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湮滅》:不看沒關係,看了更好,看懂最好

《湮滅》:不看沒關係,看了更好,看懂最好

1

我從武漢回來的次日,就去影院看了《湮滅》。

近階段最期待的電影,一早就加入想看。

走齣電影院的時候,整個人還是蒙的。

不知道看了部什麼電影的感覺。

慢慢地琢磨、回想,走到小區花壇那裡的時候,突然間明白了。

我的反射弧有點長。

不,是折射弧。

「折射」是《湮滅》的關鍵。

同為科幻,很多人會把《降臨》和《湮滅》對比,但二者是有很大不同的。《降臨》非常明確,而《湮滅》非常含糊。

因為含糊,就有了兩極評價,有人覺得不知所云,有人覺得上升到了哲學思考層次。

我是後者。

《湮滅》在劇情上並沒有多少難懂之處,我之所以蒙圈,是開始的時候不明白影片想要表達什麼。

其實《湮滅》和《異形》如出一轍。如果能夠欣賞《異形》尤其是《普羅米修斯》和《契約》,即使不知道什麼是克蘇魯美學(反正已經接觸了),接受的障礙也不大。

但對普通觀眾來說,有可能會憤怒:這都亂七八糟的什麼東西?!

事實上特別血腥和驚怖的鏡頭還被剪掉了。

(特別提醒下:這部片子不適合帶小朋友看。)

《湮滅》是有欣賞門檻的,不是指劇情,是指克蘇魯美學帶給普通觀眾的不適感,是顯得有點莫名其妙的世界觀,超越善惡,目的不明,而大部分觀眾都習慣了正邪不兩立,對於不好判定的事物,會本能地予以抵制。

《湮滅》並不燒腦,但是燒心:那種恐懼感是越琢磨越強烈的。

假如面臨外星生命形態,身為人類的個體,並不清楚自己是會被入侵爆炸,是大腦分離,還是被選中成為變異載體,如果不懷好奇和接納,這都意味著自體生命的亡失,而且未必是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劇中展現的五人小分隊中唯一一位自主選擇的,是物理學家,她選擇成為植物),即使懷有接納,也會有恍惚,在被驚醒之前,不清楚自己是誰、何種生物。

前一分鐘的自己,和後一分鐘的自己,可能不是一個人。

湮滅並不是毀滅,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重生。

以能量體形態在片中出現的外星生命,並沒有毀滅什麼,而是想創造一些新的什麼,但是,在祂們眼中的人類,不過如同螞蟻,踩死,或者變造成另外的形態,都不會徵求同意後再做,而是不由分說地進行。

《異形》中的工程師,如果還算有點善意的話,《湮滅》中的造物主,超越了人類眼中的善惡。

「我的所有故事,」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創造者洛夫克拉夫特1927年在一封信中寫到,「都是基於最基本的前提之上的,那就是平凡的人類的法則、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無效的和沒有意義的。」

這就是恐懼的由來。

因為不以人類法則、不由人類意志。

我們苦苦追求的自由意志,在比人類強大的力量面前,什麼都不是。

異形和《湮滅》中的造物主,才是完美生命,相比之下,人類只是低等生物。

所以,《湮滅》從認知上來說,也許會起到刷新作用。

我用「也許」這個詞,是因為這種刷新只對部分人有效。

2

《湮滅》是放大。

人類自身的電影電視,視角往往是「我、你、他」。

《湮滅》里的視角,人類是「我」,外星人是「你」或「他」。

在人類的世界裡,有各種規則存在,跨物種之間,不可能雜交,否則會引發倫理問題。

而在Shimmer里,有新的規則,萬物共生,植物和動物間不再有界限。

人類害怕入侵,因為不清楚Shimmer的運行法則到底是什麼,所以會不斷派出探險隊去勘測。

但是入侵或者說變異,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了。

《湮沒》的男女主,其實最終已經被變造成新生命:一個是副本,而且被完善。一個是變異,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而兩個人的情感,也被修復,自我毀滅的因子,已經消除。

在這點上,即使是從地球人的角度,也可以說是好的。

只是考慮到自由意志,未來又可擔憂。比如我明明想要成為一株植物,但非得讓我爆炸成骷髏畫,我就算能接受克魯蘇美學也不行。

3

不管是否接受,先「接觸」是更好的做法。

要比還不清楚是什麼,就一味排斥強。

雖然人類的基因里恐懼是作為自我保護的機制。

但在新時代,反正退縮也沒用。

這就是我說《湮滅》這部電影不看沒關係,看了更好,看懂最好的原因。

在這裡,我想推薦一篇特別好的文章,《「中興事件」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科學沒在中國近代發生?》文章很長,由於引述頗多,讀起來也很不容易,但我強烈推薦大家讀讀,如果你願意,更可以關注一下這個公眾號「孤獨大腦」,裡面有不少發人深思的好文章。

