUV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