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一小長假,您想好去哪了么?

五一小長假,您想好去哪了么?

GIF

PLANET

 3ラムジ

ラムジ 

00:00/04:03

五一小長假快到了,如果計划去香港旅遊的朋友,推薦您可以去中環看一看。

中環

彷彿是濃縮了的香港,也是旅人認識香港的一扇窗。從歷史、藝術、飲食和生活文化等多方位角度一窺這座城巿,「舊城中環」主題漫步路線便是您的絕佳起點。這裡從香港殖民地歷史的開端 ──西邊的水坑口街開始,東至雲咸街,南至堅道,北至皇后大道中,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小小的街區,遍布殖民地古迹、廟宇、藝廊、老字號、潮店、餐廳和酒吧……中西古今,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看似對立的東西,卻完美並存、融合、碰撞。

鑽進小街小巷,您可以變身穿梭時光的旅人,或是成為美食家;如果您喜歡藝術,或到小店挖寶,這些路線都一定能滿足您。

1

水坑口街

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字Possession Street,反映了英軍「佔領」的歷史。1841年1月25日,英國海軍在這裡登陸,開始了香港長達150多年的殖民地歷史。早期街道的中文名稱直接音譯為「波些臣街」,殖民色彩極濃,後來才改為水坑口街。

今天,原來在岸邊的水坑口街,經填海後附近已變成一片陸地,築起了住宅高樓,開滿了餐廳小店,您還可以在一些老店內找到昔日本地人生活的痕迹。

地點:香港島上環水坑口街

2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

於1918年落成啟用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樓高六層,糅合了美國芝加哥建築風格及中式圓瓦、紅磚牆等建築元素,是中西融合建築的好例子。會所由落成至 1966 年間,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擁有不少當時最先進的設施,包括全港首個室內運動場、懸空鑊形跑道、室內泳池、市民會堂等,曾經是20世紀初華人聚會的主要場所。

地點: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1樓

3

百子里公園

在中上環一帶遊走,您會發現不少孫中山遺留下來的革命印記,其中就包括夾在荷李活道、結志街和鴨巴甸街之間,位置隱秘,卻又四通八達的百子里公園。1892年3月13日,楊衢雲和謝纘泰等,在公園旁的百子里1號創立了輔仁文社,以「開啟民智」為宗旨,為革命志士提供了聚會議事的場地。1895年初,文社與孫中山的興中會合併。同年2月21日,香港興中會正式成立。

如今的百子里公園入口處及小巷梯級是公園採用階梯式布局,按照時序逐層介紹革命歷史。白牆面、黑框架和欄杆,配以漏空設計,讓前景與背景層迭顯現,將歷史與景觀合而為一。

地點:香港島中環百子里

4

荷李活道畫廊

荷李活道是畫廊集中地,在這裡您可以看到新晉本地藝術家以至國際級大師的作品,值得駐足觀賞的畫廊包括:主要收藏中國現代及當代藝術家的畫作及雕塑,合作畫家包括已故大師吳冠中的一畫廊;收藏博特羅(Fernando Botero)、趙無極等大師級藝術家作品的芳草地當代藝術;專註於攝影藝術的La Galerie Paris 1839,以及曾於2015及2016年連續兩年被藝術網站Blouin Artinfo選為「全球500大畫廊」之一的Karin Weber Gallery等。

地點:香港島中環荷李活道1號華懋荷李活中心

5

砵典乍街

在砵典乍街上行走,您一定會留意到腳下一塊凹、下一塊凸的石板樓梯。在19世紀,這樣設計是有原因的: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諾道中,其中部分路段頗為陡峭,用石塊以凹凸有致的形式鋪設路面,既能讓每天來往的路人以及抬著轎子做生意的轎夫更為輕鬆的上下山,又能讓雨水順著石頭瀉走。正是因為這樣的獨特設計,所以本地人習慣稱砵典乍街為「石板街」。

除了標誌性的石板路,砵典乍街兩旁聚集的攤位同樣有歷史:這些排列整齊的小店鋪最初只售賣一些生活必需品,又或提供修補鞋履、鍋具、改衣等服務。時至今日,許多排檔已轉為售賣各種節日服飾或手工藝品。

地點:香港島中環砵典乍街

舊城中環

每一處景點都值得您探尋,在這裡您可以慢腳步,細細體味香港的前世今生。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誠海外 的精彩文章:

TAG:德誠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