這篇文章作者以前就發過,也不只適用於「中興事件」而是適用於中國製造業。關於中興,我的看法是:

中興不冤。情感上可以因為愛國主義而偏袒中興,理性上卻必須明白商業的殘酷法則。創新之路艱辛超過普通人想像,更非鍵盤俠口水噴濺或手指飛舞就可實現,我悲觀估計還需要至少100年。想參與全球經濟,就得接受規則行事。大國崛起談何容易?如果藍圖靠幻想就能實現,那所有人都停止一切事情幻想就好。

不重視科學的國度,沒有未來。

有些文章,你寫不出來,這沒關係。

有些書,你寫不了,這沒關係。

有些電影,你拍不了,這沒關係。

這個世界,各具優勢,術業也有專攻,一個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真正有關係的是:

你連閱讀、理解、鑒別、欣賞都做不到。

這就相當可怕了。

《湮滅》我進影院刷了兩遍,第二遍不再受惑於炫目的視效,焦點在哲學思考:

片中的生命型態,足以刷新我們的認知,是拒絕還是融入?

要不要接受變異?

相比外星人,人類不過是低等動物,學習能力、繁殖速度均遠遠不如,生命為什麼不可以複製?

跨物種為什麼不能雜交?

然而連同性戀都要排斥的世界,本身就是黑暗洞穴,炫彩的shimmer卻必將穿透一切,「毀滅你,與你無關。」

我願意湮滅,而非毀滅。

在這個與前不同的時代里,我們不應只是被動地接受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分崩離析,而應該主動重組,不斷更新。

我也看了《湮滅》的原著小說,不過小說和電影大不相同,小說有另外的精彩(第二部我還不能理解,準備看完第三部後再重新看一遍)。

閱讀和觀影的過程,以及整個學習的歷程,可以說都未必愉快。

然而真正讓人成長的,不是那些快樂、愉悅之物,這些只是給人提供動力,讓人可以忍受枯燥、艱深,是作為獎勵的存在。真正讓人成長的,是苦難,是恐懼,是讓人不愉快之物。升華、涅磐,從來不會不費力就達成,它們往往需要歷盡八十一難,方能取得真經。

明白到這個道理,你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4

真正的學習者,應該是像《湮滅》中Lena那樣的戰士——他們夫妻都是很優秀的戰士,所以才能到達地下塔。

我在豆瓣推薦了孤獨大腦老喻的文章,有人發了個評論:

「不知道作者是誰, 這閱讀量很佩服;我甚至有點懷疑這文章是不是一個人寫的,因為參考書籍跨越太大了;」

我有點無語,回復說:

「文章里明明有作者的名字啊。」

對方說:

「好吧 還是找不到真名,我以為會在wiki或者百科裡能找到真名。 浪費了人生中的半個小時。」

恕我直言,這半小時浪費得活該。

我只用幾分鐘就找到了答案:

「喻穎正。線索已經那麼明顯。」

學習的樂趣,就是把各種信息拼接起來,成為全面的拼圖。

湯斯敦正品鎢金女戒 鎢金戒指9117,可定做情侶戒指情侶對戒【包郵】

【在售價】178.00元

【下單鏈接】http://m.tb.cn/h.WDzjncc

-----------------

複製這條信息,¥SV6t0IuxP09¥ ,打開【手機淘寶】即可查看

而我之所以能夠查到這個地址,是因為兩個前提條件:

我2009年在淘寶定製戒指(當時是128元),系統有記錄信息。

這家店目前還沒倒。

查找、篩選,這其實是網路生存基本技能,而創意是基礎生活技能,並不是只有知識管理專家才能做到。

還比如,現在自媒體的包裝的確是越來越誇張了。普通員工離職後敢叫「前高管」,4年自媒體敢叫「資深」,都不知道這些詞語的標準什麼時候放寬的。然而吃瓜群眾為什麼會趨之若鶩?因為信息不全面唄。

我1998年在知名網站開專欄都不敢叫「資深」,果然我太保守了,不過我還是安於「永遠的小學生」這個身份,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5

從武漢歸來,立刻又投入到緊張的讀書、看電影、寫作中,彷彿可以分離出另一個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這種感覺促使人更進一步投入到學習中,即使艱辛也在所不惜。

我們終將在歲月的長河中化為灰燼,無聲無息,然而這短暫歷程中的一切經歷和感受,可以無限拓展的深度和廣度,這種幸福包括痛苦的感覺,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自內心噴射的能量,即使不曾照耀世界,至少曾照亮了自己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秋水 的精彩文章:

偏食和學習力有什麼關係
家長和老師,在孩子教育方面分別應該擔當什麼樣的責任

TAG:蕭秋水 |