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空雜談#美國西南航空SWA1380航班事故警示錄

航空雜談#美國西南航空SWA1380航班事故警示錄

寫在前面:

聽話的乘客才會有更大機會活下來

乘機安全指南,各種設施和規定,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繁瑣和不必要。但請注意,飛機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安全設備,都是拿前人事故的獻血和生命寫出來的。

1.先說引擎爆炸問題

目前大型客機用的是渦輪風扇發動機(簡稱渦扇),發動機以化石燃料(燃油)作為能源。這種發動機同時依靠燃燒排氣和風扇提供推力(其中風扇提供的更大一些),同時具有高溫燃燒、高速旋轉、高壓排氣的「三高」特徵。想要確保可靠,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這也就是渦扇航空發動機目前僅有少數廠家能夠做出來並銷售的原因。

另外,雙發的飛機,在失去一個發動機後,依舊可以飛行的。這叫單發失效,是飛行員在訓練中必須反覆練習的科目,請大家放心,我們既然能飛相應機型,那就是訓練有素的。

事故原因還是看官方報告吧,我也不是專門搞發動機的,請大家尊重官方調查結果,我就不推測了。

但造成乘客傷亡的直接原因,並不是發動機失去動力,而是客艙窗破裂導致的緊急釋壓,我們仔細說一下。

2.飛行中為什麼會釋壓

首先,高空中氣壓是很低的,但艙內氣壓和海平面是差不多(嚴格說是略低于海平面標準大氣壓,但相比於一萬米左右,可視為等於海平面大氣壓,這和你爬泰山差不多),一旦機體破裂發生泄露,就像氣球漏氣一樣,會把機體內的人或物品噴出去。

所以這時候,系好安全帶就非常重要了。我不知道那位被吸出的乘客有沒有系好安全帶,但由於事發在高空,不要求全程系安全帶(比如上廁所),所以有可能沒系。

在任何飛行器上,任何飛行階段,我們都強烈推薦全程系好安全帶!

3.遇到缺氧環境怎麼辦

高空是缺氧的,人又不能離開氧氣。

再說氧氣面罩,這個面罩不僅僅是為了愛的供氧,還能夠有效回收你呼出氣體中的氧氣,沒錯,你呼出的氣體中並不全是二氧化碳,氧氣還是很多的。說得極端些,就是套個大塑料袋,都能幫你多贏得一些清醒呼吸的時間。

因為高空含氧量極低,如果毫不加以措施敞開了呼吸,十幾秒人就可能失去意識進而窒息(在四萬英尺高度時)。

4.關於迫降

還有一點,不僅僅本次事故,任何事故最終都是要降落的,而且多為非正常降落,所以需要提防的另一個就是降落時的衝擊,具體的就是參照你座位前的防衝擊姿勢圖示。我們要求降落時收起小桌板,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當時的乘客面臨的安全風險分別有(危險係數從大到小):釋壓(艙內外壓力差)、缺氧、發動機失效,非正常著陸的衝擊、低溫(這個其實還好)。

5.總結

你並不比自然規律更牛逼,不論你多麼強壯、聰明、富有。。。

一定聽從指揮、認真觀看安全須知!

一定聽從指揮、認真觀看安全須知!

一定聽從指揮、認真觀看安全須知!

向機長Shults(圖左女性,資料圖)和當機全體機組專業、及時的處置致敬!

為簡明直接,本文說法和涉及的數據已儘可能予以縮略,宜作為大眾科普文,不可替代專業教學。具體數據以我國航空法規、生產廠商和國際公約為準。同時歡迎討論和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報告廳 的精彩文章:

TAG:航空報告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